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初探
2018-04-10王成章
王成章
摘 要:本文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探讨
作为全新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直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这一理念。数学学习在初中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数学承载着发散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任务,这些能力也影响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问题导学法的出现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欲。
一问题导学法的课堂理念
问题导学法是全程围绕问题进行的,提出问题是开端,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结束,以探究为主。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这一理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生成问题,因为数学就是一门以问题为导火索的学科,所以问题导学法适应数学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究中通过思考问题来掌握知识,并在探究问题中提高思维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问题导学法可以用“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知识--巩固提升”来概括。整个教学过程靠教师的“引”“导”,而不是靠教师的“教”,这样才有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上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它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课本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拥有知识的应用技巧,培养学生们多思考、多动手的能力,以便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和验证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问题导学法的第一步:提出问题,瞬间就把教学内容引入问题情境当中,并且把问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问题情境中,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2]。
三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数学在教学上引用问题导学法的前提就是要创建一个优良的问题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讨与学习,在情境中激起探索兴趣,还能增进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讲授“基本平面图形”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多种平面图形,这就直观地把授课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
(二)针对性的问题设置要恰当
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重中之重的就是问题的设置,因此,教师要重视问题创建所具有的针对性。问题导学法是以问题为开端,以问题为结束的,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在设计问题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要确保提出的问题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并且要结合教材内容。另外,问题探究是导火索,并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有部分教师看见创设的课堂氛围很好,就随着学生一起沉浸在问题的探究当中,结果忘记了教学目的。
课堂开始时的导入问题尤为重要,它是问题导学法十分关键的部分[3]。导入前,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研究工作,做到设置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一个明确恰当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沉浸其中,调动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开展问题导学法时注意合作探究
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环节,引导他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巩固,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问题导学法的模式,令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温故而知新才是正确之道,也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4]。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以及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积极合理地运用问题导学法,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情境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因为问题导学法不仅适应初中数学的情境,还适应初中学生心理上的求知欲望,设置的问题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激发学生潜能。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问题导学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健.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2]黄润平.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J].时代教育,2017(24):136.
[3]赵红霞.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导学法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1):210.
[4]郭巧.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