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育才的关键

2018-04-12顾海良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顾海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展显著,其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更是成绩斐然。

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集中展示。由于教材体系建设是育人育才的关键,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切实落实教材建设中“教什么”“教给谁”和“怎样教”的问题,这是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快教材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的要求,成为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的根本遵循。教育部党组成立了“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以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编写和审议力度,完善教材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各教材編写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主编,学术水平高、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意识强,能够站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高度,为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不懈奋斗。

教育部规划的哲学社会科学96种重点教材,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业的基础教材和主干教材,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其中,法学学科专业教材达14种,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材体系。这些重点教材中,有30多种也是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需要的教材,是面向高校各学科专业的所有大学生的。目前,经过五年的建设,完成初稿的有90种,其中正式出版和印制中的有60种。教材建设的根本在编写、关键在使用,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是教材建设的“硬道理”。对于教材的使用,五年来不断增强教材编写、推广和使用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这些教材的使用率、覆盖率。

5年来,教材体系建设的成就,奠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还形成了教材体系建设的一些重要认识。比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教材研究和教材编写的全过程;要辨明哲学社会科学各具体学科的对象和方法,探索各具体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内容,深化各具体学科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的切磋交流,坚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新发展;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特别要提升教材体系建设中彰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信念和信心;提倡对各种思想文化广纳博鉴,要善于把握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善于借鉴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有益成果。这些认识,必将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自觉、自信和自强,拓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