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改进的融合型RFID防碰撞算法研究

2018-04-11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唐志军

电子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二叉树读写器时隙

湖南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郭 艳 唐志军 刘 权

1 引言

RFID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电通信,自动识别并读取相关射频信息,UHF(无源超高频)RFID系统自身的优点很多:成本小,扫描卡反应快,识别时间短,使用寿命长,重量轻,体积小,一般无磨损,不需要保养维护[1]。

目前很多国家都关注物联网RFID防碰撞技术,改进算法也层出不穷。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防碰撞算法有很多,目前普遍使用得有以下三种:基于二进制树的确定型算法、基于Aloha的概率型算法和基于Aloha和二进制树的融合型算法[2],本文主要分析和改进基于ALOHA和二叉树的融合型防碰撞算法的优缺点、性能稳定性及其适用条件。

2 改进算法基础

RFID防碰撞算法最常用TDMA(时频多址)方式,它简单、高效,按时间把所有通信容量分给多个用户,所以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中使用最频繁[3]。

电子标签通过无线电识别后进行通信,同时确认读写器的读写或“睡眠”状态,整个识别过程中为了避免多目标识别产生碰撞形成了防碰撞算法[4]。

二叉树算法是根据估算的帧长进行分组,因为当大量标签同时出现时,采用锁位后退二叉树搜索算法[4],当帧长相应增大,标签识别时间将明显缩短,并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而实际应用时,标签中的寄存器所占位数都是8位[5],采用具有唯一性的UID编码方式,按实物标签代码、序列号最高位进行分组,可以有效实现。

动态帧时隙算法中标签数据传送时,将多个时间段组成一个时隙,又将若干个时隙组合成一帧,帧的大小由RFID系统动态调整,读写器随机产生一个时隙并发送给标签,同时,标签内的时隙计数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1,直到时隙计数值与帧内时隙数相等时,标签开始发送数据信息,在此过程中有效避免了碰撞现象的发生。

3 BTDFSA算法分析

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是在二叉树和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改进的融合型(BTDFSA)算法,思路是先确定估算帧长,再采用动态帧时隙Aloha区分空闲时隙和碰撞时隙,同时用二叉树算法按位识别标签信息,详细步骤为:

步骤1:在RFID系统查询范围内初始化帧长,用估算法预设标签数,采用二叉树算法根据某一实物标签代码、序列号最高位,即电子标签到读写器方向的数据传输采用曼彻斯特 (Machester) 编码方式实现估算帧长[5],因其具有较强的编码检错能力,所以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找到标签碰撞位;

步骤2:发送问询命令,查询序列号前缀长度,并判定前缀后加0的标签是否响应,如果响应继续下一个操作步骤,否则判定前缀最后一位为1的标签是否响应,不响应标签则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3:时隙位隙按位匹配,对标签进行动态帧时隙识别,发送问询命令,选择时隙,并按位查询,确认有无碰撞发生,有则开始下一步问询,无则进入步骤4;

步骤4:应答器时隙计数器加1,碰撞时隙计数器减1,进入下一轮问询;

步骤5:发送确认信息和循环指令,直至所有标签识别完成,即空闲时隙和碰撞时隙数均为0,再根据标签信息处理读写器,结束。

4 仿真分析

仿真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当标签数N为68时,获得吞吐率最大值0.693,标签数取其它值时也能使预测检验算法吞吐率稳定在0.36左右。

(2)解调RFID信号时,随着信噪比的降低,正确估计概率会有所下降,估计性能也逐渐变差, 跳周期的正确估计概率随信噪比的变化趋势明显增大。

(3)经对照分析,改进的融合型算法性能有所提升,可以有效解决RFID系统标签防碰撞问题。与其它三种算法(DFSA:动态帧时隙算法,GDFSA:分组动态帧时隙算法,FGDFSA:预测校验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相比,改进的融合型算法(BTDFSA)的标签数据通信量比较高,如表1所示,通信复杂度比较低,如表2所示:

表1 四种算法的通信量比较值(bps)

表2 四种算法的通信复杂度比较值

5 结束语

UHF RFID系统实际应用射频卡时,成功识别实物多标签并解决其碰撞问题,是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环节。本文提出的改进型融合算法,识别标签的有效编码,利用二叉树算法对标签进行时隙按位匹配,在硬件方面比较容易实现。在后续工作中,将探寻如何进一步优化RFID系统标签防碰撞不确定型算法的性能。

[1]王倩.物联网+传统产业是如何被改造的[J].商学院,2015(12):50-52.

[2]周少珂,邓淼磊.ALOHA标签防碰撞算法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14):9-17.

[3]陈春明,冯玉田,付良成.RFID动态帧时隙防碰撞改进算法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3,39(1):86-92.

[4]He Y,Wang X.An ALOHA-based improve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for RFID systems[J].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3,20(5):152-158.

[5]Xu Y,Chen Y.An improved dynamic framed slotted ALOHA Anti-coll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estimation method for RFID system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FID,2015.

[6]董昌.RFID阅读器的软件设计及防碰撞算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

[7]严利辉,史长琼,陈蓉等.基于奇偶分组的多周期RFID标签防碰撞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6,42(2):312-315.

[8]袁开国,郝昱文,李争平等.RFID网络中基于Aloha防碰撞的标签数目的联合估计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37(4):72-76.

猜你喜欢

二叉树读写器时隙
CSP真题——二叉树
二叉树创建方法
基于时分多址的网络时隙资源分配研究
复用段单节点失效造成业务时隙错连处理
一种由层次遍历和其它遍历构造二叉树的新算法
一种高速通信系统动态时隙分配设计
时隙宽度约束下网络零售配送时隙定价研究
基于视频抓拍读写器的高速公路防倒卡研究
论复杂二叉树的初始化算法
基于随机时隙的RFID读写器防冲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