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目标与途径
——以延边大学为例
2018-04-12靳淑梅朴婷姬
靳淑梅,朴婷姬
(1.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2.大连民族大学 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605)
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战争与各民族的大迁徙,形成了共同体格局。只有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族工作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共同体教育实质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2]。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是进行共同体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3]。延边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民族大学,学生文化背景多样化,担负着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为实施共同体教育、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稳定繁荣发展,学校提出了开展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的理念、制定了实践活动目标、活动途径与内容。通过共同体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实践活动),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的认知、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提高了学生学业成就。
一、实践活动的意义
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把“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作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具体举措”,把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传承中华多元文化纳入国家教育规划政策文件[4]。民族院校根据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尊重不同民族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开展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认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1)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活动中能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开展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的自觉认知。
(2)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学生超越民族、宗教、性别、年龄、地域与生活水平等界限,获得积极情感体验,肩负起共同的社会责任,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常参加实践活动的少数民族学生视野普遍比不积极参加的学生更广阔,共同体的文化信念也更深厚,社会交往的能力更强,学业成绩和各方面能力提升的速度也相对较快。
(3)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的提高。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参与可以被社会和他人认可,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真正认识到职场竞争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从而尽早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实践活动理念与目标
研究表明,归属感和有意义的参与感能够抵消很多学生的异化感,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交往能力[5]。学校实践活动正是提供参与机会、培养学生归属感、加强各民族间互相理解、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最有利途径。延边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民族大学,为开展好共同体教育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实践活动理念与目标。
1.实践活动理念
学校提出文化自觉的实践活动理念。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自我觉悟,对文化的历史地位、功能以及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学校的实践活动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格局的自觉认知,理解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下各民族团结发展的意义。文化自觉理念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即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共同体文化自觉理念下,尊重不同文化,正确处理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形成正确的国家认同。如,朝鲜族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能够了解、欣赏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发展历程,能够在共同体格局下传递、发展与创新朝鲜族文化。这一理念转变了以往只注重单一“学科知识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对于培养具有正确国家认同的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实践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这一目标是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重要性的知识。学生应该具备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程中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等的发展特点;认识文化背景对人们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影响;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等。
(2)能力目标。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参与决策的能力;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个体在国家、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与生存能力;提高学生服务、创造、设计等方面的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与合作意识,形成团结、协作、友爱的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为社会积极服务的态度与情感,形成致力于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责任感;通过增加不同民族个体间相互往来、了解与交流的机会,养成尊重与理解他人的情感与品格。
三、实践活动途径与内容
对于学校中如何开展共同体教育,国内外学界提出很多观点,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班克斯(James.A.Banks)教授提出的观点。按照班克斯教授的观点,学校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主要途径是贡献途径、附加途径、课程转换途径与社会实践途径[6]。延边大学结合国情与学校实际,将实践活动分为三类:以学校内部各类纪念日与节日庆祝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贡献途径、以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开展的附加途径与校外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1.纪念日与节日庆祝活动
这类活动属于贡献途径,即以各种纪念日、各种活动为载体来认识、宣传与传播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呈现少数民族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的繁荣发展历史。依据这一途径特点,延边大学组织实施了朝鲜族饮食服饰节、艺术节(音乐、舞蹈、书法、画图等)等特殊节日。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传统文化具有的一大特色。延边大学美食节以“校园美食融合多元文化,百家争鸣留住青春记忆”为主题,充分展现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和各民族师生团结的氛围,展示出朝鲜族传统文化在中国民族政策指引下的繁荣发展,受到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2.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属于实施共同体教育的附加途径,即通过单独设立的课程与开展系列专题讲座进行学习与体验文化多样性,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可以获得学分。
首先,是少数民族语言学习。例如,延边大学世宗学堂为满足广大师生学习韩国语、了解韩国文化的需求,免费开设韩国语第二课堂。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如:阿里郎民俗体验、韩国饮食文化体验、韩服体验、韩国礼仪体验等。每年选派多名优秀学生担任世宗学堂的日常教学工作,选派一定数量成绩优异者免费前往韩国,亲身体验韩国文化,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朝鲜族语言文化的平台。学堂还多次邀请专家针对特定文化体验活动进行讲座。在学习语言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了解到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制度对于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的意义。
第二课堂还包括学生组建的各类社团。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可以在社团中自由展现个体的个性,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可以宣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社会交往能力等。如,音乐社团,通过学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个人和群体中找到归属感,传承创新传统文化。例如,“不死鸟”音乐社团,每周学习研讨民族音乐,定期举办免费表演,积极参与大型公益演出。在每次的表演过程中,注重将原汁原味的音乐呈现给听众,同时还结合现代音乐丰富表演内容与表演形式。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文化差异性的认知、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心。再如,朝汉语言文化学习研究社团,每周一次由学生或者教师自愿者免费开设讲座,提供免费学习朝汉语言的机会,同时体验文化多样性。学习的内容包括朝汉语言的儿童故事,诗歌以及民间传说等。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能够了解该语言背后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了解与欣赏不同的文化传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交往交流能力[7]。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聚集在一起交流、分享自己或本民族的文化,促进彼此间的了解。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接受、理解新事物、培养自身思辨能力、包容能力以及文化自觉意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校外实践活动
首先,学校中每个学院都有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求在专业开展的实践活动中融入对文化的思考,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医学院学生在面对病人时,从文化背景思考与处理遇到的问题;师范学院学生在实习中,要求师范生学习、理解实习学校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与人际交往中的不同特征。农学院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产品研发。
其次,学校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学校与中国朝鲜族青年报社开展合作,给学生提供学习、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学校利用暑期学校,组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学习调研,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历程中国家的民族政策,体会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实现繁荣稳定。
对各类实践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95%的学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6%的学生对于文化理论提升度满意、8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民汉双语能力、全部学生都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下,才能实现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百花齐放;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国家认同、提升了学业成就、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学校培养的毕业生适应岗位快,就业率逐年提高,211、985院校保研率逐年提升。
四、实践活动的经验
在民族政策支持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高校学生的民族构成日益多元。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一些民族院校开设了民俗文化课程,但高校没有认识到校内外实践活动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知、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1.明确实践活动目标
实践活动方面,明确设立实践活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知识上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理解共同体格局下各民族繁荣发展的历程、理解本民族在共同体发展历程中的成就;从能力上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等能力,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提升他们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情感等。有了明确可行的目标,实践活动才有出发点和归宿,为提升学业成就提供保障。
2.构建实践活动多样化途径
高校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学校内部举办的各类纪念日活动、第二课堂与社团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同专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开展各类感兴趣议题的学习与研讨,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与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选择参与校外社会活动。各种形式丰富系统的校内和校外实践活动,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详实,更系统与更全面的文化情感体验,提高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参与度,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创造多元融合的学习氛围,为提升学业成就,提高竞争能力提供有利途径。
3.开发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
学校组织进行各类纪念活动、节日活动,譬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传统乐器演奏日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是以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为资源,开展与不同民族学生文化相关的活动;社团活动的内容选择权和决策权大部分由学生们决定,学校监督引导。各类社团负责举办活动,提高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第二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多元,使少数民族学生体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气氛,认识到只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才有各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会议以及各种公益项目,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自身与社会集体的密切相关性;对于一些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学校鼓励并支持他们进行田野式调查研究,深入理解民族文化,正确面对和理解文化差异性。这些活动既能传递民族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下才有各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
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中,延边大学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学校文化、培养了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重要意义的认知、促进了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