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民宿发展研究
2018-04-10张婕
张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宿的定义
“民宿”雏形源于英国B&B;(Bed and Breakfast),即提供早餐和住宿的家庭旅馆,而真正提出并得到发展是在日本。国内“民宿”发展源于成都的“农家乐”,起步较晚,但发展快。综合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在时间上可以2006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主要进行概念、现状、经营管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在此之后则重在对游客体验、可持续发展、服务质量等评价体系等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国内学者对“民宿”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将民宿定义为“位于旅游观光地,将民宅内部分功能区以副业方式经营提供给游客住宿、餐饮之用,以家庭成员为经营者和劳动力,并结合周边资源共同经营的住宿设施。”
(二)特色民宿的定义
对于“特色民宿”,邓之卿认为“特色民宿是除了提供基本的住宿以外,还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及‘家的温馨感,经营者与游客交流及分享当地特色,是与一般旅馆最大的不同。”简玲玲指出:“特色民宿是籍由地方性特色、当地优美景观、民宿服务人员的亲切接待与主动服务,善用当地的资源特色,适度显现不同的地方是民宿的特有精神。”此定义凸显了特色民宿的核心,即应具有的地方性特色,因此本文沿用此定义。
二、都匀民宿发展概况
(一)都匀民宿发展的现状
都匀不仅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就都匀目前的民宿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位于景区附近,属于“农家乐”范畴。既没有足够的规模来满足都匀日益增长的游客数量,也没有打造出本地的文化特色,导致都匀的民宿还停留在最初的提供简单食宿的乡村家庭旅馆阶段。
(二)都匀民宿存在的问题
都匀民宿较其他地区而言,发展较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规模小,主要来自景区附近农民农房改造。都匀民宿主要位于都匀各景区附近,由于大多由改造升级当地农房而对外接待,所以普遍规模较小,以接待单体家庭为主。如斗篷山景区内部及茶园水库沿线、大河度假区一带、毛尖镇周边都是当地农户为生计而自发改造农房而成的民宿。
第二,分布不均,主要存在于大河片区。都匀目前的民宿总体上形成了南多北少、东有西无、中部缺失的总体态势。南部以大河片区为主要聚集地,拥有大河桂花度假村等接待中心;北部以斗篷山景区为中心,茶园水库、杨柳街沿线一带为主,如杨柳街家庭宾馆等;随着大坪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东部新建的毛尖小镇成为新旅游热点,促进了附近民宿的增长,但大多仅提供餐饮,住宿设施较少;西部为甘塘工业园区,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因此无民宿存在;中部为市区,星级酒店普遍存在,民宿几乎无立足之地。
第三,无特色,缺乏明确的文化主题。都匀民宿不仅从数量上来说比不上荔波等民宿发展的县城,而且更是缺乏明确的文化主题。荔波县水甫村水乡·颐舍民宿复原传统村落古老的历史建筑风貌,传承水族人千年的传统生活习俗,重点打造集乡村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验地及民宿旅游目的地,成为贵州民宿的典型代表。而在都匀为数不多的民宿中,仅有两三家以某一个旅游吸引物为重点,提供以某一个文化为主的简单食宿,特色并不突出。
第四,服务接待质量差,现存的民宿业主未经过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多是村民自主经营。无论是南部的大河桂花接待中心,还是北部的杨柳街家庭宾馆,以及东部的匀东家庭宾馆,都匀现存的民宿均为自主经营,而民宿业主大多为当地农民,既未接收过旅游和酒店相关知识的培训,更未有从事该行业的经验,从而导致当地民宿不论从硬件设施建设,还是软件等服务质量的保证上均得不到专业的保证。
三、都匀特色民宿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丰富的茶文化
都匀具有丰富的茶文化,作为全国著名的都匀毛尖茶产区,形成了东部以匀东镇,西部以毛尖镇,南部以小围寨镇,北部以沙包堡镇和甘塘镇为主的发展格局。随着都匀茶产业的蓬勃发展,省内外游客对都匀毛尖茶的认识也不再停留在品茶上,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体验旅游来深入了解都匀毛尖茶文化。以毛尖镇为全市茶旅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区,实施茶旅“一山、一湖、一园、一寨”战略。“一山”是螺丝壳山,“一湖”是高寨水库,“一园”是毛尖布依风情园,“一寨”是坪阳村总阳塘冲古茶树茶王寨建设。都匀毛尖核心产区螺蛳壳茶山被评为全国十大茶旅结合基地,采用PPP模式引进企业,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将其打造成茶旅融合发展核心景区。挖掘都匀毛尖的文化底蕴,为茶旅融合发展注入文化力量。从明代的皇室贡茶,到巴拿马获奖、毛主席取名,直至成为中国十大名茶,都匀毛尖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可依托茶博园、毛尖文化风情园等深挖都匀毛尖文化。民宿是旅游的新型业态,茶乡具有发展它的肥沃土壤。茶产区的民宿既是为游客提供住宿及饮食的基础设施,更是宣传毛尖茶文化的载体。相较省内其他地區而言,依托独特的毛尖茶文化,都匀发展以毛尖茶为主题的特色民宿优势突出。
(二)便利的交通条件
贵广高铁自通车以来,连接了沿海发达城市与贵州的互通。而作为贵州段主要的站点之一,都匀上承省会贵阳,下接黔东南,每年为都匀带来大批游客。从近几年都匀外来客源的情况看,主要以高铁沿线的广东、广西籍游客为主,还有部分香港、澳门及国外的游客,为都匀市发展特色民宿提供了良好的客源市场。
(三)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民风民俗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产生吸引力的关键,也是本地的特色。都匀市大多数的核心茶产区还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尤其是位于都匀东南部的归兰乡,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该乡由原来的基场、奉合、阳和三个水族乡合并,水族占该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归兰乡富裕村是典型的水族少数民族群居村寨,全寨共有村民65户350余人,房屋63栋。此外,基场村位于基场乡政府驻地,是由2004年基场水族乡的老基场村、合群村和民生村合并而成的一个大的行政村。基场村东北部与本乡翁降村相邻,东南部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丰乐镇接壤,西南部与阳和水族乡相连,西北部与本乡阳立村接界,全村共27个村寨,寨子均依山而建,富有民族特色,为该地发展民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民宿中,为都匀发展特色民宿锦上添花。
四、都匀特色民宿发展的路径探讨
民宿是旅游的新型业态,茶乡具有发展它的肥沃土壤。发展以毛尖茶为主题的特色民宿成为都匀民宿发展的新路径。
(一)茶园观光+民宿
都匀市茶园种植面积达37万亩,可采面积近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都匀市辖区内的甘塘、沙包堡、杨柳街、大坪等地都有大型茶园和茶山,为茶文化旅游和特色民宿发展提供了观光项目。不仅要在春季实施绿茶观赏观光,还要实施“全树采摘,全年开采”战略,改变以前都匀毛尖只在春季采摘的做法,开发夏秋红茶种植观光,扩大茶叶种植产业,为茶产区民宿的发展提供基本的客源保障。
(二)文化传承+民宿
都匀茶产区的祭祀婚丧等习俗均与毛尖茶俗息息相关,为特色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当地习俗并参与其中是游客认为的趣事。都匀团山一带的布依族腊月用茶祭神,高寨布依族在婚礼迎亲时必喝三大碗高寨茶,办丧事时也会用到当地茶叶。当地祭祀婚丧习俗在旅游吸引物中往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居住在当地民宿的游客,能够观看甚至参与其中也会收获愉悦感。
(三)健康养身+民宿
都匀毛尖茶中具有丰富的儿茶素类,对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白血病等有良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近几年来,康健旅游尤其受到老年人群体的青睐,将健康养生融入旅游活动中,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更是开辟“银发市场”的关键所在。而都匀特色民宿由此开发的茶疗、茶浴等养身项目符合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四)茶艺体验+民宿
都匀毛尖茶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其独特的冲泡品饮技艺。在乡村旅游深度游阶段,民宿业主对当地特有技艺的教授及游客的亲身体验,既满足了游客学习的心理需求,也符合民宿关注的业主与顾客 “交心”的要素,通过技艺传授增强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络,这也是民宿区别于酒店的最大不同之处。
(五)特色饮食+民宿
民宿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餐食和住宿,其中饮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方式。都匀用毛尖茶制作出了各种菜肴和茶点,如都匀毛尖虾仁、毛尖红烧肉、毛尖肉末豆腐及各种水果茶冻等,为都匀特色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饮食条件。
五、結语
贵州把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来源于旅游,带动全省1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随着贵州茶产业的发展,茶旅一体化将会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都匀市现有贫困人口4万余人,是贵州重点扶贫地区。民宿经济将成为一部农民增收的“发动机”,会更直接地带动乡村游,打造旅游升级版。都匀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将其与民宿发展相结合,探讨特色民宿发展的路径,对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