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及路径
2018-04-11陈洪玲
陈洪玲,孙 爽
(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12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也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1],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党、拥护党,能否积极参与到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来。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2]1,人民群众的力量丝毫也不能忽视,只有牢牢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凝民心、聚民力,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断前行的重要法宝和鲜明旗帜,党的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21。所以说,我们党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就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支撑。作为联系群众的主体,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也就更加重要。
(一)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选择
建党90多年来,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犹如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进程之中,党的历史充分证明: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断前行的必然选择。
民主革命时期,面对我国内无民主、外无独立的现实情况,我们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毛泽东明确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人民群众,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3]。为此,我们党牢牢抓住了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土地问题,将解决土地问题作为凝聚民心的着力点。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其迫切的土地需求。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下,我们党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在全国洒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我们党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方式缓解国内矛盾,团结各阶级的力量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神州大地上燃起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燎原之火,经过全体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结束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土地权益,极大地激发了其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凝聚起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顺利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建立起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实行土地改革。党员干部积极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退押运动,彻底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得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经济地位上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其参与到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中的热情。这不仅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扫清了障碍,更使得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人民群众与全体共产党人的共同努力,我国顺利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前完成“一五计划”,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成功发射“两弹一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新中国奋而崛起的能力与决心,为我国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我们党立足于基本国情,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上升为“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人民群众的经济建设热情高涨,我国的经济实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进出口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这一系列成就牢牢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真诚拥护。
可见,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奇迹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继续向前的依靠力量。党员干部只有践行好群众路线,才能够使我们党有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更高、更远的目标。
(二)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仅是“小康”,更重要的是“全面”,即覆盖面要广,覆盖人口要全,不落下一个地区,不让一个人掉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实现了大飞跃,“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2]11。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还未解决,部分地区仍存在着贫困现象,部分家庭仍存在着贫困问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就是着力解决好这部分贫困人口的问题,补齐民生的短板,实现全国人民的小康。
为打好这场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方针。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的现实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精准扶贫的关键不仅在于国家的扶贫政策要好,更重要的是在于扶贫对象要“精准”,确保全党上下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扶贫工作。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精准定位出哪个地区存在贫困现象、哪个家庭存在贫困问题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而广大党员干部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能够最真切地了解民情,最准确地定位出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进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地实施扶贫计划,使特定地区和特定家庭摆脱贫困状态,以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完成,实现我国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所以说,党员干部能否践行好群众路线,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否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只有党员干部将群众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党才能够如期、如愿地完成这一目标,兑现对全国人民的承诺。
(三)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推动力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力量之源,作为联系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主要纽带,党员干部是获取这一力量的重要媒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需要承认,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亟须得到解决,否则,会影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解决当下问题的金钥匙。一方面,通过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党员干部能够察民情、解民意,切身体会人民群众的诉求,找到问题根源,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准确地向党中央传达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使我们党能够由此制定出符合群众需求的决策,保持着正确的前进方向不迷航;另一方面,通过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党员干部能够将党的方针政策带到群众中去,使政策落地、落实,更好地发挥出政策的作用来,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党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由此可见,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蹄疾步稳地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但决胜期也是脆弱期,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会遇到阻碍。
(一)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群众工作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也应不断提高。
一方面,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诉求已不再局限于温饱层面,而是日趋多元,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持续地学习,不断用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来引领实践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4]417。因此,持续学习是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法宝。但持续学习并非易事,需要党员干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党员干部正是缺乏这种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导致其理论素养落后,在工作中无法处理好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面对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时不知所措,最终阻碍群众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行动是理论的归宿,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良好的沟通交流是服务好人民群众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与群众沟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良好的沟通不仅能够使党员干部深入地体察民情,更能够使之在工作中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处理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但是沟通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需要党员干部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分析人们的心理特点和价值诉求,找准切入点,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锤炼、逐步提高。而一些党员干部正是缺乏这种不断实践的精神,贪图安逸,不愿下苦功,导致其沟通能力不足,甚至与群众产生隔阂,致使党群、干群之间产生不和谐现象。
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的,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够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服务好人民群众。
(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有待改进
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格,代表着党的形象。但个别党员干部却存在着官僚主义思想浓厚、贪污腐败行为严重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揭露是我们党严抓作风建设的前提。
首先,一些党员干部在经济利益面前丧失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贪污腐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一些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发生思想滑坡,甚至被金钱蒙蔽双眼,滥用权力为己谋利,成为党的“蛀虫”。在党的实际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对象,而大至部分官员的徇私枉法、疯狂敛财,小至一些基层官员“花钱才办事”的行径,都极大地破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公信力。
其次,部分党员干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够牢固,调查研究工作不到位。“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精华。要做到实事求是,关键在“求”,“求”就是要去研究,需要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在充分倾听群众呼声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出让群众满意的决策,服务好人民群众。但部分党员干部的调查研究工作并不踏实,对群众工作浅尝辄止,放不下架子,迈不开腿,导致在决策时把握不准群众的核心诉求,犯主观主义错误,最终损害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未落到实处。要做好群众工作,就不仅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员干部深入群众的行动,更需要党员干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所关切的问题。但一些党员干部虽有“下基层”之举,却无为百姓谋福利之实,群众工作只做一半,将践行群众路线变成了“面子工程”,各项工作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将人民群众的期望变为失望。如果长此以往,我们党便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失去执政基础。
所以说,作风问题是影响党的公信力与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这部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不得到纠正,就会败坏党风,我们党也就无法经受住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三)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有待革新
方法是过河的桥,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是其与群众相联系的桥,桥年久了就需要修缮,否则便有脱离群众的危险。目前,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方法就存在着落后的问题,亟须得到重视和革新。
造成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方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责任意识。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查机制和奖惩标准,一些党员干部未将革新群众工作方法视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不重视创新工作,更愿选择通过GDP或是业绩的提高来展现工作能力,使得群众工作方法更新缓慢,最终导致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沟通不畅,疏远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另一方面,各单位间缺乏群众工作方法方面的沟通交流。由于不同单位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有一定差异。在单位间的沟通过程中,进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有关双方单位具体事务的商讨,很少涉及群众工作方法这一层面。虽然不同单位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有所区别,但是各单位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好人民群众。所以,在群众工作方法层面,各单位间有着共通之处,而这种缺乏沟通交流的做法不仅无益于各单位服务水平的提升,更无法发挥出协同创新的作用。
群众问题无小事,工作方法更重要。面对群众工作方法有待革新的现实情况,党员干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只有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积极革新工作方法,才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渠道。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路径
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党的一切工作的有序进行,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面对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有责任拿出不破不立的勇气和决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改正问题,及时调整工作路径,不断提高践行群众路线的能力,把人民的力量与党的领导拧成一股绳,使党有能力带领全体人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前进。
(一)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事关党的执政能力,面对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全体党员干部需要从自身出发,加强理论学习和亲身实践,提升工作能力,成为会联系群众、能践行好群众路线的合格党员。
一方面,从加强理论学习的角度出发,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第一,在学习态度上,党员干部要明确主体责任,主动学习党的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将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思想上摆正位置,在行动中做出成效;第二,在学习内容上,将党史学习与理论学习并重,既要研究现状又要研究历史,了解党在这90多年来如何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形成群众路线,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党的理论;第三,在学习方式上,除理论学习之外,可采取观看影片、实地体验等方式,多角度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使之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当好人民群众的带头人。除此之外,各级党校也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创新授课方法,保证理论教育的先进性,守住党的思想阵地,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中,使之成为党员干部工作的先导和引航标。
另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上,党员干部需要弯下腰来,做好调查研究,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调查研究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优秀工作方法,是我们党能够准确把握群众诉求的重要法宝,在党的前进历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党员干部需要提高工作的自觉性,认清当前的形势,增强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紧迫感。在调查的内容上,主要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抓住重点难点,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党的执政水平。
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党员干部才能服务好人民群众,体现出我们党卓越的执政能力。
(二)廉洁务实,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心
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仅代表着党的生命力,更是我们党能否赢得民心的重要标志。“打铁必须自身硬”[2]61,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伟大梦想,就需要严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实现长治久安。
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以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赢得民心。当前,由于存在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现象,我们党正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十八大以来,面对腐败多发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加快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步伐,通过“打虎拍蝇”的铁腕行动严惩腐败现象,极大地净化了党内空气。但反腐工作任重道远,要想让党员干部从“不敢腐”转变为“不想腐”,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自身。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提高党性修养,自觉遵守党的章程,更要将他律变为自律。因此,为恪守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广大党员需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将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重塑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4]431,也就是说,党员干部要敢为民办事、为民办好事。为了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力量和温暖,广大党员干部要迈开步子,到群众中去,不怕远、不怕脏、不怕累,将深入基层落到实处。针对人民群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政策范围内的要整合利益关系,想办法解决,不能办到的要耐心疏导,为群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化解矛盾。与此同时,领导干部更需要发挥出带头作用,通过领导带头的方式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投身到群众工作中来,在全党形成以践行群众路线为荣、以脱离群众为耻的良好风气。
严肃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是进行党建工作的一大环节,关乎人心向背。作为党的代言人,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工作作风建设,恪守职责底线,做人民群众的合格勤务员。
(三)开拓创新,变革落后的工作方法
我们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是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通过联系群众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方法体系,所以说,党员干部既是联系群众的主体,又是革新工作方法的主力军。为此,党员干部需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双管齐下,确保群众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革新工作方法的实际工作中,从个体角度来说,党员干部要增强创新的责任意识,勇于破除落后方法的禁锢。在创新的方向上,力求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群众工作的现代化。比如,可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传播力强的优点,通过设立民意网站等方式便捷群众工作,对于棘手的社会问题,向网民征询意见,最大限度地集民智、解难题。同时,党员干部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舆论、误导大众,做好网络舆情的把关人。比如,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较快,网络上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诸多相关信息,在这些消息中不乏个别恶意抹黑或歪曲事件的言论,极大地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社会恐慌或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党员干部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应及时发布官方消息,遏止不实信息的传播,充分掌握话语权。此外,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党员干部在网上进行群众工作时更应该重视工作态度。比如,在收到群众反映的情况之后需要及时反馈,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给予尽可能详尽的解答,达到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保持党的强大公信力。
从整体角度来说,各单位之间应加强学习交流,积极吸收兄弟单位的有益经验。在学习的方式上,可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定期举行单位间的座谈会,介绍各自单位的工作方法,交流经验,共同解决在践行群众路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将此种沟通交流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保证各单位能够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做好工作方法的创新工作。同时,也可以组织本单位同志集体学习模范单位的工作方法,通过对比找到不足,以此鞭策自身不断改进。需要注意的是,各单位不能全盘照搬他人的工作方法,而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将优秀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良,做到学以致用。
工作方法的革新需要全党上下协同,只有党员干部将党的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开创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工作方法,使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总之,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强力支持和全力投入。为更好地调动起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就需要党员干部践行好群众路线,使我们党能够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心同德,保质保量地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2]71。
参 考 文 献
[1]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