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淀粉糖浆中纯味控制技术研究

2018-04-10林漫娜徐正康万振平黄玉新黄智钧谭丽敏

食品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糖液大孔糖浆

林漫娜 徐正康 万振平 黄玉新 黄智钧 谭丽敏

(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280)

淀粉糖浆在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后,会产生对糖浆风味影响较大的气味物质2AP(2-氨基乙酰苯),2AP会影响产品风味,产生卫生球、地板漆、湿羊毛、杂醇酒精口味。ISBT(国际饮料科学技术协会) 中明确规定高果葡糖浆中2AP限量标准为0.5 μg/kg,大多数的跨国企业执行ISBT标准,对2AP有明确要求。因此要提高糖浆口感,符合糖浆质量标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去除糖浆中的2AP。国内对2AP去除方法的研究不多,传统淀粉糖浆的生产工艺中,一般是用活性炭进行脱味,消耗较大,有较多废渣产生。本试验研究一种新型的纯味控制技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F-42果葡糖浆中的2AP,并对其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得到一种可控的2AP去除新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孔吸附树脂,苏青牌DA201-CⅡ,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F-42果葡糖浆,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

烧碱,乳源东阳光电化厂;洗涤、配制及检测用水,均为超纯水。

1.2 仪器

层析柱,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恒温水浴箱,天津比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蠕动泵,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数显折光仪,配有20℃恒温水浴,ATAGO;抽滤装置,MILLIPORE;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515水泵,2414示差折光检测器等;电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酸度计,美国奥立龙公司;电导率仪,上海雷磁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层析柱装填及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向每组层析柱中装填60 mL大孔吸附树脂(DA201-C II),用水从层析柱底部缓慢灌满以排空柱内气体,用水反洗至出水澄清、无色透明,pH值呈中性。

用3BV3.75%的NaOH溶液浸泡16 h,用水洗涤漂净。

1.3.2 大孔吸附树脂用于淀粉糖浆中纯味控制的研究

将层析柱放入恒温水浴中,启动蠕动泵,设定流速为5.0 BV/h,由上至下进水通过层析柱30 min后,切换成输送F-42果葡糖浆,使糖浆由上至下通过层析柱,前60 mL流出液舍去不计,随后开始收集流出液,每2 h记录流出液累计体积,并重新收集新的流出液200 mL,冷却至室温,检测糖液的2AP含量、pH、电导率。同时对进料糖液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经过树脂处理前后的糖浆指标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研究随着过糖量的增加,出料糖液指标变化情况,得到树脂合适的处理体积。进行2次平行试验。

1.3.3 分析方法

2AP含量的测定方法:按照ISBT中“Analytical Methods for HFSAnalysis procedure 14.0”的方法。

pH的测定方法:按照GB/T20885“5.4 pH”中的方法。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按照ISBT中“Analytical Methods for HFSAnalysis procedure 2.0”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脂处理前后糖浆中2AP含量变化情况

层析柱A柱过糖倍数210.7 BV前的出料液中 2AP含量均<0.2 μg/kg,层析柱 B柱过糖倍数 221.3 BV前的出料 2AP含量均<0.2 μg/kg,进料液中 2AP 为 2 μg/kg~3 μg/kg。出料液中 2AP结果符合ISBT规定的高果葡糖浆中2AP含量≤0.5 μg/kg的限量标准,此部分没有使用图表列出。出料液中2AP>0.2 μg/kg的部分用图表列出,进行对比分析。2组平行试验测定结果分别见图 1、图2。

图1 层析柱(A柱)F-42果葡糖浆2AP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图2 层析柱(B柱)F-42果葡糖浆2AP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从图1、图2中可看到,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糖浆中的2AP含量明显降低,大孔吸附树脂对糖浆中的异味分子2AP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同时还可看出,随着过糖量的增加,出料液中2AP含量有所上升,A柱在过糖251.4 BV时出料液中2AP超过标准的0.5 μg/kg,B柱在过糖251 BV时出料液中2AP含量超过标准的0.5 μg/kg,随后出料液中2AP在0.5 μg/kg间波动,在过糖320.1 BV/357.0 BV后出料液中2AP含量上升快,可见树脂接近饱和,处理能力下降,根据所需的出料液中2AP限量要求,需要及时更换柱子,进行再生。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在处理量达250 BV时更换柱子,可较好地保证出料糖浆质量要求。

2.2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前后糖浆pH情况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前后糖浆pH变化情况分别见图3、图4。从图3、图4中可看到,除了一开始过糖时的出料液pH较高,后续的出料液pH与进料液pH基本一致,一开始出料液pH高可能是树脂用碱再生后,过糖时有残余的碱随糖液一起带出。经过树脂处理后的糖液pH与进料液pH相关,不随过糖倍数增加而变化。

2.3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前后糖浆电导率情况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前后糖浆电导率的变化情况见图5、图6。从图5、图6中可看到,除了一开始过糖时的出料液电导率较高,后续的出料液电导率与进料液电导率基本一致,一开始出料电导率高可能是由于树脂用碱再生后,过糖时有残余的碱随糖液一起带出所致。经过树脂处理后的糖液电导率基本不变,出料相对比进料液低一点,下降幅度不大,可知大孔吸附树脂对糖浆中的离子无明显的吸附作用。出料液电导率主要与进料液电导率相关,不随过糖倍数增加而变化。

图3 层析柱(A柱)F-42果葡糖浆pH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图4 层析柱(B柱)F-42果葡糖浆pH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图5 层析柱(A柱)F-42果葡糖浆电导率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图6 层析柱(A柱)F-42果葡糖浆电导率随过糖倍数变化图

3 结论

在淀粉糖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活性炭进行脱色除味,消耗较大,有较多废渣产生,不环保,成本高。本试验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处理F-42果葡糖浆中2AP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得知糖液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2AP明显降低,可达到≤0.5 μg/kg的限量标准。树脂处理量约为250 BV,且经过树脂处理后的糖液pH及电导率与进料相似,不随树脂处理量增大而变化。

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味控制技术,为淀粉糖浆生产中的气味控制提供了一种较为环保、连续性较强、成本较低的控制方式。但同时也应注意,树脂作为一种较为精细的处理材料,对进料液有一定要求,处理量及使用寿命取决于进料质量,要对前端做好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发挥树脂作用。

[1]叶晓蕾.果葡糖浆中异味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科学,2012(7):337-339.

[2]伍伯良,许永苗,叶晓蕾,等.不同活性炭对果葡糖浆脱色性能及5_羟甲基糠醛吸附力的比较[J].食品工程,2014(2):48-50.

[3]张力田,高群玉.淀粉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娄高,刘永峰,白清清,等.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机理[J].化学进展,2012,24(8):1 427-1 435.

[5]张全兴,李爱民,潘丙才.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的发展及在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5(9):21-40.

猜你喜欢

糖液大孔糖浆
大孔ZIF-67及其超薄衍生物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大孔镗刀的设计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枇杷糖浆
意外之后的意外
学习煮糖浆
“过度”糖液脱色工艺技术研究
水力空化强化亚硫酸钙吸附糖液中非糖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