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
2018-04-12杜娟
杜 娟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概论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新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何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美好生活需求”?不仅是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改善,且包括对精神文明的更高追求,希望产生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希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希望社会关系更加和谐。美好生活需求的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均需以经济为支撑。但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广大群众未能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成果,精神文化活动相对匮乏。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即要立足于文化实践活动,让人民群众接触、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而不断丰富精神文化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心,实现伟大中国梦。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理论研究和价值分析,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探究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融合。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梳理文化自信理论,可为充实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参考。最后,任何民族、国家文化发展,均离不开创新,探究此问题,有助于共产党人、文艺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新事业,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国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研究主要分三个角度:一是从文化自信内涵着手,研究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影响,此为现阶段主流研究方向,如张明学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繁荣发展的核心动力。”[1]二是以文化自信价值为契机,探究培养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价值,此观点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理念有较高契合度。三是从文化创新方面,通过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此观点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和青年群体。
文化自信是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融汇发展而来的理论课题,国外虽无直接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但有部分关联性研究成果可作参考。如美国学者亨廷顿从文化认同角度,研究文化自信对国家间的影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重新构建起相对平衡的发展状态,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将会继续引发文化冲突。”[2]德国哲学家斯格特从辩证角度,提出文化自信源于文化发展理论。他认为,文化发展始终遵循不断接受挑战、解决困难的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继而进入更高水平发展过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
(一)西方学者关于文化自信的相关研究
1.美国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是政治学家,他根据二战结束后形成的新世界政治格局,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几十年内,国际间冲突主要发生在文化领域,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的民族或国家将会形成联合,而文化差异较大的民族或国家将会陷入冲突、分裂甚至战争。基于此观点,可见亨廷顿实际主张建立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该观点虽夸大了文化作用,但对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仍有可取之处。如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面对文化冲突,需采取相应监管措施,遏制腐朽文化侵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意大利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他提出的“文化霸权论”认为,统治阶级使用武力,只能从表面上维持社会秩序,只有从意识形态上加强领导,才能得到被统治者的拥护。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说明在政权巩固后,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性。此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亦有借鉴价值。要通过多种形式,增加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如依托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文化下乡、文化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培育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高度自信的群众队伍[3]。
3.匈牙利卢卡奇的文化与阶级意识思想。匈牙利学者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抗衡过程中,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增强队伍的团结性和凝聚力”。此种文化与阶级意识思想,受到马克思主义影响,且在我国近代文化发展中发挥了借鉴作用。如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充分发动群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无产阶级头脑,使无产阶级力量团结起来,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要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实现全国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自信的底蕴
1.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思想。纵观中华五千年发展历史,实为不断求真务实、追求创新过程。《周易》有“日新之谓盛德”;《礼记》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中有“周虽旧邦,其命唯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想,不仅体现在不断挖掘和探究固有文化,且重视借鉴其他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如玄奘前往印度,历经磨难求取真经,鉴真六次东渡,宣扬佛法;郑和七下西洋,互惠贸易。这些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也为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包容创新提供了必要渠道,在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深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以民为本,天下为公的思想。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老子《道德经》中有“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尽心·章句下》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李世民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言。可见民本思想在历史上一以贯之,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劳动人民,对民本思想均有深刻认同。秉持人民性的思想和理念,共产党在最艰难时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并最终取得胜利。
3.和而不同,以德服人的思想。热爱和平、与邻为善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有“君子和而不同”;《孟子》中有“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墨子》中有“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在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中华大地上出现汉、唐、明等多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朝代,因传承以德服人、协和万邦思想,自始至终未用强大武力侵略周边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树立了睦邻友爱的大国形象。
(三)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思想
1.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同志不仅多次提及保护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且在各类讲话中弘扬传统文化,如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诗经》)”是好干部应有的思想境界;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青年朋友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的道理,均表明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4]。在十九大精神引领下,要在继承基础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之魂。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隐患,“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正在腐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既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手段,又能在价值观念领域掌握主动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三、十九大精神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表现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由全体人民共同创造,是世代人民智慧结晶。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不断兼收并蓄,融入新思想、新内容,即便在21世纪,仍具深刻借鉴和应用价值,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文主义发展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标识,终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强大自信心和生命力。
(二)对红色革命文化充满自信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是无数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不惧牺牲、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中创立,如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在物质丰腴、社会和谐的今天,重新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就是要始终保持毫不懈怠、敢于拼搏、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5]。在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复杂斗争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红色革命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
(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
宋宝珍认为:“文艺创造应最大限度地保持人民性和接受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健康的前提下繁荣,在繁荣的基础上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表现,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一方面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另一方面立足于我国改革创新实践,实现了民族性与包容性的有机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来源。
四、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对策
(一)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雒树钢认为:我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实力。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近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现阶段文化体制建设还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继续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十九大以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保障。
1.理清文化企业、文化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文化市场谋繁荣,文化企业谋发展,均离不开健全的文化管理机制。以往政府行政式的管理方式,显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因此,通过理顺政府、文化管理单位、市场、企业等方面关系,为文化市场、文化企业创造更加灵活和自由的氛围,才能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如施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管理原则,一方面文化企业经营运作仍受政府及相关部门监管,但要注意转变监管方式,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政府做好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政府及文化管理单位,又要注意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扶持本地文化企业发展。
2.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发展机制,可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外部保障,有助于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构建文化发展机制路径主要有:其一,要坚持城乡结合、缩小差距,实现文化协调发展。近年来乡镇和农村文化建设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地区差异。要继续做好覆盖全社会、惠及人民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工作,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其二,无论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本质上均为非营利性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机制,让更多群众享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带来的实惠,是提升广大群众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6]。
3.加强文化立法工作,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文化市场整体向好发展背景下,也发现一些不合理、不和谐现象,如盗版文化产品泛滥、腐朽文化未受到严厉打击等。出现此类问题一方面与文化市场准入门槛低有关,另一方面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特别是在新兴互联网领域,网络文化监管、立法、执法等方面存在诸多空白。因此,为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和持续发展,在建立文化法律法规基础上,还要与时俱进补充和完善法律制度,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市场发展需求。如2016年颁布《网络安全法》,为完善网络文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促进了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二)多方位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手段阻挠我国发展。因此,维护文化安全,彰显我国文化价值,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渠道。
1.抵制外来腐朽文化侵蚀和污染。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涌入我国,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优秀成果,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同时,可实现中西文化“共赢式”发展。但也应注意,西方文化中“功利主义”“金钱至上”思想,正逐渐侵蚀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群,对新事物、新思想具有强烈好奇心,但因缺乏社会阅历,辨别是非、美丑能力不强,易受外来腐朽思想侵蚀。基于此,须加强对外来文化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2.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在我国五千年发展历史中,积淀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等。这些经世致用的优秀传统文化,今天仍具极高实用价值。一方面要以辩证眼光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维护民族文化安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还需彰显本国文化强大魅力,让人民群众从心底认同本国文化优越性,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让广大群众认同本民族文化,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结合,在大量实践活动中体现文化价值,让群众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地方政府应“问政于民”,多到基层走一走,多与群众谈一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二是要让群众参与到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中,亲自体验文化内涵,探索现实意义。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偏远地区的乡镇、农村也能接受先进文化熏陶,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
(三)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出去”战略
1.依托“一带一路”提升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只能导致文化衰败落后,只有培育创新思维,做到兼收并蓄,才能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向纵深发展,要深刻认识到,“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线,更是一条文化线,要借助“一带一路”契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自信心。对海外投资企业而言,要利用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国际形象。
2.建立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体系。一套健全的文化效果评估体系,能够营造良好的文化创作氛围,是确保文化产品在“走出去”战略中实现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层次越来越高,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要求也更加严格,相应文化产品评估体系也须与时俱进加以创新,才能鼓励和扶持更多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艺产品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国内文化产品“走出去”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形势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只有构建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估体系,才能筛选出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国际认同。
五、结语
始终高举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植根于本民族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保持兼收并蓄、包容发展的大国气度,在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实现大繁荣、大发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