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的对策
2018-04-10刘美娣
刘美娣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旅游业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并以链条形式带动了相关行业的上升性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发展直接导致了国家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这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成为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但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过度扩招与国家相关经济政策变更同行,致使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激增,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开始直线下降,各种就业引起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准确地把握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探讨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与旅游教育专业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截至2013年,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就高达2166所,就读学生约有87万人次,其中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例。教学层次也从中专教育跨越到了博士研究生,并且国家对该专业进行了相关政策支持,进一步地推动了人数的攀升。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就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已经开始靠近世界先进水平行列,对专业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作为一个实用型较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更偏重于实践能力更为熟练的高职院校学生。但与需求相悖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意从事对口专业,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较为在意历时稍长的工作职位上升,对基层工作存在不满,甚至都无法完成试用期工作,转行率居高不下。
三、影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企业原因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所以企业在对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聘用上功利性较强,期望聘用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的毕业生。然而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优良的发展潜力,却缺少工作经验,这与企业的人才选拔机制相左,给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同时,旅游业的福利待遇偏低是我国旅游业的主要现状,致使高校毕业生经济压力较大,这也是学生转行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原因
就我国旅游管理教育现状看,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授课时,严格遵循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忽视。但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与行业实况脱节,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旅游业也开始了互联网的电商发展,许多院校却缺乏这类课程的培养,缺乏与企业的人才对接,不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训机会,校企合作严重缺乏。
(三)学生原因
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偏差,将旅游管理专业等同旅游,缺乏正确的专业认识,并且许多学生在校期间盲目考证,反而缺乏对口证件,对就业的发展造成阻碍。另外,高校毕业生存在莫名的优越感,对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存在眼高手低的行为,工作适应能力较差。有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工作的薪资、行业性质都存在不满,这都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四、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
职业规划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学校应将这门课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入校至毕业甚至是未来的职业规划,都要进行系统性、条理性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讓学生在校期间就对旅游管理专业及未来的工作内容与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培养学生必要的工作品质与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思想保障。
(二)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从自身出发,时刻把握市场发展状况,紧跟时代潮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提高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考核的重视力度,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性基础。
(三)提高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用型专业,因此学校要为教师的授课提供必要的实训条件,如电商课程所需的电商实验教室。另外,高校的专业理论化知识的讲授基本会提前完成,预留出一年的实习期,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能在在校实习期就完成学生向职业人员的角色转化,提高学生对专业工作的适
应能力。
五、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优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并已有了初步成效。其中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更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旅游业的人才需求。但就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就业现状看,需求与供给比例失调,就业问题颇多,需要高职院校以及国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政策倾斜,以此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