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探索
2018-04-12王彩霞
王彩霞
【摘要】小学生是一个独特的学生群体,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欲,却好动贪玩,喜欢用行动感知,不喜欢长时间聆听,很难在几十分钟的课堂上一直保持专注。作为老师,如果不善于引导和有趣讲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若想课堂知识被小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理解,“兴趣”是最好的切入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找到了小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课后练习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接触学习教育的开端,如果不能在这个阶段激发出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索欲望,那么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将变得异常困难。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小学生,从小家庭教育缺失,社会舆论环境对教育又不够重视,父母大多忙于生存,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在这种环境下,老师作为学生唯一的教育支撑,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好每一节课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1.做好教案备课工作
在教课之前,老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细分、归类,挑出重点、难点,整理好讲课思路,进行细致、耐心讲解。比如在讲解课文时,老师要把生字、难字罗列出来,先教会学生们字词、字义,再把课文中的好句、好段进行反复朗读,在对字词、句子有了一定程度理解后,再引导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理解。
2.教课导入要新颖有趣
在讲课之前,老师要寻找到进入课程的“亮点”作为导入突破口,达到一开讲,就能吸引学生好奇心的效果。好的导入有利于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针对不同特点和不同风格的课堂内容应采取不一样的导入方法。
(1)引用导入法
引用法是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名言名句、诗歌诗词等小学生易于接受的事物进行开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办法。比如在学习《荷花》时,可用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作为开篇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实了学生的诗词知识。
(2)表演导入法
表演法是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舞蹈、唱歌、讲故事等手段进行开讲,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种办法。比如,在学习《燕子》时,可以引用儿歌《小燕子》,师生一起合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在歌声中开始对课文的讲解。
(3)情境导入法
情境法是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播放影音的手段进行开讲,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办法。比如在学习《翠鸟》时,可播放翠鸟的影音资料加深学生对翠鸟的认知,引导学生进入可直观感受的情境,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学校偏远,没有多媒体教学条件,可寻找卡片、道具等替代品。
二、教学方法要创新
小学课本知识对于成年人来说过于简单直白,老师在长期反复教学中容易陷入思维僵化,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少生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随时为自身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发展,出新意、出创意,力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注重情感沟通
良好的情感互动在教学中有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在面对一个和蔼有趣的老师时,学生更易于进入放松的状态,更利于知识的接收。具体表现为,老师迈入课堂时要把私人情绪丢在门外,用微笑面对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在进行课堂内容讲解时,课堂语言要丰富,尤其要富于幽默感,如在学习《西门豹》时,为学生朗读时要代入角色,抓住西门豹、老大爷、官绅等人物的特点,模仿他们的语气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2.注重课堂互动
在教学时很容易出现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的冷清局面,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往前走,无法活跃思维。要改善这一局面,老师应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发问、学生对老师发问,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创讨论式学习的新局面。比如,在学习《女娲补天》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彼此讲述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向老师提问“女娲是谁”“你见过五彩云霞吗”“天真的可以补吗”等问题,引发全班谈论,在问答中学习课文知识。
3.运用表演式学习
小学生喜动不喜静,对活动、游戏有超高热情,老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预设一个情境或者组织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进来,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比如在学习《他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制道具,分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4.运用丰富的教学模式
一成不變的教学模式容易让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不断创新、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比如在朗读课文时点名学生一个接一个分段朗读,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新字词的时候,把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合理利用学生们的好胜心,以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达到课堂学习的简单实效。
三、注重课后练习
老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不止存在于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课后练习环节。练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老师应多加重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采用开放、灵活、创新的练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注重练习中的体验
练习要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感而发,老师在布置课业练习时,可走进学生,与学生多一些互动,比如陪学生一起到野外做游戏或郊游,让学生把经历写成游记;或者与学生一起做字词卡片、让学生观察一朵花的盛开等。
2.注重练习中的交流
老师在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作业时,可以指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彼此交流心得,发现完成作业的最优办法,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练习完成后可以给予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奖励,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学生对比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教学中,对于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老师要以引导寻找正确答案为出发点,循循善诱,但对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可适当严加管教并辅以“抄写”“增加作业量”等惩罚手段,但不可以惩罚为目的。在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的同时不要以表现不好的学生作为对比标准,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时应专注解决当下的问题,不要拿已经改正过的问题多加训斥。
2.注意学习时间的把控
长时间的学习会使学生处于疲惫状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作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尽量在课堂时间把知识点讲解透彻,不拖延学生的下课和放学时间。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要学生留下娱乐休闲时间,不要让过多的家庭作业埋没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3.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启发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指路人”的角色,应该多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的本质其实是学习思维的养成,所以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多加思考,主动发现学习中、生活中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样学生才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并取得长足进步。
五、结语
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业练习等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并对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小学语文教师开拓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1]周玉广.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 :58-59.
[2]李正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s2).
[3]韩晓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