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认同视阈下的医学院校易班推广建设探究
2018-04-11◆
◆
(桂林医学院)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高度发展,高校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无不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负面信息及信息污染现象日益凸显,网络价值观取向多元,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示范性网络互动社区,推进网络新媒体建设”。针对日益迫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易班作为大学生实名综合性网络社区应运而生。近年来,易班在教育部、上海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推动下,不断研发出了符合大学生需求的,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互联网产品,成为全国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一、易班平台建设现状
(一)易班概述
易班(Eclass)系统,是一套服务高校师生的互联网Web2.0应用系统,由上海市教卫党委网络管理中心独立研发,它以网络班级为基本单位,涵盖了“通知、话题、投票、动态、博文、相册、资源共享”等内容,集合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功能,成为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的成长记录空间。与传统网络社区相比,易班以其纯粹性的特点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达诉求、展示自我的新平台。
易班是全国高校的网络集合体,空间开辟了“今日头条、热门活动、话题聚焦、易班学院”等模块,成为了全国高校精品校园活动的大熔炉,实现了先进思想引领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是网络时代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的新探索。易班在上海的建设成效证明易班是一个服务于大学生的有较强粘性的网络互动社区,是互联网时代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
(二)易班功能
1.易班的管理功能。易班提供了“班级群组”创建功能,每个进入班级群组的学生都能通过发起话题、投票、使用易班永久无限的相册和网盘功能,实现多方互动和资源的高度共享。辅导员通过班级群管理功能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监控和互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易班的通知功能。辅导员通过自身的公共平台,选定相应的班级和群组,发布官方重要或紧急通知,并在后台监控发布对象是否接收和阅读相关通知,帮助师生在信息传达中解决不必要的纠纷,大大减轻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
3.易班的引领功能。易班是全国高校网络共建平台,每天通过推送精品活动,热点话题、重要传统节假日、历史重大纪念日的相关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专题学习等,大力宣传和弘扬正能量,做到潜移默化、育人无声。
(三)易班特性
1.内容丰富性。易班共享了全国高校的信息资源,如:活动新闻、图片、视频、精品博文、思政教育课程、热门话题等,为高校大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氛围。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易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2.互动引导性。易班内容积极健康,具有良好的互动引导性。学生通过在自己网络空间中发表动态,上传照片,共享视频等方式,不断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辅导员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引路人,通过易班查看学生的留言、互动聊天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3.空间个性化。易班开辟了“通知、话题、投票、动态、博文、相册、资源共享”等模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空间。学生从大一到毕业,易班就像是一个网络家园,记录着自己、班级的点点滴滴。对于班级管理和个人成长而言,无疑是找到了相对安全、储存个性信息的网络空间。
(四))易班平台建设瓶颈
1.师生认可度不高。在全国试点高校,广大师生对易班的了解几乎是从上级发文开始,自上而下逐步推进式的建设。目前推动易班建设需要靠行政手段和各种奖励措施推动,才能吸引用户登录和访问,此种方式很难维持用户的深度访问效果,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监控起主导而不是教育在引导,最终造成学生表面认可但内心抗拒的现象。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用户,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况且易班受到众多新兴媒体的冲击,如QQ、微信、人人网等,师生很难改变习惯去接受使用易班,给易班推广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2.内容吸引力不强。目前易班功能、模块不够完善,提供的模块内容主要分为:活动、话题、动态、相册、易班大学、易班学院、思政课程等。内容缺乏吸引力,没有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学校的教学部门以及专业课教师提供的与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和资源并没有和易班实现有效的对接,在其个性化的功能之下,显现出易班半开放性社区的不足,易班网络社区的可迁移性低。
3.部门协同力不足。高校在易班推广建设过程中,大部分是由高校管理学生工作的学工部门牵头实施,易班在班级管理、学生事务工作中的功能确实得到了一定发挥,但是目前进驻易班系统使用的教师群体主要是辅导员,与学生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部门等一直处于游离状态,甚至与校园文化活动息息相关的宣传、团委等部门也是处于被动状态。部门之间的协同和合作力度不够,影响了易班平台建设。
二、心理认同是易班平台推广建设的重要向度
(一)心理认同
认同,简单说就是认可、同意,是在知晓的基础上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好感和赞同,并在行动上产生一致。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也就是说,对认同原初的理解就是心理认同。所谓心理认同,是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心理认同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思想观念移入内心并积极外化的过程。
易班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高校通过提供教育教学、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等外显式功能,而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性教育实效。依据大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任何观念和思想都需要经过认知、情感、体验阶段,呈现从外到内,并从内心到外化的认同过程,否则只能是行政力量干预或表面维持,不能真正入脑入心,达不到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心理认同的基本特点
大学生处于心理成熟的过渡期,他们渴望认识自我、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渴望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可,但是他们的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情绪波动大、情感不稳定,其价值观念亦尚不稳定。因而在心理认同上体现出较强的自我性、需求性和体验性,只有真正把握这些特性,才能让大学生心理认同易班平台并乐于接受和使用。
1.自我性。自我概念是指人对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它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一个人的年龄大小、知识水平高低与自我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化素质越高的一个人,他的自我意识可能就越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从内省的角度去看问题,在意探究自己内心世界的微妙,看待社会上的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主见,自我性相对较强,与其他一般人会有所不同。但是,毕竟学校与社会有一定距离,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践能力的短缺,制约了他们看问题的全貌,往往会带上理想或自我的色彩,不能深刻、准确地认识问题,对事情的认识呈现出片面性和不切合实际性。
2.需求性。正是因为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越是符合其自身利益需求的,就越能被他们所接受。越是不能反应他们利益诉求的理论体系或者思想观念,不能联系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是不能真正被他们所接受的。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现实性和功利化,所以在易班平台的内容板块中,他们可能更关注专业学习的内容、关注学科考试的复习资料、关注与他们毕业求职相关的实习和就业信息,他们在平台资源的甄别中,如果找不到与自身发展想匹配的需求信息,常态化的平台登录则很难做得到。
3.体验性。体验性是指大学生对一个事务的认同、对价值观念的理解与接受需要经过一个从认知到行动的体验过程,经过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实践体验后,才能自觉认同。易班平台推广建设如果仅仅是靠行政力量的推动,则类似于传统教育的灌输方式,并且是一种单项的注入式教育,并没有在学生内心进行情感内化和实践体验,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对象的自觉行为,甚至会让大学生产生不满和抗拒。
(三)心理认同是易班平台推广建设的重要向度
基于大学生心理认同特点,在易班平台建设中势必要考虑大学生的心理是否认同,是否获得其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实践行为,是否愿意接受改变习惯和愿意深入使用,自我效能感是否得到进一步提升,才能达到是否通过易班平台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利用易班平台开展有效的学习、娱乐和交流是大学生自我效能实现的最基本需求。在学习上,大学生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有效对接,不仅仅是学习笔记在班级学生之间的传递,希望能快捷、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和学习信息;在娱乐和交流上,更需要建立一个平等参与、互相尊重、相互认同的易班对话平台。独立个体形成的集体认同意识不可能通过强制接受而达成,而是需要包含着冲突的对话而逐步构建。
任何形式的教育和价值观念必须契合大学生的心理诉求,获得大学生的内心喜欢和心理认同,才能使教育内容真正走进大学生心理,成为内在的价值信仰,成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体验,才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德育过程中的任何强制性灌输和单向度宣教都有可能导致肤浅化、形式化、流逝化结果”。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推广,只是强化大学生对易班社区的认知,是否入心入情还得看大学生内在的体验,只有当易班平台应用符合大学生的价值需求时,大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和对易班系统的心理认同将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易班隐性教育模式,也就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外在的认知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积极外化的可能,心理认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平台建设,必须要符合大学生现实需要和满足其多元价值取向,建立在大学生心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发挥自下而上的内部机制作用。
三、基于心理认同的医学院校易班平台建设思考
易班是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要搭建好易班平台、提高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须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合大学生的心理,把握大学生产生心理认同的关键性因素,尊重大学生的自主选择,在网络生活交流和情感体验中、在学习沟通的思想碰撞和价值判断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一)采取分层式推进方式,把握学生需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易班平台建设中,必须坚持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应对大学生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而不是靠行政命令。首先,对于大学生而言,关键是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在易班系统推进中可以通过恰当的激励措施来引导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如采取项目化方式面向同学征集模块解决办法和活动实施方案,方案一旦采纳,则给予相应奖励,因为学生最需要的是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劳动成果的认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才会有持久的内驱力。学生一旦获得尊重,他们就能进入一种新的精神境界。
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主导需要。马克思说过“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有了需要这个动力,大学生在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自觉地进行认知、认同。一个人在同一时期会有引发行为动机的不同需要,其中主导需要就是决定该人该时段行为的主导动机的最强烈需要。所以,在高校易班平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的主导需要不可忽视,大学生的行为特征要进行预测,以便调动他们学习和使用的积极性。针对不用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推进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调控,通过主动创造或改变某种客观环境来指导学生把握主导需要。
(二)培育易班网络骨干队伍,提高自我效能
易班学生骨干是活跃于易班班级论坛、易班空间中的“意见领袖”,介于高校易班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易班注册用户,具有易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随着易班的快速发展,需要有一支学生骨干协助管理员参与管理,一方面,是凸显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效能感的高层次需要。在日常的易班网络运行过程中,针对话题或者热点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发帖、跟帖讨论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形成网络信息沟通的良性互动机制。所以这些易班学生骨干,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个人人格魅力,才能获得大学生们的深度信任。
因此培育易班网络骨干队伍,发挥他们的带动、引领作用,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对易班网络骨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内容的认同教育,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接受、认同并深刻领悟易班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易班互动社区使用的过程中自觉地遵从和奉行,才能发挥主流价值的引导作用。
(三)整合易班平台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为提高易班的吸引力,充分挖掘易班在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需要整合校内资源,形成育人合力。通过整合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创业就业服务系统等资源,打造学生综合性服务平台,并将这些网络资源与易班基础平台实现有机对接,形成资源共享、全视角的校本化信息网络(校本易班平台框架见图1)。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深化易班的品牌建设,构建一体化的易班共享系统,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便利,实现“一站式服务”。此种结构打破了原来单一化的直线传导,从师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基于易班平台研发贴合学生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将校内系统与易班进行接驳,实现成绩、考试、课表、借阅、水电故障报修、各类活动通知、求职信息、教室查询预约、校内节日活动信息等的快捷查询,形成上下流转的资源流动渠道,将育人内涵润物无声地融入网络服务中。同时,与高校官方微博、青年微信等新媒体组成新媒体矩阵,凭借这些成熟的社交、信息平台,实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构建协同发展的育人机制,从全局、全员的角度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构建个性化的易班内容,提高易班粘度
易班是否能黏住学生,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关键取决于易班内涵是否对其成长和发展有益,有个性化、可读性强、实用性广的易班内容自然受学生青睐,这与大学生心理认同的特点是一致的。
1.打造班级平台建设工程。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班级事务管理,搭建班级管理的网络平台,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一是辅导员通过易班实现晚点评、各项班级事务的通知推送、学生日常思想动态的监控。二是通过易班开展个性化的主题班会,专题培训,经验交流,贫困生认定评选,各种团建和党建活动,把易班建设成为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网上家园。三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设体现各自班级、各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在校级公共平台上进行展示和评比。
2.开展校园精品网络文化工程。一是通过易班平台开展和宣传各种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向上的互联网学习、生活、实践创新文化。二是聚焦师生风采,宣传各类媒体报道的优秀师生事迹,树立标杆,传递正能量。
3.建设名师达人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受学生喜欢、德高望重老教授们的典型引领作用,可以聘请校级名师建立“易班名师工作室”。在易班平台上与学生进行解惑答疑、平等对话,实现学业上和思想上的双重育人功能。同时在名师中,选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教授名师,利用易班平台与学生交流互动,实现日常思政教育与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4.实施学习资源共享工程。一是开辟各类专业学霸交流论坛,交流学习的方法,考试技巧,四六级复习宝典,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技巧、最美读书笔记图文资料等。二是上传学生喜爱、选择较多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课堂视频、习题、试卷、课件、科研及相关参阅文献等,挂在易班中,供学生分享,下载学习。
参考文献:
[1]何敏媚,赵静,郭冬梅.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02):148-150.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01-19.
[3]刘群鑫,陈运动.易班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基于厦门大学的个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04):78-79.
[4]朱建征,薛云云.网络社区时代易班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5,(09):84-87.
[5]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
[6]操菊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心理认同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0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