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如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论析
2018-04-11汪兵
汪 兵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技术学院,合肥 230013)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得以深入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史学界对于党史的性质与特点、对象与内容、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式等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逐步重视,这样使得党史学界对于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等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认知。并且,一批党史学者躬身于此,为中共党史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张静如就是这样的一位卓越的代表性人物。2006年,他在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张静如文集》(第一卷)的“自序”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新的并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张有四点,而第三点则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共历史”。笔者以为,这应该是张静如自己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思想的集中性提炼和表述。不过,到目前,国内关于张静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成果还不多,主要有他的博士生程美东的《中国现代化与中共党史研究》[1]等。但就研究整体而言,学界关于张静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贡献等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诸如张静如把现代化研究范式纳入到他构建的中共党史学的“中介理论体系”之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现代化研究方向的设置等。因而,本文拟在梳理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张静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贡献再做考察和探讨。这不仅是深入探讨张静如党史学思想的需要,也能够进一步推进国内的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缘起,实际上就是阐述他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内在动因和历史背景。笔者认为,概括来说,基本原因之一是源于“二战”后国际学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学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研究热潮的推动,基本原因之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张静如关于中共党史研究历程及其现状所进行的学术检视和深刻反思。因此,研究的缘起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
(一)现代化研究的推进
就国际学界的现代化研究而言,一般来说主要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国际学界通过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包括发展社会学、发展经济学、政治发展理论、依附理论等)对于推进战后世界各国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而至20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动大大激发国内研究者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研究的热情。这不仅有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鼓励和支持,还有学界中有识之士的示范带头作用。邓小平就曾指出:“深入研究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且作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答案,这将是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对毛泽东思想旗帜的真正高举。”[2]具体就国内学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而言,较早涉足这个领域的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罗荣渠教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不仅从世界史研究的角度提出进行中国现代化研究,而且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课题“各国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还组建了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陆续出版了十多种“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等。关于罗荣渠现代化研究的贡献,有学者就指出:“历史学家的参与,不仅拓展了现代化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了现代化研究中的科际整合,同时也对历史学(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3]9因此,国内学界关于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为后来党史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性的条件。
(二)对党史研究的反思
中共党史学科尽管初步建立于党的延安时期,但这门学科得以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反观改革开放以前的党史研究,囿于多种原因,不仅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狭窄,而且研究的内容和主线也主要限于个人崇拜史、路线纷争史、阶级斗争史等。一定程度上,这样书写中共党史遮蔽了人们深刻认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进程和复杂性。20世纪80年代初,党史学界中的有识之士就敏锐地感觉到要对于过往的中共党史研究历程及其成果进行学术的检视与反思。其中,张静如对于这个方面问题研究的重要反思就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早在1983年,他在一篇未刊稿中就提出了要拓展党史研究内容的问题。他指出:党史研究者的眼界要宽一些,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史;至于现实问题,特别是对当前现实进行认真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上要加强,理论上的开拓很需要等[4]。这里,张静如提出的现实问题主要就是指要深化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研究。总的来看,张静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表了一些有关党史学科建设(包括拓宽党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的论文,诸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等,为以后进一步拓展党史的研究范围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前提。尤其是1991年他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一文,标志着其开始对中国现代化问题做出研究。而且,他还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它与中共党史的研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诸如《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演化、变革与社会现代化》《再议社会现代化》《李大钊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贡献》《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论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五四”与社会现代化》等。
二、主要的观点
考察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思想和贡献,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全面地梳理他的现代化研究观点。整体来看,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观点构成了他的现代化研究思想的主体部分内容。具体来说,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包括:概念内涵的界定、发展阶段的划分、衡量党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社会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意识的考察等。
(一)概念内涵的界定
关于现代化概念的内涵,无论是国际学界还是国内学界都曾从各个角度进行过分析和概括。而就国内学界而言,20世纪90年代期间关于现代化概念界定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罗荣渠等。他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而狭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第三世界经济落后国家采取适合自己的高效率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5]从这里可以看出,罗荣渠基本上是把现代化概念的内涵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发展的阶段,即大致是从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过程。
而张静如对于现代化概念的内涵界定却有独特的理解和认知。他指出,尽管国内提出现代化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然而,对现代化进行的研究须求助于马克思主义。张静如关于现代化概念界定的内容大致有:其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离开关于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观点;第二,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变革的过程,表现为整体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先进状态,所以应该称为“社会现代化”;第三,这是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变革过程,始于封建社会末期,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的相续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臻于完善;第四,社会现代化的基础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样整个社会生活诸方面走向现代化才有可能。[6]54-56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对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于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进行阶段划分或者历史分期,不仅是人们不断接近认识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研究方法,也是不断修正和否定已有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观点的重要途径。国外学界关于现代化阶段划分的观点,主要有布莱克的现代化阶段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论等。比如,美国当代学者布莱克认为,现代化的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现代性的挑战、现代化领导集团的巩固、社会和经济的转型和社会整合[7]。同时,他也指出这种阶段性的划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并非机械性的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只是指出了四个关键性因素。总的来说,布莱克的观点对以后关于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也颇具自己的思想和特色。他认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全过程应该是从1840年开始到现在,具体又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阶段、主动社会现代化阶段。在这两个大的阶段中,又可以具体分为若干小的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阶段,是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又可以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小的时期是从1919年到1927年,可称为重要转折期;第二个小的时期是从1927年到1937年,可称为曲折发展期;第三个小的时期是从1937年到1945年,可称为兴亡关键期;第四个小的时期是从1945年到1949年,可称为完成转变期。第二个阶段为主动社会现代化阶段,则是从1949年开始至今,可以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准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两个大的时期,后者又可以分为探索道路和步入正轨两个小的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时期是从1949年到1956年;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时期的第一个小的时期是从1957年到1978年,第二个小的时期是从1978年到现在。[6]59-64
(三)中共作用的衡量
一般来说,世界各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类型,主要有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两种形式。那么,就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和特点而言,无疑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的模式,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社会现代化探索历程的曲折和艰难。有学者就认为,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三次模式转换,即“以辛亥革命为标志,在君主制下自上而下的渐进改良型进入共和体制下的国家重建时期,20年代开始了国民党统治下仿效德国的保守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以1949年革命为标志,由资本主义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模式,开始了仿效苏联模式的激进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以1979年改革为标志,开始从封闭式现代化路线向开放式现代化路线的重大转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108-109。
那么,综观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程中的作用,张静如指出,这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张静如的这个观点归结为一点,就是着重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和指引作用。具体来说,关于中共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是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这能够深刻地凸显党领导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过程,通过中国现代化范式的视角全面把握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其二,是深入考察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某时期或某个事件中的作用。张静如就曾指出,在抗日战争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现代化因素的积累对于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747-757。
(四)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化史学日益风行,随之形成的现代化研究范式成为历史学研究(包括党史研究)的重要研究视角。革命史范式作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传统方法,是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理论指导;而现代化范式是对传统革命史研究范式的反思,是以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史学界出现一个现象,就是简单地把革命史叙述与现代化叙事对立起来,提出用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对于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张静如给予了深入的阐释。因此,为回答“一部分学者把社会现代化与社会革命割裂开来,强调现代化就否定革命,论证社会革命之必要就避开现代化”的疑问,张静如在《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5期发表了《论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一文,指出:社会革命的实质是要改变生产关系,最终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又需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于是在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之间形成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桥梁的逻辑关系,并且,社会革命包含于社会现代化过程之中。
(五)现代化意识的考察
张静如指出:“从社会现代化角度衡量历史人物、政党及各种群体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原理的具体化。”[6]186要以其现代化意识的强弱和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为衡量标准,即用这种方法去深入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程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现代化思想。可以说,这也是凸显和深刻认知现代化史范式特点的重要路径。因此,把这个方面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两点:其一是用社会现代化的意识衡量群体的作用;其二是用社会现代化的意识强弱衡量个人的作用。张静如就曾考察过李大钊的现代化意识,指出:“李大钊在实践上对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的贡献有:引进和传播现代化意识形态的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并培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成为推动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时代精英;创建新的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为其在政治领域中占有一定地位创建条件而努力;促成巩固和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等。”[6]197-206
三、意义与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现代化问题逐步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并不断涌现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就党史学界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研究者对于党史学科体系的“主体部分”,即对中共历史发展全过程进行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从中找出了党史学的特点和规律,发挥了“资政育人”的功能作用,但对于党史学科的“辅助部分”(包括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等)的研究就相对有些滞后了。在这样的情境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静如开始接触和探索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不仅发表论文对社会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和阐释,还组织出版著作,诸如他主编的“中共党史研究丛书”之一的由秦千里和易豪精合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等。除了积极拓展党史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以外,他不断探讨如何构建党史研究的“中介理论体系”,把现代化的研究范式纳入其中,初步搭建了党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他还在所属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博士点设置“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开设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课程,培养专门的人才等。因此,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拓宽了党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张静如就指出,要对党史学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和学科功能等党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且,他还不断发表有关论文,对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理论问题进行初步的阐释。这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党史研究的学理性基础,也为党史学科研究体系的初步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把现代化问题作为党史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有远见的,一方面是深化党史研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现代化问题研究所体现的现实性特点所决定的。
(二)完善了党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党史研究的一个瞩目的成绩就是加强对于自身学科研究方法的探讨,并且逐步形成了具有党史研究特点的方法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范式的提出无疑是深化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而且,张静如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彻于中共党史研究做出了理论思考,提出了党史学研究的“中介理论体系”。“初步定下来中介理论体系的结构是:一、以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为主线;二、以社会进化为基础,以社会变革为动力;三、以群体作用为基础,以个人社会作用为契机;四、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社会意识形态为导向;五、以历史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和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之精华为辅佐。”[9]这个“中介理论体系”的重要特色,是以党史的历史学科性质为前提,以党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旨归,以党史发展的主线为支撑。而且,张静如还指出,应把革命史模式、现代化模式、社会史模式统一起来,因为,这三种模式(范式)在本质上都体现“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目的就是使中国成为独立的、富强的、人人生活美好幸福的国家”。[8]1345
(三)设置研究方向和培养人才
一门学科研究的推进,专门人才培养和研究队伍建设无疑是其中的基础性条件。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贡献,除理论观点的阐释外,就是设置研究方向、开设课程和培养人才。
(1)关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其特殊性;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经验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预测与中国共产党的对策研究等。在他的重要指引下,除了北京师范大学以外,新世纪以来国内的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中共党史专业的硕博士点设置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方向,开设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等相关课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
(2)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专门人才的培养,他指导的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先后出版的专著主要有:高力克著《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张福记著《近代中国革命演化与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根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程美东著《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方增泉著《近代中国大学(1898—1937)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等。并且,他还为前三部专著的出版题写了序言。笔者认为,这三篇序言深刻地体现着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思想,也是深入考察他关于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比如,关于《现代化之路》的序言,张静如指出,该书“从城市化的加快、社会整合体系的重建、人民生存方式的演变、政治发展的探索、经济发展的转轨、文化发展的转型等六个方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确有独到之处”[8]1145。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梳理和简要阐述了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学理渊源、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及张静如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意义等内容,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成果的贡献,而且为深入考察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思想大致提供了学术史的文本资料。当然,限于篇幅,这里对张静如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思想和观点只能做简要梳理和考察,其中许多重要问题还有待学界给予进一步细化和深入探讨。比如,国内外学界流行的“现代化”概念的用语和张静如提倡使用的“社会现代化”概念的用语,究竟怎么区分其中的差异性?总之,加强中国社会现代化研究,不仅是挖掘张静如学术思想以及进一步拓宽党史研究范围的内在需要,而且对于深化党史研究以及完善党史学科体系建设也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值得学界高度重视。而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求,也迫切需要理论界做出解答。也许,这就是国内研究者致力于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魅力所在。
参 考 文 献
[1]王跃,王炳林.张静如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1-1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9.
[3]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1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319-323.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95.
[6]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7]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59-78.
[8]张静如.张静如文集:第3卷[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9]张静如.暮年忆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