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未知

2018-04-10蒂姆邓肯

NBA特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马刺队波波维奇华莱士

蒂姆·邓肯

1当邓肯在总决赛第七场,全场贡献25分、11个篮板、2次盖帽和2次助攻,成为总决赛MVP时,他的笑容明显灿烂了很多。毕竟冠军的得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而且他漂亮数据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许多非议。也许这是邓肯职业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次夺冠历程,但他依旧沉默,甚至是一种不屑与现实辩驳的沉默。我们经常会在马刺队的更衣室里见到这样的一幕场景:在主教练波波维奇打算与邓肯在板凳席上好好地促膝长谈一番之前,确切地说应该是在此之前的一个小时左右,独自闷坐的邓肯自始至终地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只手极有节奏地击打着他的膝盖,眼睛空洞呆滞地盯视着前方,仿佛一具行尸走肉一般坐在那里沉闷不语。已观察了他半天的波波维奇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他真的很希望能够拥有这样一台机器,它可以自如地进入邓肯的小脑袋瓜里去深深地探查一番。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希望能将他脑袋里的信息全部打印出来,让我看看他究竟在想些什么。”波波维奇颇为解恨地说。这台机器要具备最新的高科技产品理念,并且还要拥有破解安全密码的功能,以便于能够随时随地地破解邓肯脑电波中蕴藏的种种秘密元素。比方说,我们也许可以从他的脑电波中看到很多很多有关于赛场的信息。也许他会在想,为什么我在思考今年系列赛的时候,会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那一年与湖人队的系列赛呢?不是去年,而是2001年我们被湖人队横扫的那一年。也许他会在想,为什么活塞队会在第四场比赛中全队仅仅只有4个失误,创下了NBA总决赛失误次数最少的纪录,而我们却接二连三地犯下低级错误呢?也许他会在想他的这些队友们,穆罕默德的手、巴里的冷静、帕克的助攻失误比、波波维奇的战术以及他自己在这两场客场比赛之中是如何恍若梦游的表现呢?也许他会在想,那些防守他的家伙们,尤其是那个叫拉希德·华莱士的家伙,他为什么会那么成功地防守住了自己呢?

这些只是他内心的思想活动而已,至少他在表面上没有让我们看到一丝一毫的思想波动。当他在赛后按照惯例接受记者们的采访时,他仍然是毫无任何表情,机械地用外交辞令来回答。“他们今天晚上表现得真的很出色,”他木然地说,“不管是从一号位还是到五号位,他们每个人的防守都是无可挑剔的。”

也许,我们还真的需要一台机器来探测邓肯深藏许久的内心世界。“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波波维奇说,“他似乎是被他自己所击败,那时候他坐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不停地责怪自己,他对自己的表现相当失望,始终也无法从失落的情绪中缓解过来。当下一场比赛来临时,他仍然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我真是不知道应该对他说些什么。我还记得当时我坐在他身边,对他说,‘你需要我说点什么吗,还是你已知道我要说什么了?’”说到这里,波波维奇又忍不住地模仿了一下邓肯,空洞的眼神向前方望去,脑袋机械地摇晃了两下。在季后赛前几轮遭遇丹佛、西雅图和菲尼克斯这几个对手时,每当邓肯在赛场上遇到麻烦时,他总会让自己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独处一段时间,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可这回呢?

华莱士不是丹佛人,不是西雅图人,也不是菲尼克斯人,但他却是邓肯遭遇到的最大麻烦。他那长长的手臂和肌肉发达的四肢,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住邓肯在赛场上的一切攻势。还在开拓者队时,华莱士就是邓肯在赛场上非常头疼的宿敌之一。 因此当他在赛场上防守邓肯时,绝大多数的时候他只要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搞定,而华莱士的其他队友也就可以轻松地看好各自的防守对象,从而迫使马刺队自乱阵脚。

事实上,尽管活塞和马刺队在赛场上拼斗得格外激烈,但场下的两人却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朋友关系。虽然邓肯和华莱士性格迥异,但两人在场上都能攻善守,成长轨迹也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运动天才,但最初从事的运动都不是篮球,邓肯在少年时期曾获得过游泳冠军,而华莱士在西蒙·格拉茨高中就读时是田径健将,以跳高见长;他们相差两岁,但都在1993年进入大学,并立刻成为校篮球队的明星球员;进入NBA后,他们都被看做具有巨星潜质的大前锋。还在十年前时,在北卡罗莱纳州,有四支著名的大学校队:北卡罗莱纳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杜克大学和维克森林大学,当时的邓肯和华莱士都是大二的学生,在一个州里打球,抬头不见低头见,于是,他们成了朋友。实际上,当时很多NCAA的球星之间关系都非常好,同年级的麦克代斯、坎比、雷·阿伦与邓肯和华莱士都私交甚笃。据邓肯的一位密友回忆,当时让“石佛”感到讨厌的对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效力于肯塔基大学的安东尼·沃克。邓肯非常欣赏华莱士,他认为拉希德是自己“最好的对手之一”。他对拉希德非常了解,从大学时代开始,他就喜欢用自己的冷静去战胜拉希德的狂躁和愤怒。1995年,两人第一次在正式比赛中相遇,当时邓肯18岁,华莱士20岁。在北卡的礼拜山球馆,两人对位盯防,结果出人意料,邓肯得到24分,而号称北卡最强点的拉希德却只得4分。赛后,“小石佛”一针见血地指出:“拉希德无法控制他自己的脾气。”他还开玩笑说,自己愿意为拉希德进行心理指导,当然,肯定是要收费的。

2很多人在谈起邓肯时,总是会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一个共识:这位马刺队的当家球星总给人一种呆若木鸡的感觉。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因为马刺队是掌管在波波维奇的手中的,这位曾经的军人,懂得如何用铁腕来管理球队,在他的篮球哲学里,纪律第一。于是,NBA的联盟里就有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印象:马刺等于严厉、阴沉、顽强。没有多少人会对这样的球队感兴趣,不错,这的确是一支朴实无华的球队,这里,你几乎看不到顶着发带的人。在马刺,惟一永远不变的,就是对总冠军的追求,他们把这个当做惟一的装饰,时刻谈论着它,争取着它。他们的每个对手都承认,马刺队是他们遇到的最坚定的对手,可惊人的是,他们的神经也很放松。这是夺冠路上的最佳状态,所以每当有人谈论到总冠军候选人的时候,总会说到他们。

邓肯和拉希德·华莱士在总决赛中交手后成为了一对“英雄惜英雄”的对手。

邓肯在2005年战胜活塞之后,拿到了自己的第三座总冠军奖杯,为自己成为圣安东尼奥历史最伟大球员打下了基础。

波波维奇最典型的形象是这样的:站在场边,一点儿好脸色都没有,即使他们在领先,即使他的队员投中了。可只要有一点不符合他的篮球哲学的行为,就会招来一顿撕心裂肺的臭骂。马刺队完全按照他的意图来打造,他磨掉了每一个他不需要的棱角。可是波波维奇自己表示,他也是有幽默感的人:“如果没有幽默感的话,那接受批评和应付尴尬时,简直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看看,在波波维奇的脑瓜里,任何事情,有用才可能存在。他还说:“我们就是那种相信自己可以战胜自己的人,如果你的行为背离了这个团体的需要,你就失去了存在于这里的意义。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

很多时候,波波维奇并不是电视里那样,像暴君一样怒吼。邓肯很清楚这个,他已完全掌握了波波维奇的“放松哲学”和“防守哲学”。他也喜欢挑波波维奇的毛病,这一点,训练的时候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关系怎么看起来都不像简单的球员和教练之间的关系。邓肯经常开车经过波波维奇的家门口,停下车子,推门就走进去,然后坐在波波维奇最喜欢的椅子上,跟自己的教练大谈生活,和篮球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生活。

波波维奇说:“我不想说,这是一种近似于父与子一般的关系。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应该更专横些。”邓肯则说:“除了这个,在其他问题上,我也非常非常尊重他。”事实上,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从1997年邓肯被马刺队选中时,就几乎确定了下来。他们在邓肯的老家相会了,邓肯招待了这位自己未来的教练一杯冷饮,然后两个人开始毫无遮拦地胡扯起来。波波维奇说:“他招待我的那杯饮料,是我喝过最难喝的一种了。那时候,他嘲笑我的样子,就像我看起来是个12岁的,无知的孩子。可是那时候我告诉他,谢谢你,朋友。”

同与教练亲密无间的关系相比,邓肯与自己的队友却保持着距离,这种距离是恰当却又有效的,制造了神秘感。“人们根本不了解我,这很好。”邓肯说,因此几乎所有的谈话都是由他说了算的。当奥多姆开始游说16岁的邓肯关于维克森林大学种种好处时,他发现他竟然要与电视上的橄榄球比赛争夺邓肯的注意力,对于这样的无礼奥多姆也只能忍受下来,并且坐到了电视屏幕边,这样邓肯在比赛暫停时就不得不看着他了。“他那超然的态度能把人逼疯,再加上他知道那会增加自己的分量。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都不是喜欢争执的人,但他知道真正会让我生气的是不说话或是只说一句‘你是对的’,要想吵架赢他是很难的。”

永远不要忘记:邓肯是个赢家。听起来也许有些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运动员的动力往往不是竞争,而是愤怒,是贫穷,是暴力,是父亲的离家出走,是对成名或被爱的渴望。而邓肯并不属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的身体素质决定了他会是一个良好的运动员,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让他能够继续进步,但真正让他出类拔萃的却是他想要获胜的本能。对邓肯而言,除了竞争,其他一切都只不过是偶然。

3马刺主教练波波维奇看到并利用了这一点,他最伟大的成就也许就在于此,在前一个赛季开始前,他觉察到了邓肯心底最深处的欲望并将此用于他自己的目的。当大卫·罗宾逊被伤患拖慢了脚步而最终远离赛场,当善于点燃大家斗志的领袖埃弗里·约翰逊已经离开时,波波维奇最终迫使邓肯打破了一贯的沉默寡言。他坚持要邓肯通过语言或动作来让队友们打起精神,要邓肯在场上跟裁判打交道,要邓肯在场上决定战术和维持秩序。而直到波帅坚持邓肯不如此这般马刺就无法获胜时,他才勉强接受了这些责任。波波维奇说:“这是我惟一能让他接受的法子。”

“GDP”是马刺王朝的基石,但邓肯离开后,他们却失去了总冠军希望,这证明了邓肯才是这支球队的真正核心。

就在本赛季初段,有一个队友在比赛中犯了错,当时邓肯就在接下来的暂停中挤到教练的身边,问道:“是我去跟他谈还是你去?”接着邓肯把那个犯错的球员拉到一边开始跟他谈起来,波波维奇教练从那时起就已知道,这个赛季将会变得非常有趣。从此以后,邓肯似乎变得自在多了,也显示出了未被发现的才能:三分、背后运球,身高2米11的他经常带头在快攻中从球场这头跑到那头。现在他甚至开始在拍队友肩膀的时候说些什么,在暫停的时候叮咛些什么,还会为了波帅充满激励的回击故意顽皮地责备教练。其实他早已成为电玩广告所试图展现的那个无所不能的TD了。

在总决赛战场上,一向给人木讷感觉的邓肯却在硝烟弥漫的残酷环境下向我们展现出了相当温情的几个感人瞬间:当比卢普斯进攻造成犯规倒地时,邓肯在等待裁判的判罚后转过身看到仍然坐在场外地板上的比卢普斯,非常友好自然地伸手拉起了他。主持人说,在NBA赛场上,很少会出现有球员去拉对手球员的场面;当老朋友拉希德·华莱士上篮倒地时,依然是邓肯第一个走上去,亲切地拉起了他;当阿罗约脚踝扭伤躺倒在马刺替补席前,活塞队的工作人员过来查看情况时,站在一旁的邓肯也走过去询问情况并且抱着阿罗约的双肩往起扶,在阿罗约被工作人员搀扶下场之后,邓肯仍然站在那里恋恋不舍地目送半天……不管邓肯是否和上述的三个活塞球员关系笃深,但这三个镜头本身足以让人为邓肯的人格魅力所倾倒。这是一种从邓肯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君王风范,这是一种巅峰品性,这不是可以装出来或是作出来的,邓肯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不但在球场上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在场外,他的一举一动一样可以打败每个人的心灵。

在那次总决赛正式开战之前,很多人都纷纷预言邓肯可能会在戒指数量上超越乔丹。要知道,1991年的乔丹拿下第一个NBA总冠军时,他28岁;1994年“大梦”奥拉朱旺赢得第一枚冠军戒指时,他31岁;1999年,“海军上将”罗宾逊和“石佛”邓肯联手拿下自己职业生涯第一枚戒指时,他34岁;奥尼尔2000年夺冠时,他28岁,而当时他和科比还没有翻脸。现在看来,更可怕的是邓肯,他拿下第一枚戒指的时候,年仅23岁,即便今日也不过29岁,不仅如此,邓肯在队友支援团上似乎比前辈们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的队友全都年轻力壮:吉诺比利27岁,帕克23岁,他们至少在未来5年内都能保持顽强的夺冠竞争力不会衰退。有的时候,沉默并不表示无知,相反的,是对未知世界的翘首期待,蒂姆·邓肯一直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

马刺队波波维奇华莱士
不存在的杀手
当比赛还剩28秒
华莱士父子:将提问进行到底
2013—2014赛季NBA总决赛马刺队挡拆配合的技战术研究
把奖金分开发
马刺元年
催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