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10李艳丽朱晓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肠套叠肠管彩色

李艳丽, 朱晓旭, 刘 影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 阜新市妇产医院, 辽宁 阜新, 123000)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急腹症,属肠根阻的一种类型,约占肠根阻总发病率的20%。小儿肠套叠又称为原发性肠套叠,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便血等症状,临床起病急、症状严重,且病情进展较快[1-2]。因婴幼儿各项功能尚处于发育阶段,疾病耐受性差,若治疗不及时则增加肠坏死风险[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4]。本研究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就诊的60例小儿肠根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其中男26例,女34例; 确诊为肠套叠30例,非肠套叠30例; 年龄0.7~5岁,平均年龄(2.71±0.39)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6~45 h, 平均时间(15.21±3.25) h。纳入标准: ① 所有患儿均经联合检查确诊[5]; ② 患儿依从性较好; ③ 无严重肠坏死; ④ 本研究经医院委员会审核后批准; ⑤ 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患儿存在肠坏死或为其肠道疾病[6]; ② 合并先天性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③ 家属拒绝参与研究; ④ 对研究内容毫不知情。

1.2 方法

① 腹部X 线平片: 辅助患儿仰卧位,应用腹部X线平片检测技术针对患儿腹部及包块处进行检查,将检查后由2名专业阅片医生参与检查诊断,意见不同则全科会诊。②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选用日立AlokaProsound a10、GELogip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3~11 MHz, 凸阵探头3.5~5 MHz)进行检查,指导患儿行仰卧位,先设置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频率为3.5~5 MHz, 由右上腹开始针对全腹进行扫查,发现肠部可疑包块则应用7.5~10 MHz高频探头,对肠包块进行多切面追踪检查,并对其位置、大小、积液、蠕动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等进行观察,并由2名专业影像科医生参与检查诊断,意见不同则全科会诊。

1.3 评价标准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X检查诊断结果,以及两种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比不同检查所需时间及费用。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7]。

1.4 统计学分析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n(%)]描述,行χ2检验,设置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肠套叠中的诊断符合率为96.67%(58/60), 高于腹部X片的71.67%(43/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片检查在肠套叠中的误诊或漏诊率为28.33%(17/60), 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33%(2/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灵敏度为96.67%, 特异度为96.67%, 均高于腹部X片的73.33%、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中所需时间高于腹部X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检查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腹部X片比较, *P<0.05。

表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腹部X片检查时间、费用对比

与腹部X片比较, *P<0.05。

婴幼儿腹壁薄高频探头成像可清晰显示肠套叠包块形态结构,明显提高肠套叠的诊断率。表现为: ① 横切面图像显示为“同心圆”或“靶环征”,同心圆的边缘轮廓多不规则,是由于套入部肠管形成反折的浆膜及内层黏膜相互重叠挤压所致。同心圆的构成: 外缘为较宽的环状低回声带其内部呈高低相间混合回声或呈一致性高回声(为套入部肠管肠系膜肠及内容物等)。回回肠套叠横切面图像是一个较宽的环状低回声区包绕一个高回声的圆形中心区,在套入部圆形中心区那又可见一个边界清晰的圆形块影,此种影像成为“三环征”。② 纵切面上呈“套筒征”或“假肾征”,周边为低回声带,紧贴其内侧的是呈高低混合回声的套入部肠管及肠系膜,中心部有的可见肠内容物,气体强回声。纵切扫查应仔细寻找套头的具体位置,套头呈一椭圆形结构,还可显示套叠的颈部。③ 套入部肠管周围常可见到数个大小不等的肠系膜淋巴结,表现为椭圆形低回声结节。④ 继发肠梗阻时表现为肠管扩张,肠蠕动异常,腹腔积液等。

3 讨 论

小儿肠套叠是因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致使肠内食物、液体等通过障碍而引起的肠梗阻性疾病[8]。临床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则体内食物、液体、消化液等大量聚积,致使内容物聚集处肠管扩张,远端萎陷,引起肠壁水肿、充血[9]; 同时肠套叠发生后肠肠蠕动会致使肠管继续推进,牵入肠系膜,加重肠系膜血管压迫,导致局部循环障碍,长期发作则形成肠管水肿,严重者则发生肠坏死,甚至因穿孔而引发腹膜炎[10-11]。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是临床常用肠套叠复位在手段,在非坏死型肠套叠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研究[12-13]发现,在患儿发病48 h内,经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极低,且无严重并发症; 而在48 h后,灌肠复位治疗成功率明显降低,且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因此,需加强肠套叠的早期诊断,以避免疾病恶化。

腹部X线平片检测是利用电磁波基本特性进行临床检查诊断的技术方法,临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是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14]。临床可通针对患儿进行腹部摄片,从而将受检患儿腹部位情况显示于X线平片上,结构较清晰,且可长时间保存,利于疾病复查对比[15]。但肠套叠发生后腹腔内会存一定的内容物滞留,致使摄片及成像效果较差,增加误诊概率,具有明显局限性,同时小儿肠套叠患儿年龄较小,在经腹部X照射后交成人更易引起辐射的远期效应,具有较高安全隐患[16]。

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是一种应用超声波物理特性进行扫描,并应用多普勒效应将所接收到的回波进行成像,对病变进行观察、追踪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广[17]。在传统B超检查的基础上,彩超应用多普勒技术更进一步提供了丰富的血流动力学的信息,提高成像清晰度,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在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腹腔脏器疾病、小器官及妇产科中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目前三维彩超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维立体图像对人体器官切面图像进行显示,可对血管、胃肠等管腔各切面进行观察,并能保留图像重点,对可疑部分进行三维立体重建,利于微小病变的发现,且不受肠腔充气等影响,并大大缩短检查时间,在急症检查诊断中具有高度可行性[18]。四维彩超目前最新型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在三维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度参数,可实时获取三维图像,动态观察人体各器官运动过程,更利于进行病变的追踪。同时,四维彩超诊断仪针对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基本不存在射线、光波、电磁波等辐射,安全性高[19]。但彩超的扫描成像效果受其扫描频率影响,低频信号变化较缓慢,而高频信号则变化极快,并伴有突变,故探头频率越高,则扫描成像效果越好。研究显示,高频彩超血管内小于1 mm的钙化点可经12 MHz高频探头扫描发现,并可应用利用血流探查技术对病变管腔处进行局部放大,更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0]。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肠套叠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腹部X片。说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小儿肠套叠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通过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等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间高于对照组, 2组检查费用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济性良好,便捷性要低于腹部X片。但研究结果发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需时间虽较腹部X片长,但仅为5 min左右,仍具有较高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肠套叠患儿中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显著,且具有便捷性和经济性,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利于患儿尽早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疾病恶化,改善疾病预后。

[1]钱晶晶, 叶菁菁, 徐彬, 等. 高频超声在幼年性息肉致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 26(08): 724 - 725.

[2]Flaum V, Schneider A, Ferreira C G, et al. Twenty years′experience for reduction of ileocolic intussusceptions by saline enema under sonography control[J]. J Pediatr Surg, 2016, 51 (01): 179-182.

[3] 钟振良, 郭国城, 张淑华. 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19): 114-117.

[4] 石景芳, 熊清裕, 薛荣, 等. 不稳定性肠套叠声像图特征及超声手法复位的临床应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6, 32(07): 629-631.

[5] 余远曙. 小儿肠套叠的发病时间对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的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 2017, 19(07): 1304-1305.

[6] 唐妍, 杨晓君, 谢许萍, 等. 高频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J]. 黑龙江医学, 2016, 40(01): 64-65.

[7] 文静, 胡小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斜颈诊断价值及推拿治疗动态效果评价[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2(09): 1067-1071.

[8] 王颖琦, 何小萍, 胡春梅,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及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装备, 2015, 12(03): 73-75.

[9] 余勇, 贺纯, 李颖清.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2例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价值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 24(05): 770-772.

[10]林淑莲, 蒋双兰, 卜秋强, 等.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19): 139-141.

[11]韩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术后随访中的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 2016, 23(09): 973-974.

[12]陈利.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09): 1710-1711.

[13]朱映红, 蒋双兰, 姚志广, 等. 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及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作用[J]. 黑龙江医学, 2017, 41(07): 686-687.

[14]Huang H Y, Huang X Z, Han Y J, et 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necrosis in children with failed non-surgical reduction for intussusception[J]. Pediatr Surg Int, 2017, 33 (5): 575 - 580.

[15]李秀春, 高智勇. 小儿继发性肠套叠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6): 202-203.

[16]许晶, 赵晓宁, 王丽阳. 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意义与超声表现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8): 7643-7646.

[17]寇光玲, 黄进, 刘佃涛,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及超声监视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应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 30(12): 1111-1113.

[18]张喻, 安培莉, 王颖金,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高危妊娠子宫螺旋动脉血参数测定中的应用[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7, 14(01): 145 - 147.

[19]陈海燕, 刘江泽, 胡小韦,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引导水灌肠复位的影响因素探讨[J]. 医学信息, 2013, 26(03): 84-86.

[20]韦天军, 胡国兵, 朱向明, 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应用价值[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5(03): 267-268, 275.

猜你喜欢

肠套叠肠管彩色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