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在肝衰竭的诊断价值

2018-04-12苏金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炎肝脏

苏金花 罗 新

1.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茂名 525000;2.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广东茂名 525000

肝脏因具有合成、代谢、分泌、生物转化和解毒等功能[1],在机体生命活动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果出现肝功能受损,出现凝血障碍、黄疸、肝性脑病和腹水等症候群,临床称为肝衰竭[2],预后极差。目前对于肝衰竭的诊断主要有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虽然可以达到确诊的目的[3],但是对于主要原因是免疫机制混乱的一类疾病[4],缺乏免疫指标的客观标准还是有待商榷。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是否也具备诊断肝衰竭的能力,旨在为临床诊治肝衰竭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慢性肝炎和肝衰竭(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型)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诊断标准见相关诊断指南[5]。排除标准包括有造血和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肝衰竭发病后治疗无效者等。以慢性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共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38~54岁,平均(45.6±5.2)岁。肝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共55例,男27例,女28例,年龄41~55岁,平均(46.4±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入院时,即0d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水平差异。(2)比较肝衰竭组从发病、治疗和恢复期的不同时间段的相关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主要时间段包括10、20、30和40d。

1.3 样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早晨空腹抽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用促凝管采血,量为3mL左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血,量为2mL左右。所有样本离心3000rpm,5min,取血清或血浆用于实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分别采用化学氧化法和溴甲酚绿法测定,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则采用德国BM血凝分析仪测定。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检验结果比较(±s )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关检验结果比较(±s )

组别 n IgA(g/L) IgM(g/L) IgG(g/L) TBil(μmol/L) ALB(g/L) PTA(%)对照组 52 4.12±1.24 3.86±1.24 11.24±4.35 386.45±35.68 36.68±9.34 92.34±9.87观察组 55 13.26±3.62 12.65±4.13 24.58±5.75 24.65±7.82 29.62±8.52 35.62±8.67 t 12.352 13.624 7.635 28.632 5.357 21.574 P<0.001  <0.001 0.013  <0.001  <0.027  <0.001

表2 肝衰竭组不同时期相关检验结果比较(±s )

表2 肝衰竭组不同时期相关检验结果比较(±s )

时间点 IgA(g/L) IgM(g/L) IgG(g/L) TBil(μmol/L) ALB(g/L) PTA(%)10d 17.65±6.52 17.53±6.62 26.34±9.21 421.63±32.51 26.17±9.21 32.53±9.63 20d 20.36±7.54 21.34±7.45 29.63±10.11 489.52±37.26 23.52±5.72 29.73±8.25 30d 15.24±6.24 15.23±5.68 18.24±7.32 324.21±27.38 27.36±7.35  41.27±12.15 45d 5.14±1.57 6.24±1.34 13.32±4.21 116.52±18.65 34.57±9.87  68.57±18.67 F 6.248 9.245 8.862 9.875 5.863 9.582 P 0.026 0.015 0.018 0.007 0.032 0.011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检验结果比较

肝衰竭组TBil、ALB和PTA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P<0.05),同时也可以发现免疫球蛋白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肝衰竭组不同时期检验指标的变化情况

从发病、治疗到恢复各时期在10d和20d时TBil仍在升高,而ALB和PTA在下降,20d后就开始慢慢恢复正常,经方差分析,各检测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以看到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基本也和常规监测指标类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被称之为人体“加工厂”。当肝脏受到病理因素攻击时,可造成肝细胞的坏死,引发肝功能的受损、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以凝血机制异常、黄疸、腹水,甚至是肝性脑病等多见,此时即为肝衰竭阶段。急性肝衰竭临床较为少见,多是药物或肝毒性因素引起,大部分肝衰竭还是发生在有肝病基础人群中,特别是慢性肝炎患者,且认为是不可逆转过程。由于病情难以控制、无有效治疗方法、费用昂贵,总体预后极差。我国是肝病大国,据统计有过亿人次的慢性肝炎患者,每年发生肝衰竭的数量超过百万人次,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而早期发现和诊断肝衰竭,对临床治疗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前医学条件下,肝衰竭的主要诊断方法还是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6],肝脏穿刺病理活检虽然可以确诊以及病理分型,但临床操作风险较高、患者依从性较差、临床运用并不普遍[7]。实验室指标主要包括有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一般情况下,发生肝衰竭时TBil可升高10倍以上、ALB常低于32g/L以及PTA小于40%,这些通常被认是诊断肝衰竭的金标准[8]。但是我国导致肝衰竭的主要病理类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9],主要原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肝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使机体免疫防御机制可以识别病毒所在之处,快速清除病毒,但同时也损伤了自身肝细胞[10]。乙型肝炎病毒的这种免疫反应能够持续性的对肝细胞造成损伤,所以急性期如果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发展为慢性肝炎[11]。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衰竭的转变过程中,肝脏Kupffer细胞功能障碍是关键因素[12],Kupffer细胞是肝脏内清除自身抗原的主要对象,当各种原因致使慢性肝炎患者病情加重,Kupffer细胞发生功能障碍,肝脏内病毒不断复制、抗原清除率下降,肝脏内产生大量抗原,继而出现大量特异性抗体,致使肝细胞出现大面积死亡而出现肝衰竭[13]。大量的抗原抗体的出现和结合,就会导致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当病情越严重,出现的抗原抗体反应就会越多,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数量也会不断上升[14]。可见,免疫反应在慢性肝炎和肝衰竭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免疫性指标诊断肝衰竭也是合理和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临床诊断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需要掌握疾病特殊性的诊断指标和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肝衰竭病理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和循证医学支持相应临床诊断和治疗[15]。对其临床诊断也需要提供更多合理的检验指标和应用选择,旨在为临床可能的诊疗策略提供更多的实验室依据。免疫球蛋白一般在体液中合成,后进入血液中,依据免疫球蛋白重链的成分不同可分为IgA、IgM、IgG、IgD、IgE等。诸多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肝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测定免疫球蛋白水平对肝衰竭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慢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的肝衰竭患者,发病初期对比结果,观察组TBil、ALB和PTA的水平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变化幅度与一般文献报道结果类似,同时IgA、IgM、IgG代表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也表现出类似变化情况,提示检测免疫球蛋白对肝衰竭诊断也有重要作用。在肝衰竭治疗恢复期,6个指标变化情况基本也处于一致,发病初期不断加重,20d后所有指标开始改善,所以相信免疫球蛋白的测定不仅可直接表示患者机体免疫水平状况,还可以有效预测和诊断肝衰竭。

综上所述,虽然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如TBil、ALB和PTA可以有效帮助临床诊断肝衰竭,但是肝衰竭的发病因素十分复杂,而在我国免疫机制混乱又是其主要发病原因,因此选择具有监测免疫功能的指标对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验中IgA、IgM和IgG在肝衰竭发病、治疗和恢复的不同时间段可表现出与常规实验室指标类似的变化情况,表明其在诊断和预判肝衰竭病情上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松艳,杜丽伟.慢乙肝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2(5):91-92.

[2] 李梦东,聂青和.肝衰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1):9-11.

[3] 聂青和.肝衰竭综合治疗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16(1):17-19.

[4] 史苇,吴意,程杰,等.血清前白蛋白、谷氨酰基转肽酶在肝衰竭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79-1881.

[5]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 年版)[M].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2,5(6):321-322.

[6] 杨进.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J].医学信息,2015,2(34):75-76.

[7] 路文志.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法及价值评析 [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11(4):11.

[8] 林孟新,苏智军,郭如意,等.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 检测的意义[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3(2):182-183.

[9] 谷茂林.HBV相关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4):280-285.

[10] 汪嘉莉,姚云清.120例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3):187-189.

[11] 陈文惠.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26(3):168-169.

[12] 覃小梅,谭晓明,秦玉兰/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9):702-703.

[13] 周臣敏.免疫球蛋白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3):376-377.

[14] 张玉华.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临床价值探究 [J].医药前沿,2015,5(26):192-193.

[15] 阿里木江,刘祥.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死亡相关因素分析240例[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4,8(4):42-46.

猜你喜欢

肝炎乙型肝炎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世界肝炎日》
肝脏里的胆管癌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加州鲈肝脏养护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