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素惠 文化的使者 沟通的桥樑

2018-04-11廖群严邓丽云

今日华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香江探亲海峡两岸

廖群严 邓丽云

她,曾是最早赴大陆採访的台湾记者

以文字的力量见证着海峡两岸的变迁

她,是香港文化界名人

极力推动海峡两岸及港澳的文化交流

她,是“香江论坛”的创始人

关注两岸情势並颇有建言

将其打造成了在海峡两岸及港澳颇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

她,致力於联通两岸的文化使者、沟通桥樑

她说,未来无论有什麽困难

自己都会带着一份时代使命

以推动两岸更好地交流

“能成为第一位获得铜紫荆星章的台湾人,这是一份很珍贵的荣誉。多年来,我不求名利,默默地走,默默地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发展,这样的工作,这样的执著,的确需要一股傻劲。但我是带着一种理想去做的,为了这种理想,我不怕遭遇任何困难,继续向前。我相信,‘德不孤,必有邻。现在大家认为我过往所做的工作,为香港社会以及海峡两岸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所以获得这个奖,我心里非常欣慰,非常高兴,这鞭策着我继续往前走,不可懈怠。”

——题 记

文字的关怀、温度和力量令她心怀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八十年代,作为台湾人的江素惠女士刚从香港飞往大陆的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她的腿是颤抖着的,因为她以前在台湾所了解到的是,“两岸是敌对的,我一下飞机就有可能会被抓起来的”。不过这並未发生,她甚至还顺利地採访到了当时的江泽民主席,並将她的所见所闻,以客观公正的文字编写、报导。

那时,她回到大陆,亦见到了其阔别多年的姐姐,血浓於水的亲情令她心情澎湃,亦令她深刻地触摸到了那些饱经风霜的、早年从大陆到台湾的老兵们的内心,理解他们正期盼着有一天能回到大陆,回到家乡,见一见长久思念着的亲人。但在那时,台湾並未开放让老兵回乡探亲。抱着让老兵们回大陆探亲的纯粹想法,针对此情况的文章,她一篇又一篇地写,一声又一声地催促,希望这条探亲的路能早日开通。

在那個年代,写这方面的文章需要相当的胆识,连江素惠女士的朋友看了都为她捏一把冷汗,认为她在推动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过,由她的文字所体现出的人性关怀、温度,也是民意的凝聚,1987年底,她与千万的老兵们迎来了希望,老兵探亲的路开通了。这个时候,老兵们欣喜若狂,他们组团去大陆,这是第一个探亲团,他们邀请了她同行。当天,探亲团的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老兵们与亲人抱住一团,哭成一团,见到此情此景,江素惠女士被老兵及家属们深深地感动了,也与大家哭成一团。当天,老兵们还将“老兵之友”的奖牌心怀感谢地颁给了她。这一时刻,她深刻地感受到付出没有白费,她由衷地说:“正式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德政。”

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刻,江素惠女士表示:“看到他们抱头痛哭时,我感受到了余光中先生写的诗《乡愁》,在那浅浅的海湾,承载着多少两岸中国人的无限思念,在那个刹那,乡愁没有了,思念也化解了。”与此同时,她清晰地意识到:只要对海峡两岸中国人好的事,就要锲而不捨地做下去,无论前途有多少困难险阻,都要勇往直前。

强烈的时代使命感,令她致力於推动海峡两岸交流

有了新的时代使命,江素惠女士曾任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十年来在港极力推动海峡两岸及香港的文化交流,且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致力促进海峡两岸的互动与了解,令双方交流蓬勃发展。

2002年,她创建了香江文化交流基金会和香江顾问有限公司,主办各类艺文活动,继续推动海峡两岸及香港的经贸文化交流。当时,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去世後第一时间举办的《蒋夫人回顾展》,就是由她策划的,这个展览在香港引起了轰动,每天参观人数多达七千多人,香港民众更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可见其策划眼光之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已变得日益重要。江素惠女士很明白这一点,她借用香港这一特殊的平台,举办“香江论坛”和“香江讲座”,特别是其最引以为傲的“香江论坛”,在香港搭建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让海岸两岸及香港的各方人士,包括知名学者、政界和商界人士,尤其是让台湾各政党的人都来香港发表他们的政治意见,对两岸的关係走向献言献策,亦让台湾绿营人士有机会来到香港见证了回归後的香港风貌,这对海峡两岸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她一直凭着积累的人脈关係和资源为两岸新闻、文化团体牵线搭桥、举办展览、组织互访等。十多年来,她已成功举办了37场香江论坛,更举办了10多场香港讲座,在两岸关係趋於紧张的当下,她认为自己的工作更显重要。“展望未来,海峡两岸的关係将进一步开放,两岸必须携手合作,相互帮忙,才能向前进。”

众所周知,举办“香港论坛”这样的活动,如果没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是很难做到的,其一是这不但需要庞大有力的人脈网络,其二需要大量的资金。一直以来,江素惠女士便以个人的力量,甚至运用自己的人脈资源来推动这项工作。虽然这条路走得很艰辛、很孤寂,但幸运的是,她凭执著做出了成绩,因此还荣获香港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

2018年,海峡两岸开放交流步入第31年,作为两岸交流的见证和推动者,江素惠女士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香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台湾民众进入大陆探亲、旅遊、经商和投资的主要管道,也是两岸间的交流平台、沟通视窗和合作桥樑。一直以来,生活在香港,往返於海峡两岸的经历,令她有了台湾心、香港心,那将这两颗心糅合起来,就只剩一颗心,这一颗心,就是一颗红亮的“中国心”。

女性的光辉在她的身上从未消散

了解江素惠女士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公认的美人。她经常身穿旗袍出席各个重要活动,並能将旗袍的韻味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更被人视为“旗袍美人”。当年,在她第一次来香港並採访港姐评选活动时,为了应景,她也选择了身着一身合体的旗袍进入丽舞台进行採访,没想到,身着旗袍的她美丽大方、独具东方风韻,一度让大家误以为她不是一名记者,而是一名颇有实力的参选“港姐”的选手。

令人欽佩的是,成为社会上“焦点”的江素惠女士,不但充满着智慧,更充满着女性的智慧。她说,女性並非一定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实质上,女性的温柔也是一种力量。“成功的女人,並非要将自己变得强悍,最有女人味的女人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女人。”虽然工作忙碌,但她並不以此为理由,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男人婆”。相反,她非常享受自己的女性身份,经常静坐、运动、敷面膜、做美容,细心地呵护着自己作为女人的靓丽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饰和粧容,因而无论在哪、在任何场合,人们看到的都是一个神采奕奕的她。

外表不示弱,並不是内心的懦弱。江素惠女士是一位坚持内在强大的人。特别是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她对女性的职场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现在的社会,女性需要有更高的智慧去发挥女性的光辉,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耐心,才能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站起来,让别人看到:你是无懈可击的。”她这样一位刚柔並济的女性强者,以文字为武器,开拓了其宽阔的事业之路。而在其内心深处仍保持着一份对新闻工作的感激与热爱,“说起来,新闻工作是一条‘不归路,每一位新闻记者走入了工作岗位都是带有一种使命感。这条路上有着不同的挑战,继续走下去,毫无疑问会爱上这份工作。‘不归路也就在於:当你离开了,就很难再找到一份让你有满足感的工作了。”

有挑战,才更有激情。每一步,她都不想退卻。在推动海峡两岸更好地交流成为了她骨子里的一部分,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猜你喜欢

香江探亲海峡两岸
乘车往返粤港澳大桥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香江系
归乡忆旧
海峡两岸
少小离家老大回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老队长进城“探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