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2018-04-10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依帕司腓总半胱氨酸

朱 蓓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 肾脏内分泌科, 江苏 如皋, 2265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60.0%~9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患者周围神经组织、自主神经组织乃至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疼痛、肌无力、胃轻瘫等症状[2]。研究[3-5]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 (Cys-C)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内分泌科住院部2016年1—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纳入标准为: ① 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② 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③年龄30~80岁; ④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 ① 合并肝肾功能病变者; ② 合并胃肠疾病伴随吸收不良症状者; ③ 合并急慢性感染症状者; ④ 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0~80岁,平均(58.6±2.3)岁,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8.9±0.5)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3.2±0.3)年。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80岁,平均(57.5±1.8)岁,糖尿病病程3~20年,平均(9.2±0.6)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平均(3.5±0.6)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甲钴胺胶囊(生产厂商: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号: H20052315; 剂型: 口服剂; 规格: 0.5 mg/粒) 0.5 mg口服, 3次/d。连续用药12周。

观察组患者联合依帕司他治疗,依帕司他(生产厂商: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号: H20040012; 剂型: 口服剂; 规格: 50.0 mg/片) 50.0 mg口服,3次/d。连续用药12周。甲钴胺胶囊用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Cys-C检出值以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差异。相关指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使用配套试剂盒,检测全程质量在控。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以及感觉传导速度应用丹麦Keypoint肌电图分析仪进行检测,由本院肌电图检查室负责检测并对检出结果进行记录。

2 结 果

治疗前, 2组患者血清Hcy、Cys-C检出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检出值为(9.3±0.6) μmol/L, Cys-C检出值为(0.6±0.1) mg/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前, 2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Cys-C检出值对比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比表 m/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研究[6]显示,醛糖还原酶的激活、神经缺血、氧化应激损伤、自身免疫和神经营养因子减少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Hcy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既往报道[7]显示,细胞内吸收以及代谢的动态平衡可以使人体血清Hcy浓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浓度,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代谢底物、辅助因子以及酶均可能对血清Hcy浓度产生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cy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缺乏。研究[8]认为, Hcy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当患者血清升高时,代谢过程的改变会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水平Hcy还将影响髓鞘碱基蛋白功能的维持,同时高水平Hcy将直接或通过氧化应激、一氧化氮途径损害微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可抑制Hcy分解过程中的酶,从而升高血清Hcy浓度,并与Hcy、组织蛋白酶等相互作用,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在微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9-12]。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来减少细胞内山梨醇的堆积,恢复Na+-K+-ATP 酶和肌醇的活性,增加内皮细胞NO的形成,抑制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内皮细胞的黏附、高糖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和内皮黏附因子的表达,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羧甲基赖氨酸产物,从而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13-15]。本研究结果显示,依帕司他治疗前, 2组患者血清Hcy、Cys-C检出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cy、Cys-C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 2组患者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为(42.3±1.2) m/s, 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为(43.2±0.8) m/s, 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8.6±1.5) m/s, 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为(49.6±0.5) m/s,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推测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亦通过降低血清Hcy和Cys-C水平这一途径发挥作用。

[1] 汪玮琳, 朱红, 王绍欣, 等.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9): 4854-4856.

[2] 张晓兰, 韩峰, 郭晓珍, 等.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3, 53(25): 54-55.

[3] Zacharias J M, Young T K, Riediger N D.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awareness of albuminuria on a Canadian First Nation: a community-based screening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 2012, 20: 290-297.

[4] 陈兰英, 郑芬萍, 李红.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8): 700-703.

[5] 陈德鹏.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12): 1071-1074.

[6] 杨冰.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J]. 中国药业, 2013, 22(21): 72-73.

[7] 刘林, 秦贵军. 木丹颗粒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 85-86.

[8] Siow Y L, An-yeung K K, Woo C W, et al. Homocysteine stimulates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expression in the kidney via nuclear factor-KappaB activation[J].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008, 294: F236-F244.

[9] 陈治奎, 葛长江, 胡申江.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生理科学进展, 2003, 34: 269-271.

[10]傅明捷, 何明珅, 王艳, 等.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8): 1892-1893.

[11]胡德荣.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1): 1086-1088.

[12]董富宏. 葛根素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7): 114-115.

[13]吴小芬, 罗晓红, 徐进, 等.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12): 1966-1967.

[14]李玉, 齐玲, 李军. 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22(13): 1394-1397.

[15]区觉璋, 贾翔, 陈淑群. 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震动感觉阈值及血清指标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3): 349-352.

猜你喜欢

依帕司腓总半胱氨酸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腘窝段腓总神经及其分支MR检查方案
超声在腓总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