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泛娱乐化现象的反思

2018-04-12

关键词:理论课娱乐价值

耿 锐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何完成好这一使命是学界一直探索的话题。如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回答如何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即,向何处去的时代叩问。为了回应这一叩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多种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课堂为了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引入了大量的娱乐化因素,使课堂呈现出泛娱乐化现象。那么,这种探索是否从根本上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追溯到如何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前提性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究竟是对大学生在知识意义上普及党的意识形态观点,还是在价值意义上形成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若两者兼而有之,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以知识普及为核心,还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呢?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的是以学生“听得进去”为核心,还是以学生“想得明白,看得清楚”为核心呢?假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价值认同为核心,那么怎样围绕这个价值认同的核心而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呢?对上述问题的追问和思考,是回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泛娱乐化是否“有效”的前提。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泛娱乐化的主要表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其魅力在于由理论的彻底性而诠释出来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因此,思政课的独特魅力需在系统的理性论证中逐步彰显。然而,这种论证又难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在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一些娱乐化的授课形式被引入到课程体系之中,而这些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然而,部分课堂在探索的过程中片面强调课堂的吸引力,而使课程呈现出泛娱乐化的样态。所谓泛娱乐化,是指为不可或者不适宜娱乐的事物赋予了娱乐的属性,使该事物具备了独特价值属性的文化样态。美国传媒学大师尼尔·波兹曼认为:“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4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泛娱乐化现象学界曾有过一些探讨,这一现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也并不罕见,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过多运用感性触动的共情效应

为了缓解晦涩难懂的理性论证,方便学生更容易对相关理论接受和吸收,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部分理性的内容以感性化的表述方式处理。但是,一些课堂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将严肃的理性论证用刺激性、冲击性、感染性的语言作以处理,触发学生的共情效应。在大数据时代下,大量表象化、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在这些信息的冲刷下,学生早已习惯了在众多彼此毫无关系的信息间不停地切换,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切断了认识同一事物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因此,“知道”成为了他们惯常的思维方式,而非“理解”。将理性的论证过多地作感性化处理,会使得论证的过程消解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感性片段之中。这样虽然易于触及学生的情感体认,契合当代大学生惯常的认知方式,但这样的认知方式却将课程内容以一种瞬时的情感反应呈现在学生的认识中,而未使相关理论内化在学生自身的理论体系之中。因此,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度运用感性触动的共情效应,则易使学生迷失在激昂的情感体认之中而消解理性论证自身的价值魅力。

(二)过度加大案例分析的课程比重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抽象性的内容更方便学生理解,需要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使得抽象的内容得以通过具象化的事例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课堂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将系统的理论论证用大量的个体案例诠释,过度加大了案例分析所占的课程比重。这样虽然能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但这样的授课形式给学生带来的共性认识仅是通过对个性事件的透视而实现的。然而,对事物的个性理解同对规律的共性认识是完全不同的认识路径。每一个个性事件都同时代表着共性的规律和不可替代的个性特征,因此对具体事件的分析需要建立在超越个性的共性规律抽离基础上才能从对个性的具体认识上升到共性的抽象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多是非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从个性到共性、具体到抽象的跃升过程需要通过讲授方能实现。因此,若因为加大了案例分析的课程比重而削减了抽象分析的内容,则易使学生因个性化因素的干扰而难以形成科学、统一的共性认识,进而降低了课程的效果。

(三)过于依赖多形式融合的授课体验

过去限于技术手段和观念等因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以课堂讲授为核心,辅之以PPT等办公软件。随着大数据的普及和大思政理念的提出,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不仅PPT中的图片越来越多、冲击性越来越强,且双语、弹幕、大数据、现场问卷、歌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使得课程的吸引力大幅提升。需要思考的是,当越来越多的新颖形式被引入课堂时,学生因此形成对课程的满意程度究竟是针对形式还是课程本身?需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形式上的创新和丰富是伴随着科技和理念上的进步而进步的。在大数据时代下,体验新鲜事物的这一过程对大学生而言早已不再新鲜,因此学生对课程某一形式的认可并不能形成长久的吸引力。故而,形式上的创新只是吸引学生关注的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依然在于课程本身,不能为了吸引学生注意而不停地变换形式。否则,形式上的创新和拓展引起的则是学生对课程的瞬时关注,而不能转化为对相关理论的认同。故而,过多形式上的融合和变换仅是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而没有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需要一定的娱乐性因素来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的,之所以需要娱乐因素,根源于课程的性质。这类课程属于高校通识类课程,一方面,这一课程不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并不会作为其职业生涯的理论支点,那么,在学生的原认知中,这类课程的必要性就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的授课内容仅具备基础的观点认识,并不具备专业的理论背景。学生难以直接通过抽象的理论论证掌握课程传输的价值内核。若课程内容晦涩抽象,则难以使课程中的正确理论被学生接受。故而,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当引入娱乐因素来满足学生对课堂趣味性的需求。然而,是不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就完成了新时代对课程提出的历史任务呢?笔者认为,泛娱乐化的课程不仅不会提升课程的有效性,反而会使课程内容消解在娱乐之中,不但不能实现时代对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反而会面临着时代的局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需看清泛娱乐化的时代局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性质上不仅不同于专业课程,同时也区别于其他通识选修类课程。如果说通识选修类课程的授课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课程的目标就集中于知识的普及,旨在让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学术内容和理论视野,即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对课程内容产生了遗忘,亦无碍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知识普及,更不能无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遗忘,而是需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以价值的形态内化成学生自身的价值认知。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特课程性质决定了其特有的课程目的。在本文之前,学界曾有过课程泛娱乐化的相关论述,本次笔者尝试从信息传播方式所构成的时代特征角度入手进一步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泛娱乐化的局限。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若步入泛娱乐化的发展,则会呈现出时代赋予的局限性,仅能保证课程内容在课堂上“知道”,而无法实现价值的内化。

时代是问题的格言,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固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则以一种特有的“体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关于“体验”,孙利天教授曾做过精辟的表述:“体验不单纯是为人所显现的经验,它同时是给予性的经验,它是我们在某种生活方式中世界赐予我们的赠品,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馈赠。”[2]38这是一种给予性的经验,而非主体通过有意识的、主观的学习及实践活动习得的经验。那么,现在社会环境变化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这样的生活方式又给予了当代大学生怎样的“体验”呢?

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全面普及下,信息的数量空前增加,而这海量的信息裹挟在种类不同又非常具体的“娱乐”样态中愉悦着大学生们。每日的新闻、微博热点等信息传播媒介,让世界上各个角落发生的消息得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这种传播一方面在量上变得无限,一方面以定制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只要学生点开一则信息,大数据会自动为学生匹配与之相关的周边信息,学生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中不断地遨游。然则,这样的方式是一种浏览方式,每一个碎片化的认知都仅展现出该事物的一个角度,而且是最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角度。从根本上说,是在用浏览来代替阅读,学生们醉心于对发生着的事件了如指掌的自我认可中,却没有发现他们对世界的“一无所知”。网络购物模式则是将购买本身变成一种娱乐。学生渐渐醉心于满屏幕的打折商品、清空购物车的那一瞬间、打开包裹后的期待等等,而渐渐不适应没有包裹的生活。从根本上说,过去大学生购买商品,是因为“需要”而去“购买”,而当代,大学生是因为想要“购买”而在开发自己的“需要”。与之相似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如,大量的网络爽文让阅读的目的从关注人物、剧情和价值变成了关注屌丝逆袭的快感;很多泡沫剧、真人秀节目让观赏的目的从感受文艺变成了视觉上的享受等等。上述的任何一个方面所产生的数据量,都庞大到足以淹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因此,围绕互联网所形成当代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所给予的体验,则是在一定程度上与过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相倒置的方式。学生因为在“浏览”所以满足、因为在“购买”所以满足、因为在“观赏”所以满足、因为在“阅读”所以满足等等。从根源上看,这些满足都源自于包裹在娱乐外衣下的“刺激”所产生的。“刺激”成为了学生维持热情的方式,一旦这种“刺激”停止了,学生便体会到因刺激的冷却而带来的空虚。最直接的缓解这种空虚的方式往往是继续寻找新的“刺激”,以此不断往复。就像是水壶中的水,遇到火则沸腾,离开火则冷却,至于是什么火让水沸腾,有时候则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如果把这样的“体验”抽象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话,那么,这种思维方式即是“因为——所以”的、直观的思维方式。而包裹在这种思维方式之下的,是大学生对某一事物关注的缘由从过去关注价值置换为如何满足对刺激的需要。因此,当大学生处于这种思维方式之中时,事物内容的意义被降低,呈现这一事物的形式则被充分突出。须知,在市场的作用下,当代不同媒介传播信息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关注,而非获取信息的人因其形成怎样的思考。故而,为了满足当代人对“刺激”的需求,标语、口号、刺激性的画面和语言成为了公开的信息处理方式。在海量的刺激性信息冲刷下,大量的“新鲜事物”围绕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得这种刺激的产生和冷却都变得极为快捷,学生对一件事物的关注在很短的时间就会被新的事物所替代,而对旧事物的记忆往往只剩下其中的一个点位。

在这样的改变来临之前,学生对同一直观信息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注和记忆,在学生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会对正确的理论逐步印证和反思,进而逐渐将理论内化为学生的价值标准。那时,价值的生成是沿着“记忆—体验—反思—内化”的逻辑逐步形成的。但在当代,关注和遗忘变得稀松平常。生发于直观的、刺激性的泛娱乐化教育内容虽然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度,却因缺少了“辩”和“思”而未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知,而停留于关注和刺激的层面。这些关注和刺激在学生课后的娱乐生活中则很容易因其他娱乐性刺激的出现而被遗忘,最后仅留下课堂中让学生感觉新奇的那些形式,却忘记了由形式所支撑起来的理论。从这一维度看,过去的价值生成逻辑难以在当代起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泛娱乐化需看清的时代局限。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解决学生“听得进去”的问题而只关注形式上的发展,最终发展成以形式来搭建理论,则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迷失在形式的新颖以及由之而来的学生的“认可”中。“只有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可能对电视,或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1]192笔者以为,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新要求,在于在“听得进去”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价值形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在于实现价值认同

如果说,大数据普及之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将教育的目的定位在如何使正确的理论让学生“听得进去”的问题,那么,在当代“听得进去”则变成了最基本的课程要求,而构筑在这一基本要求之上的则是如何让学生“想得明白,看得清楚”的问题,即,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内核,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在当代找寻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发展方向。

对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亦是信息的一种。能否使学生通过课程“想得明白,看得清楚”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就要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定位自身所传播信息的性质。尽管当代的信息处理方式为信息赋予了娱乐的性质,但娱乐性并非信息的固有属性。如前文所述,若过于突出娱乐性则会导致课程趋向直观的知识而被娱乐的洪流冲散。就娱乐性信息而言,其传播的目的在于满足信息接收者的刺激,进而得到更多的关注,娱乐性是其内在要求,而成长性则是外在表现形式。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讲授而内化价值,得到成长,成长性是其内在要求,而娱乐性则是外在表现形式。从这一维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就同其他娱乐性信息传播的目的和手段是相倒置的。为了通过课程的讲授达到让学生成长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性质在娱乐性之外自在地存在着另一种性质,即,思想性。

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娱乐性是关涉知识普及,即“听得进去”的问题,而思想性是关涉价值认同,即“想得明白,看得清楚”的问题。在课程运行的过程中,其娱乐化程度与思想化程度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之中。课程的娱乐化程度过高,则会使学生过多关注娱乐化的形式而忽视内容,虽强化了课堂上知识普及作用,实则会降低知识普及的意义;思想化程度过高,则会使课程内容过于晦涩而难以被学生接受,亦难以实现学生对价值的认同。毋庸置疑,在教育目的上,知识的普及和价值的认同是同等重要的。但笔者认为,新时代下此二者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以思想性为核心的。一方面,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于大学生而言并非是在专业课程体系之中,即是说,大学生未来并非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社会生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作为大学生对世界的价值认识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这就使得没有价值支撑的、纯粹直观的知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无用”的,这种知识在面对娱乐性信息的冲刷下是很容易遗忘的。另一方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看,其既是真理,又是价值。须知,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相关知识都是由其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逐步论证得出的。若只是直观地吸收结论而未经历思想的辨析,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知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则成为了话语的真理性而非思想的真理性,这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及辩证性,若此,则易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走向教条。“思政课教学要葆有思想的品质,重在有思。因为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鲜活素材,采用什么样的灵活方法,最终还是由思想去引导,靠思想去驾驭。如果我们仅仅在素材上想办法,在形式上做文章,而没有在思想力上下功夫,教学的效果可能就不会那么实质和有效。一时的触动不如永久的感动。”[3]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学习中,知识是围绕着价值旋转的,没有价值内核的知识是无效的。因此笔者认为,当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突出思想性的核心地位。

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若突出了思想性的内在性质,是否就同当代特有的生活方式相逆了呢?是否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呢?如上文所述,娱乐已经内化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但是,其并不是大学生的唯一生活方式。相反,在被娱乐包裹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始终处于因刺激而沸腾,又因失去刺激而冷却的生活方式中。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在于,其使事物以具象化的姿态进入学生的心中,却不是以抽象化的概念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即是说,这些信息皆未真正意义上保存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因此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认识。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学生对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认识则处于停滞状态。大学生都是受过系统性的教育训练,同时也会在大学接受更加深入的学术训练的高素质群体。当这一群体不断往复于刺激的满足与空虚之中时,价值世界的虚无便会逐渐凸显。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4]16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通过对“问题”的辨析引导大学生脱离直观刺激的裹挟,进入对价值和意义的反思,则这种同娱乐截然相反的“体验”将会对学生产生触动灵魂的价值认同,那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就能以价值的形态进入大学生的脑海,形成相对稳定、逻辑清晰的记忆链条。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课后娱乐生活及未来社会实践中逐渐将这些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认知。从这一角度说,在当代,若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价值观得以体系化地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稳定的价值认识,其前提则由让学生完成对相关理论的知识掌握,变更为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的价值内核实现认同。至此,笔者认为,当代的价值生成逻辑应沿着“辨析—反思—认同—记忆—体验—内化”的路径生成。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不仅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反而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一条途径。也只有在思想辨析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认同才能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理论课娱乐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娱乐眼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