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分析

2018-04-12江小娟吕伟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肢体依从性康复

江小娟 吕伟林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广东茂名 525011

脑卒中是一种以短暂性或持久性脑功能障碍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文献报道[1],我国脑卒中城市与农村发病率分别为219/10万、85/10万,脑卒中致死率分别为116/10万、142/10万,而在存活的患者当中,绝大多数可伴发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其家庭、乃至社会均带来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2]。研究显示[3],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均需要接受一段全面、系统、长期的康复治疗与锻炼,但以往常规护理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局限,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院自2015年1月起将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当中,从多方验证其现实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对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经脑CT或MRI检查排除其他脑肿瘤等病变者;(2)患者均首次发病;(3)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4)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可进行基本的交流;(5)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康复护理者。

排除标准:(1)合并心力或呼吸衰竭;(2)肝肾功能不全;(3)恶性肿瘤;(4)智力障碍、精神病患者;(5)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中接收并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68岁,平均(52.4±3.7)岁,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7例,脑出血1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9岁,平均(57.2±4.1)岁,脑卒中类型:脑梗死16例,脑出血14例。本研究实施前已获得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活起居护理等,给予基本的肢体康复锻炼。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具体方法如下:(1)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脑卒中病后最终痊愈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给予针对性护理,用亲切、耐心的语言给予安慰和开导,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脑卒中发病原因、治疗方案、疾病发展与转归、护理技巧等等,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家庭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恢复生活能力的信心,并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恢复病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用药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用药机理、作用及用药剂量、时间等,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不良反应;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足部药物擦拭和足浴治疗,活血化瘀,增强患者血液循环。③营养支持护理:患者发病后常办法面瘫、吞咽咀嚼障碍等现象,导致营养失调,影响预后恢复。故需加强饮食管理,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的易消化饮食。④康复指导:对于认知功能障碍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说话,引导其进行数字计算、书本阅读理解等记忆强化锻炼,指导患者多用脑,改善其认知功能;对于语言功能障碍者,可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肌肉锻炼,颊部肌肉与喉部肌肉收缩锻炼、舌与咀嚼肌锻炼,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和完成与患者的交谈。(2)运动疗法:嘱患者平卧,按各关节可动区域进行运动训练,遵循由近端关节向远端关节活动的运动原则,先活动单个关节、健侧上下肢,逐步过渡到几个关节联合以及患侧肢体活动,随后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主动运动,每个动作缓慢持续5s,重复10次,活动应平缓柔和,以不引起疲劳、疼痛为度。此外在运动中可多做放松紧张肌肉的练习。

1.3 观察指标

(1)依从性:根据标准的治疗依从性调查量表,将治疗依从性优判定为:患者完全掌握锻炼内容并主动协助患者完成每日康复计划;依从性良:患者需要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督促与提醒下才能完成康复锻炼计划;依从性差:患者在家属的督促下仍未能接受康复锻炼,拒绝配合[5]。总依从性=(优+良)/总例数×100%。(2)运动功能:采用Brunnstrom分级量表进行评分,分为Ⅰ~Ⅵ级,级别越高,则运动功能恢复越好[6]。于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前1d(干预后)进行评估。(3)生活质量: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干预前)及出院前1d(干预后)采用简易健康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8 个维度分为生理健康领域,包括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理职能 (RP),心理健康领域,包括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精力(VT) 共 36 个条目,采用累计各维度得分法记录患者得分,分值越高患者生存状况越好(除BP外)。各维度得分为0分(最差)~100分(最好)[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30,n(%)]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30,分)

注:t1、P1表示干预前两组间比较;t2、P2表示干预后两组间比较;t3、P3表示研究组干预前后比较;t4、P4表示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比较[n=30,n(%)]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6.67%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级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较干预前明显好转,组间比较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Ⅳ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比较,上肢Ⅱ级、Ⅲ级,下肢Ⅱ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肢体其他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中上肢Ⅱ级、Ⅲ级、下肢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肢体其他运动功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 各维度较干预前均有提高(除BP得分减少之外),组间评分提高程度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俗称为“中风”,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包括出血性中风(脑溢血)和缺血性中风(脑梗死),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8]。据最新数据调查显示[9],我国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人/年,死于脑卒中超过150万人/年,脑卒中后存活者约有600万~700万人(如今已在1000万人以上)。在存活的患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脑卒中的特殊性,病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其身心健康有直接关联[10]。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促进患者的康复,也影响着患者家庭、社会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

有学者研究认为[12],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重新回归社会,参与正常人的生活这一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整体护理观念出发,对60例脑卒中患者实施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研究组),结果提示,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针对患者病情并做出相应护理措施,从心理、饮食、生活进行干预,加强术后患者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加强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治疗依从性提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肢体功能锻炼,有利于后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中各指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有明显提高(除BP得分减少之外)。进一步分析其原因[13-14]: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对脑卒中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关心体贴患者,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态变化及时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保持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另外在用药方面、饮食方面也予以详细指导及干预,使患者能够了解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进一步促进其肢体恢复;而运动疗法的实施,通过一系列良性刺激则为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避免废用综合症的发生,日常生活能力的维持以及角色的转变、社会的顺利回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而言,既保证治疗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同时也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其病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护理应当个体化,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脑损害程度和并发症的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15]。康复锻炼的内容和强度应当与患者的功能障碍相对应,解决患者的日常生活问题,尽量避免因训练不当而加重对患者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余优琴,王延辉,杜莉,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31-1032.

[2] 张惠玲,保颖怡,黄玉娟,等.脑卒中患者应用家庭病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17-19.

[3] Koton S,Tashlykov V,Schwammenthal Y,et al.Cerebral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Determinants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2012,19(5):739-745.

[4] 曹静,李威.综合护理干预对ICU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75-76.

[5] 冼少眉,叶立汉,温水群,等.综合护理干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75-878.

[6] 王俊霞,孙新艳,阮爱锋,等.综合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5):122-123.

[7] 张东红,吴莲芳,贾红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拔除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8):17-19.

[8] 潘虹,赵颖,文成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421-1422.

[9] Donnelly Mark K,Conley Yvette P,Crago Elizabeth A,et al.Genetic markers in the EET metabolic pathway are associated with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2015,35(2):267-276.

[10] 孙素娟,赵景茹,赵秀娟,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4):294-295.

[11] 陶凤英,彭晓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改善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4(4):50-53.

[12] 陈琴,蔡启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92-93.

[13] 周阳,丁玲,童希,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及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J].黑龙江医学,2015,39(9):1095-1096.

[14] 邹生燕,马凤荣.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患者运动功能的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26-1728.

[15] 李秋华,滕鹏飞,史倩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729-730,975.

猜你喜欢

肢体依从性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