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
2018-04-11
【素材一】
“兰小草”:践诺、隐善15年
温州的“兰小草”因病去世了,这位每年雷打不动捐款2万元,隐姓埋名捐了15年,让媒体和无数市民猜了15年真名为王珏的人的身世终于被揭开了。
王珏,是温州海岛上的一名乡村医生。妻子无业,儿子刚大学毕业,经济条件不算好。15年前,他第一次匿名捐赠时曾承诺:“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以报答国家社会的培养之恩,报答农民‘粒粒皆辛苦的养育之情……”15年来,“兰小草”一直坚守承诺,从没有中断过。问及为何取名“兰小草”,他说,平凡、善良的奶奶特爱画兰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因此,他将“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来取此名字,就是希望能凭自己的微薄之力默默做点善事。
兰小草在弥留之际,对妻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多做公益……”其家人表示,“兰小草”当初承诺的捐款年限还没达到,他们要克服困难,继续完成“兰小草”的心愿。
(“新华网”2017年11月16日)
素材解读
世上有很多值得我们为之点赞讴歌的好人。他们或在他人命悬一线时,挺身而出,将人从死神身边拉回;或在他人深陷苦难时,慷慨解囊,使之重获希望……王珏在手头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每年都捐献2万元善款,一捐就是15年,此举让人由衷敬佩。可贵的是,我们还从他身上看到了那种“许诺易践诺难”的时代所缺乏的精神。第一次捐款时的承诺,成为了王珏生活的动力,也成了传到家人手里的爱心接力棒。
适用话题
承诺 善心 平凡 感恩
运用示例
承诺,不是一路轻歌,了无牵挂;承诺,也不是千钧磐石,重负难耐。承诺是对真实生活的表白,是人生历程中最响亮的回声,不是轻佻的,也不是沉重的。承诺,闪烁着人品的灵光。我们要有诺必行,用一生来信守自己的承诺。
曾子杀猪,遵守诺言,看重的是培养孩子的良好美德。因为他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面前,父母万不可食言,食言不仅失掉了父母的威信,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兰小草”,家庭条件并不好,捐款却长达15年,是打肿脸充胖子吗?不,他是为了践行当初自己的承诺。因为他许诺时就明白失信就是失败的道理。他这么说了,也是这样做的。中国有句谚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曾子和“兰小草”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素材二】
9名乘客自愿改签:爱心接力
一架由新疆阿克苏飞抵乌鲁木齐的南方航空公司CZ6870航班,因承运生命垂危的解放军战士陈石,需占用9个座位安装担架。此时,机场广播响了起来:“乘客请注意,本次航班因承运一名病重战士,需要占用9个座位安装担架,有自愿改签下一航班的旅客请到值班经理处登记……”消息一播出,多名乘客自愿赶往登记处改签。
“军人为我们守边关,我们为军人送平安,改签我的,我会感到十分光荣。”
“我自愿改签,一分钱补偿都不要!”
最后,9名改签的旅客没有一人接受航空公司每人650元的延误补偿,所有人都表示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经过手术,目前陈石恢复良好,他说:“我会用剩余的生命感恩。”
(《解放军报》2017年11月21日)
素材解读
在时间和生命面前,9名旅客自觉选择了后者。这一对生命尊重的暖心画面将永远定格在阿克苏机场,定格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这9名旅客自愿改签,献爱心,拒补偿,有力证明了——人间有爱。
适用话题
爱心 敬重生命 感恩 情与钱
运用示例
倘若世界是一间小屋,那么爱心就是温暖小屋的火炉;倘若世界是一棵大树,那么爱心就是滋润大树的养料。接受一份帮助,让这种爱心传递,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
是谁不忍村民病苦,上山采药编纂医书?是李时珍,传递救死扶伤的爱心,弘扬于世,奏人间之绝唱。是谁献血筹钱,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殿堂?是郭明义,他触碰了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琴弦。又是谁改签机票,腾出拯救生命的空间?是9名普通的旅客,他们捧出了自己的善心和敬意。爱心是五颜六色的画笔,为我们涂上了最绚烂的一笔,生活因此而不再枯燥。
【素材三】
80岁“爷爷”25年苦练口哨:
只为圆梦
2017年12月11日早晨,像往常一样沈阳北陵公园广场上,人们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与其他健身队不同的是,这里的音乐是从一个人的口中吹出来的。吹口哨的是一位叫秦成祥的80岁老人,他能吹出上千首曲子。
谈到用口哨吹音乐的事,秦老遗憾地说这是弥补年轻时候的梦想,“谁年轻时没有一个梦想?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学一种乐器,看别人演奏乐器我就十分沉醉。只是苦于家里有5个孩子,年轻时只能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我也趁自己能动,得把梦给圆喽。”
见有人能用口哨吹出很多动听的曲子,他决心学习用口哨吹曲子。没有找到老师,秦老就自己在家摸索练习,每天要练习吹8个小时。起初,练得嘴里都是大泡,家里人也看着心疼,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吹吹玩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一定要吹出个名堂来呢?但是老人坚持己见,“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半途而废才是人生最遗憾的事。”
(《沈阳晚报》2017年12月13日)
素材解读
也許很多人无法理解秦老的行为,都那么大岁数了还练口哨,折腾这干吗呢?老人就该在家闲着,安度晚年嘛!更何况用口哨吹曲子,也非一件易事。“得把梦给圆了”,秦老给了我们明确而响亮的回答。不得不说,这种坚守最初梦想的执着,着实叫人钦佩。勿忘初心,不留遗憾,是我们每个人应遵循的信条。
适用话题
梦想与实现 坚持与成功 勿忘初心 不留遗憾
运用示例
一位哲学家对其孩子说:“一个伟人的葬礼和一个平凡人的葬礼同样只有20分钟。”因此,大家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就像对待冰箱一样,装满是为了掏空而不是为了保存。说想说的话,做想做的事。在人生前进路上,永远保持着奋斗拼搏的姿态,让生活不留遗憾!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至理名言,被无数事实证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不懈的研究与探索研制了“东方魔稻”这一举世瞩目的新品种;香港房地产大亨霍英东先生以毕生的奋斗历程成为如今的商界传奇;花甲之龄的秦成祥老人以惊人的毅力与决心练就能吹上千首动听曲子的口技……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奋斗,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成为我们实现理想的唯一方法。唯有为理想而努力,为人生而奋斗,才可活出自我,不留遗憾。
【素材四】
外卖小哥:坚持,未来更美好
2017年12月25日,一段郑州外卖小哥利用休息时间坐在电动车上专心看考研书籍的视频传开后,引来无数网友热议。
视频中,一位身着红色外卖外套的年轻小伙在小区休息时,坐在电动车上拿出随身携带的考研资料书认真看了起来,并不时拿起笔在书上画着。行人路过时,有人调侃他:“你还考研啊?”小哥转头微微一笑,没有生气,而是坚定地说:“是啊。”
(“搜狐网”2017年12月27日)
素材解读
如今,加入考研队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按理说,郑州外卖小哥在休息时看考研书算不上新鲜事,可为何引来无数网友关注与热议呢?问题就在于面對路人的调侃,小哥对其嘲讽的那份淡定和对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感染了不少忙碌中渐失生活乐趣和追求的“迷惘者”。是呀,每个人只有对将来的生活始终抱着一份美好的想象与向往,并坚持走下去,前方会有更美丽的风景等着你。
适用话题
淡定 希冀 坚持 向往 梦想
运用示例
有远方,就有人的向往,有了向往,就有希望。
远方,总是神秘而诱人。远方对于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
古人日:人往高处走。传说有嫦娥奔月,人类就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冲出太空,甚至登上月球。如今,为了看得更多,知道得更多,我国相继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旅程,圆了千年的飞天梦,这一切都是因为对远方的向往。虽然我们都知道远方神虚缥缈,但它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给了心灵一个寄托。郑州外卖小哥坚守心中的梦想,利用空闲时间专心学习,难道不是源于他对远方的一份期待吗?难道不是远方的某一种美好给了他力量,才能使之面对他人的冷嘲热讽而从容淡定吗?因此,当我们遇上困难的时候,请不要绝望,请相信远处会有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