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ature

2018-04-12

科学中国人 2018年3期
关键词:星形中子星胶质

未来职场的变化

Nature封面:当计算机和机器人将在许多工作上取代人类。Nature杂志第767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科研揭示出了什么样的工作未来,这些变化会如何影响科学家的职场。一篇新闻特写文章探讨了什么工作受自动化的威胁最大、去中心化的“零工经济”能实现全球工作民主化的承诺吗、什么样的项目最能帮助工人为未来变化做好准备。一篇职业特写文章具体地讨论零工经济,揭示自由职业机会如何重塑研究人员群体。此外3篇评论文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工资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提出应寻求新的社会经济模型和教育革命、及当今时代与文艺复兴而非工业革命更具可比性。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探测金属塑性极限

Nature封面:一张错综复杂的晶格缺陷(位错线)网络,其运动使金属钽在压缩下流动。Nature杂志第7677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属塑性的全动态原子水平模拟,涉及多达2.68亿个原子,每一次这样的模拟会产生大约2艾字节的数据。利用模型研究了体心立方金属钽如何响应超高应变率的变形。发现当达到一定极限条件时,位错便不再能够缓解机械载荷,而另一种变形机制“变形孪晶”则成为代替其动态响应的主要模式。他们还发现在这个极限条件以下,金属的流动应力和位错密度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金属就像一块面团一样可以被无限揉搓。

中子星碰撞带来的各种发现

Nature封面:两颗中子星并合的艺术想象图,中子星并合会产生低亮度“千新星”。Nature杂志第7678期封面文章详细描述了千新星。2017年8月17日,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处女座干涉仪通过引力波观测到这样一个事件——GW170817,大量装置还在该事件中观测到强电磁信号。科学家们因此收集到大量有关伽玛射线暴的信息。经证实GW170817确实是千新星。科学家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如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X射线辐射,表明对一束高速物质喷流的观测可能离轴;中子星并合产生了宇宙中大部分的重元素。

神经配蛋白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发生和突触发生

Nature封面:两个3D打印的小鼠星形胶质细胞模型(橙色和灰色)。Nature杂志第7679期封面文章报道了星形胶质细胞研究进展。对于小鼠而言,一个关键因素是星形胶质细胞有能力表达神经配蛋白,该蛋白属于细胞黏附分子家族,已知对神经元突触产生作用。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神经配蛋白与神经连接蛋白互作,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发育,进而调节突触密度和功能。当星形胶质细胞未表达神经配蛋白2时,大脑皮层兴奋性突触的形成和功能会受损。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中扮演一定角色。

猜你喜欢

星形中子星胶质
脊髓小胶质细胞群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和复发
心脏连接胶质细胞及其功能的发现
中子星有多小?直径22公里的球体重达两倍太阳质量
体细胞重编程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隐藏的正多边形与星形
你能否吃到宇宙间最难得的美食
神经胶质细胞
新天体类型罕见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