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极地装备与技术创新论坛在哈尔滨召开
2018-04-12
2018年1月15日,首届极地装备与技术创新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芬兰、挪威等6个国家及国内80多家学界业界单位的220余名极地装备技术领域专家就极地航运安全问题、极地环境保护、极地科学考察、极地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19位专家就极地装备与技术创新作了专题报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雪融化加速,人类对极地环境保护、极地科学考察、极地航运、极地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极地地缘政治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极地资源和战略地位也备受国际关注。
近年来,国际上发布了诸多关于极地的政策及战略,我国也已经将极地工程装备产业视为全球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以加速极地工程装备技术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推进在极地事务中的国际影响力。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期间,与俄方领导人就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打造“冰上丝绸之路”达成重要的共识。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一代深海远海极地资源开发的工程装备,特别是极地机器人和核动力破冰船等重大装备。
在此背景下,哈尔滨工程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际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充分依托高纬度寒区区域优势、船舶与海洋工程多学科人才与技术集成优势,成立了极地大科学研究中心,构建了以极地基础力学、极地动力、极地导航、极地通信和极地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极地装备技术体系,加强与俄罗斯、乌克兰、芬兰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极地装备与技术研究,并在极地船舶与海洋装备科研方面一直保持着较强的优势。学校还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作为中方牵头单位参与“国际地平线2020”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中国最新一代科考船“雪龙2”和全球首艘极地甲板运输船等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极地装备研制工作,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极地装备技术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
极地装备与技术领域青年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院长殷敬伟发言时指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的北极航线潜力巨大,极地矿产资源丰富;北极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北极信息技术成为新的制高点。“北极地区常年受冰层覆盖的影响,冰下水域内的军事和民用活动均迫切需要水声技术的支持。”殷敬伟表示,由于冰盖的存在,水声通信成为冰下信息交互最为可取或者说唯一可取的手段。北极冰下信息上行透冰出水、空天信息下行透冰入水,是构建极地立体化信息链路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展极地水下信息技术尤其是跨介质信息传输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现场
2013年,哈工程牵头发起成立国际首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合作组织,意在为世界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界业界精英搭建一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对促进世界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互知互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迈上新高度起到积极作用。截至2017年,已有来自30多个国家100余家单位加入该组织。
作为该组织框架下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此次论坛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促进极地装备技术发展”为主题,针对极地科考、极地航运、环境调查、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衍生出的新需求,共同探讨极地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内涵,梳理并完善极地装备与技术发展的创新体系,为人类更好地认知极地、保护极地、开发极地贡献我们的智慧,并为进一步探讨筹建“极地装备与技术创新发展联盟”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