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篮王传说NBA 全明星扣篮大赛回顾<上>

2018-04-10

NBA特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罗宾逊将球预赛

自“J博士”欧文和“飞人”乔丹之后,扣篮一直让篮球运动中的其他部分相形失色,这正是文斯·卡特能够4度当选NBA全明星票王的原因。你可以责怪ESPN,可以责怪NIKE,责怪他们夸大了扣篮的影响力,但有一个事实不会改变:扣篮已深深烙入了篮球的文化,称霸扣篮大赛已成为热血青年的终极梦想。

从1984年“J博士”欧文上演罚球线起跳扣篮,到2011年格里芬在天使之城洛杉矶飞跃汽车,全明星扣篮大赛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28年,诞生了20位扣篮王,收获了上千个精彩的扣篮,收获了欢笑和泪水。岁月流逝,那些曾经创造历史的人们,那些曾经被万千宠爱的人们,也许注定会渐渐走出我们的视线,我们不该抱怨什么,因为他们毕竟在我们的生命中增添了一抹特别的亮色。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老去,将这些有篮球和没篮球陪伴的日子都珍藏在心底,就足够了。

1984 传奇惜败

1984年NBA在丹佛举行了首届全明军赛,这时的NBA早已与ABA合并。这次的全明星赛也效仿当年的ABA举办了扣篮大赛,这就是NBA首届扣篮大赛。这届扣篮大赛名将云集,包括了威尔金斯、格里菲斯、乌尔里奇、拉里·南斯、德雷克斯勒及扣篮大赛历史上身材最高的拉尔夫·桑普森(2.20米),当然还有压阵的“J博士”欧文。

第一轮预赛后,除欧文外还有3名高手也顺利进入了半决赛,他们分别是拉里·南斯、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和格里菲斯。半决赛中,威尔金斯先是一记拉杆双手猛力反扣,接着又表演了高难度的“双龙戏珠”:即两只手各抓一个篮球,在空中将两个球先后扣进。格里菲斯则是从底线切进的倒扣,同样是双手,但力度不足。“J博士”表演了一记转身探臂扣篮,一派留有余力的架势。结果是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和格里菲斯被淘汰,欧文和拉里·南斯成功进入决赛。

在决赛中,拉里·南斯以一记大风车扣篮击败了表现失常的欧文,一举夺得NBA历史上的首届“扣篮王”。南斯扣篮动作非常优雅,做起动作来给人感觉驾轻就熟。而2.08米的身高和不俗的弹跳力,停留在空中,大臂旋转,将球压进篮筐中,其轻松写意令人击掌赞叹。尽管欧文落败,但他从罚球线起跳后滑翔扣篮的精典动作至今仍被球迷津津乐道。若不是欧文不小心撞上了篮板,可能首届“扣篮王”的称号就会落到他的头上。作为扣篮界的传奇人物,“J博士”没有得过NBA的扣篮冠军,着实是一种遗憾。

1985 鹰击长空

1985年,首届NBA扣篮大赛的三甲:拉里·南斯、朱利叶斯·欧文以及多米尼克·威尔金斯挟上届大赛的余威参加了第二届扣篮大赛。此外,参加此次大赛还有迈克尔·乔丹等5名扣篮高手。

第一轮预赛后,上届大赛的冠、亚、季军及乔丹、斯坦斯布里晋级。半决赛中,乔丹表现抢眼,最后一扣夺得满分,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一起将上届冠亚军淘汰出局。这是“J博士”最后一次参加扣篮大赛,不得不抱憾出局。在决赛中,乔丹表现不尽如人意,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则发挥的异常出色,三次扣篮分数都压倒乔丹,得到了总分147的高分,并如愿加冕NBA第二届“扣篮王”,赢得毫无争议。

威尔金斯因扣篮扬名,身高2.03米的他当年在乔治亚大学就已经崭露头角,他出众的才华和球技为他赢得了“人类电影精华(Human highlight film)”这一至今脍炙人口的美称,意思是他的动作就像人类体能极限的精华剪辑一样。他的双离爆发力奇强,滞空力与乔丹不分伯仲,拉杆后侧身狂扣的动作,凶猛程度与气势比后来的卡特还多几分力道。空中大风车的动作,应该不会有人做得比威尔金斯更有魄力和震撼力了。并且在他每次扣篮之后,篮球架都要颤上几颤,如此大的力度在扣篮大赛中是不多见的。

1986 土豆逆天

1986年的全明星扣篮大赛在达拉斯举行,阵容并不如前两届般强大,除上届“扣篮王”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及特伦斯·斯坦斯布里再次参赛之外,其余选手皆是首次参加扣篮大赛。

身高仅为1.70米的“土豆”安东尼·杰罗姆·韦伯抢尽所有风头。因为他的身材和他的外号,记得他的名字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人们通常叫他斯巴德(spud,土豆的英文)·韦伯。在第一轮预赛中,来自老鹰队的他就凭借着惊人的弹跳力征服了所有的评委和观众,并以第一名的身份率先杀入半决赛。在半决赛中,他把球砸向地板,在球反弹至篮筐上时,恰好跟到,一气呵成把球扣了进去。这个动作更是技惊四座,韦伯顺利和赛前卫冕呼声最高的多米尼克·威尔金斯一同闯入决赛。

与前两届不同,第三届扣篮大赛的决赛仅进行了两轮。韦伯凭借震惊全场的空中转体360度反身双手灌篮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彩表演,两扣均夺得满分。尽管威尔金斯也得到了98分的高分,但也只能遗憾地将冠军头衔拱手相让。虽然说,韦伯确实有夺冠的实力,但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身高和别人做出一样的动作,韦伯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完成起来也更困难。这里面的同情分我想也是占到一定比例的。

夺得扣篮大赛冠军后,韦伯说:“人们无法想象我这样身高的球员可以扣篮,更不要说赢得扣篮大赛冠军了。”他的摸高达到不可思议的3.63米,垂直弹跳高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33米,单纯以纵跳高度而言,“土豆”书伯也许是地球上跳的最高的人。

1987飞人驾到

1987年的全明星赛在西雅图举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有伤在身,由杰罗姆·克西顶替参赛。此外,参加比赛的还有滑翔机德雷克斯勒和第二次参赛的乔丹等6名球员。

在首轮预赛中,斯坦斯布里、德雷克斯勒、杰罗姆·克西以及乔丹顺利进入半决赛。半决赛中,乔丹显示出超人的实力。他采用了朱利叶斯·欧文首届扣篮大赛中的从罚球线起跳后滑翔扣篮的经典动作。不过乔丹是从另一侧篮下开始助跑,从罚球线起跳后,单手扣篮,并一举夺得了49分的高分。第二扣,乔丹从右侧篮下起跳,右手持球后在空中转体180度,进行了一个风车式的灌篮。乔丹再次夺得49分的高分。第三扣,乔丹改从左侧起跳,双手持球,身体几乎与地板平行,随后右手将球大力灌入篮筐。这记名为“亲吻篮筐”的重扣为乔丹赢得了满分。共夺得148分的乔丹与表现同样出色的杰罗姆·克西共同杀入决赛。

决赛中,乔丹的前两扣均得到了48分。第三扣,乔丹打算在空中做一个类似超人飞行动作,但因难度过大,没有成功。在补扣中,乔丹再次上演“亲吻篮筐”的高难度动作,这一记扣篮无论从飞行姿势还是从扣篮的力度来讲都堪称完美。乔丹以总分146分的成绩首次加冕“扣篮王”。

1988 巅峰对决

1988年的扣篮大赛存芝加哥球场举行,本届的扣篮大赛的阵容也空前强大,前三届“扣篮王”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安东尼·杰罗姆·韦伯以及“飞人”乔丹均闪亮登场。

在第一轮预赛中,“小土豆”韦伯由于膝部动过手术,弹跳力大受影响,第一扣和第二扣均未取得成功,早早打道回府。乔丹在第一扣中,从左侧起跳,双手持球后,在空中改用右手将球扣入篮中,得到47分。第二扣,乔丹双手拿球,侧对篮筐起跳,将球转至胯下后,绕过头顶,再双手反扣,乔丹再得47分。威尔金斯的两扣也得到了49分和47分的高分。最终,乔丹、威尔金斯、德雷克斯勒和奥蒂斯·史密斯四人杀入半决赛。

半决赛中,乔丹再次演绎从罚球线起跳后的滑翔扣篮,并夺得了满分。第二扣,乔丹采用“亲吻篮筐”的类似扣篮动作,夺得了48分。第三扣,乔丹从右侧起跳,从篮圈下飞过后右手持球试图从篮圈左侧反手扣进篮圈,可惜没有成功,幸好补扣成功。而威尔金斯的3次扣篮共得到143分,与乔丹双双晋级决赛。

决赛中,乔丹以双手“亲吻篮筐”的扣篮,第一招便夺得满堂彩,与威尔金斯持平。第二扣,乔丹仅得到47分,而威尔金斯的一记简单干脆的扣篮却得到了第二个满分,顿时场上观众嘘声一片。威尔金斯的第三扣比较简单,仅仅得到45分,乔丹获得了反超的机会,只要得到49分就能夺冠。乔丹此时感受到了压力,他看了看场边,“J博士”欧文指了指场地另一端,示意乔丹再次采用罚球线起跳扣篮。乔丹接受了他的建议,从罚球线起跳扣篮,但可惜没有成功。乔丹在补扣中抓住机会,以干脆漂亮的动作完成了这记滑翔扣篮,并最终以满分圆满收场。乔丹如愿地在自己的主场以2分的优势成功蝉联“扣篮王”殊荣。

1989 无冕之王

1989年,NBA的扣篮大赛行至第六年,计分也精确到了一位小数。由于上届冠亚军乔丹和威尔金斯并未参赛,韦伯、滑翔机德雷克斯勒以及杰罗姆·克西均有望夺魁。

状态恢复的“小土豆”韦伯、“滑翔机”德雷克斯勒、肯尼·沃克及舍尔顿·琼斯顺利通过了第一轮预赛,而杰罗姆·克西意外失手。半决赛中,肯尼·沃克异军突起,与“滑翔机”德雷克斯勒双双挺进决赛。来自肯塔基大学的肯尼·沃克能在空中停留一会,然后手臂突然伸出米扣篮,展现相当惊人的滞空能力。他还有一招就是起跳后在篮板下方潜行,然后在篮板的另一头浮出,伸展手臂将球扣进

决赛中,肯尼·沃克的表现更是技惊四座,他的前两扣分别得到了48.9和49.6的高分,而德雷克斯勒则失误连连,前两扣分别得到24.5和25分,已基本丧失夺冠希望。在第三扣中,肯尼·沃克又以完美的动作夺得了49.6分的高分,这让德雷克斯勒完全丧失斗志,干脆放弃了最后一扣的机会,拱手将冠军让给了无名小将肯尼·沃克,而亚军也是德雷克斯勒5次参加扣篮大赛的最好成绩。首次参赛的肯尼·沃克出人意料地成为新一届“扣篮王”。

1990 再见神鹰

1990年,眼看1989年的扣篮大赛上新人称雄,不甘寂寞的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卷土重来,再次报名参加扣篮大赛,“编蝠侠”皮蓬和“雨人”坎普也跃跃欲试。这届全明星赛在迈阿密举行,第一轮预赛,坎普两扣以98.2分的高分名列第一,威尔金斯、试图卫冕的肯尼·沃克和肯尼·史密斯分列第二到第四名晋级半决赛,而皮蓬仅以0.8分之差遗憾出局,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参加扣篮大赛。

半决赛中,肯尼·史密斯成为本次比赛的“黑马”,出人意料地拿到最高分,和多米尼克·威尔金斯一同杀入决赛。第四次进入扣篮大赛决赛,经验丰富的威尔金斯已是志在必得,势大力沉的空中转体反身灌篮再度征服了评委们,三扣共得到146.8分,而首登扣篮大赛决赛大场面的肯尼·史密斯明显有些紧张,以1.7分之差遗憾地与“扣篮王”称号擦肩而过。

时隔五年,威尔金斯以30岁的“高龄”再度加冕“扣篮王”,成为继乔丹之后第二个两夺“扣篮王”的球员。这也是他第5次参加扣篮大赛,与德雷克斯勒并列参赛次数最多。扣篮大赛演变至今,一些著名的扣将都因爱憎身体不再参赛,从而也成了新人提高知名度的最佳舞台,1990年正好就是分水岭。

1991 竖子成名

1991年的扣篮大赛开始采用新规则,大赛规定,进入总决赛的选手有三次扣篮机会,但以得分最高的两次扣篮计算总成绩。这次扣篮大赛的阵容不如往年强大,除坎普、肯尼·史密斯以及奥蒂斯·史密斯之外,其余选手均是首次参加比赛。因为之前的扣篮大赛已经将扣篮难度发挥到极致,因此本届扣篮大赛可以视为开创了创新的先河。

第一轮预赛“雨人”坎普、查普曼、迪·布朗和肯尼·史密斯分列前四位晋级。半决赛中迪·布朗和坎普得分最高,无可争议地进入决赛。均是第一次进入扣篮大赛的两人在决赛中展开较量,迪·布朗发挥出色,有两招得分超过48分,并以漂亮的“遮眼扣篮”动作赢得了全场观众的好评。其实说遮眼可能有点误导之嫌,他只是在将球加入篮筐的一刹那,用手挡在眼睛的部位罢了,但迪·布朗的速度和弹跳均十分优秀。而坎普则表现失常,以4分之差与冠军失之交臂。来自凯尔特人队的迪·布朗成为新一届“扣篮王”。

1992 飞天蝙蝠

1992年,“雨人”坎普第三次参加扣篮大赛,但遗憾的是,他在第一轮预选赛中就被淘汰。当年的新人王拉里·约翰逊、斯塔克斯、安德森和塞巴洛斯四人晋级半决赛。而“大妈”拉里·约翰逊与塞巴洛斯最终挺进决赛。

最后的决赛成为两位第一次参加扣篮大赛的新人的表演,来自太阳队的塞巴洛斯表现得异常精彩,一扣比一扣好。第二扣结束时,塞巴洛斯已经是胜券在握,所以决定表演些不同的招式。他将上届冠军迪·布朗的成名绝活“遮眼扣篮”改为用黑布蒙眼的“盲招”,以一条黑布蒙住双眼,接着煞有其事地从篮底下开始算脚步,然后从中线左右起跑,在目不见物的情形下双手扣篮成功。此举让在座的观众和评论均叹为观止,并拿到了满分50分。而拉里·约翰逊水准大失,前两扣都没超过35分,干脆放弃了最后一扣的机会,弹跳力惊人的塞巴洛斯轻松摘得“扣篮王”桂冠。

1993 迷你飞人

1993年的扣篮大赛的比赛规则再次进行改革,由原来的三轮改为两轮,每轮比赛中,选手均有三次机会,取得分中最高的两次计算总成绩。

“雨人”坎普第4次报名参赛,但最终还是因伤放弃了比赛。卫冕冠军塞巴洛斯和两名新秀:骑士队的哈罗德·迈纳以及火箭队的克莱伦斯·威瑟斯庞挺进决赛。由于塞巴洛斯完全丧失71992年“盲扣”时的风采,本届扣篮大赛再度成为两名新秀的表演。克莱伦斯·威瑟斯庞因第二扣未能完成大受影响,而哈罗德·迈纳则愈战愈勇,扣扣精彩,最终以97.4分的总成绩一举夺得扣篮王,并成为扣篮大赛历史上首位新秀加冕扣篮王的球员。

哈罗德·迈纳外号叫作“小乔丹”,这是他在南加州大学时就有的外号,据说是推崇他的扣篮技术。迈纳是个左撇子,扣篮的动作其实也是做的不惜,说到弹性、力道,姓至是飞行距离,迈纳都有不错的水准。倒扣、拉竿、空中接力,没有什么动作难得倒他。比较特别的是他的失误率很低,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不会做出完成不了的动作。他的招牌动作是风车式扣篮。不过迈纳手臂旋转起来的感觉,就是没有大风车的气势。称他作为“小乔丹”真的是过誉了。

1994 雨人告别

1994年,扣篮大赛的比赛规则做出微调:参赛球员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可以在90秒内任意进行扣篮表演,然后由评委取其中的一个作为计分标准给分数。决赛规则仍然是选手扣篮三次,选出得分最高的两次计算最终成绩。

在比赛第一轮中,森林狼队的伊塞亚·莱德以46.8的分数率先进入决赛,而坎普和罗伯特·帕克分列二、三位。决赛中,伊塞亚·莱德表现异常出色,其中两扣得到了49和47的高分,以一记“East Bay Funk Dunk”成功加冕扣篮王。这个动作是起跳后在空中停留,然后在胯下换手持球,接着扣篮,这要有相当好的协调性才做得出来。莱德具有非常强悍的爆发力,体型比较结实,再加上他傲人的弹跳,看莱德扣篮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

而坎普因为紧张,表现大失水准,再次与冠军无缘,只得到第三名。这也是“雨人”坎普第五次征战扣篮大赛,和“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以及德雷克斯勒参赛次数持平。NBA历史上参赛次数最多(5次)就是他们三个,但是最悲情,也是成绩最不好的当属“雨人”坎普了,虽然是个公认的扣将,却从未得过扣篮王的称号,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1995 味如嚼蜡

1995年,扣篮大赛的规则再次变动,每位球员在第一轮预赛中必须在90秒内完成至少三次扣篮,然后由评委给出一个综合分数;而在决赛中,每位球员则必须在60秒内完成至少两次扣篮,再由评委打出总分。

两年前夺得扣篮王的哈罗德·迈纳在转投迈阿密热火队之后,再次参赛。他与卫冕冠军伊塞亚·莱德和贾米·沃特森联手杀入决赛。在决赛中,迈纳表现极其稳定,两扣得分都很高,击败因伤而状况欠佳的莱德,以及实力差他们一截的沃特森。这一届的精彩程度大幅下降,味如嚼蜡。上臂正旋风车扣,空中抓球补扣,拉杆反手扣篮,就是这些。

迈纳在比赛结束后,建议联盟应该将扣篮大赛的规则做修正,不要再采用计分的方法,而是一对一单淘汰的比赛,这样比较有看头。但显然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而迈纳也成为继乔丹和威尔金斯之后的第三位两度夺得“扣篮王”的球员。除此之外他再没有可以媲美乔丹的东西,职业生涯相当平庸,仅在NBA效力4个春秋,是NBA职业生涯最短的的扣篮冠军,成为了比“便士”哈达威、格兰特·希尔消失得更快的流星,迈纳成为流星的最大原因是防守太差,热火两位届主帅凯文·洛克雷和金特里都批评他防守乏善可陈和缺乏篮球智商,迈纳的上场时间也一再减少。

1996 白人也能飞

1996年的扣篮大赛参赛选手大多都是首次参加比赛,但比赛的激烈程度却更甚前几届。这一届中最受瞩目的参赛者是来自北卡大的斯塔克豪斯,他有优异的大型后卫身材,飞行力也不差,但却在第一轮以1分之差惨遭淘汰。来自快船队的白人球星布伦特·巴里(前NBA著名球星里克·巴里的儿子)在预赛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只能将罚球线起跳扣篮这一救命招提前亮出。不过他的动作十分生硬,感觉更像跳远而不是飞行,虽然美观度不够,但就凭巴里能跨越罚球线到篮筐这4.5米的水平距离,他也顺利晋级决赛。

决赛中,新人迈克尔·芬利的动作相当生猛有力,扣起篮来力达万钧。不过他在比赛中相当无厘头,竟然来了一招懒驴打滚。先来个侧视,再抓球扣篮,创意是有,不过动作扭扭捏捏,毫无大将之风,之后还经常被解说员提及和嘲笑。布伦特·巴里向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展示了他超强的弹跳能力,再次上演罚球线起跳扣篮,这次他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得到49分。以3分的优势成为NBA篮大赛历史上首位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位白人扣篮王。

当巴里从罚球线起跳扣篮成功时,他兴奋的拉开外套,背心上赫然写着:白人也能飞!在这之前,扣篮大赛一直被认为是黑人专有的比赛项目,在这项展示力量、弹跳与美感的竞技里,羸弱的白人似乎根本无法跻身其中。但是布伦特·巴里用扣篮大赛冠军的头衔,颠覆了这一错误的观念。

1997 一飞冲天

1997年,刚刚加入NBA的新秀科比及雷·阿伦参加了扣篮大赛。预赛中,科比和雷·阿伦的亮相让观众和评委眼前一亮,最终科比以高出雷·阿伦两分的优势与克里斯·卡尔和芬利一起进入决赛。决赛中,不到19岁的科比并没有因为自己缺少比赛经验而胆怯,相反他放下包袱,轻松应战,开始展示“小飞侠”过人的弹跳能力,以轻盈舒展又力量十足的扣篮动作征服了评委。科比的弹跳相较起新生代的任何一位飞人都不会逊色,而且他有着极佳的协调性、速度、运动力和身体控制能力,看他扣篮实在是流畅极了。

最后他效仿莱德的胯下换手扣篮,只是将侧扣改成正面扣篮。少了一份莱徳的猛劲,却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优雅,此扣得到了49分的高分,远远超过对手克里斯·卡尔和芬利。科比成为NBA扣篮大赛历史上第二位新秀扣篮王。虽然科比有着极强的扣篮能力,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年的参赛选手水准不高,科比在其中完全可以称得上旻佼佼者,顺利摘得扣篮王的冠军称号也不是一件难事。

扣篮大赛办到这一年,实在也办不出什么花招了,联盟有鉴于此,干脆宣布1998年全明星停办扣篮大赛。1999年由于劳资纠纷,全明星赛被迫取消,扣篮大赛再度搁浅。

2000 半人半神

时隔两年,NBA把扣篮大赛看作收视率的救命稻草,希望能尽量多的换回球迷的关注。扣篮大赛重新开始,比赛改用以往曾用过的每位选手得分最高的两记扣篮计算总分的方法。由于1998和1999年停赛,此次比赛高手如林,其中包括98-99赛季最佳新秀“加拿大飞人”文斯·卡特、1999-2000赛季的新秀弗朗西斯以及卡特的堂弟麦克格雷迪。

卡特大概是自侏罗纪以来最善于弹跳的猛兽,预赛中,卡特先来了一个大跨步飞进禁区,做360度转身,待身体充分展开后,一记大风车将球狠狠地砸进篮筐,满分。接下来的第二扣,人们以为他会求稳的时候,卡特却高高跳起,大鹏展翅,将球用万钧之力砸进篮筐,顺便将小臂塞进篮筐中,整个人挂在空中,又是满分。

你以为卡特会满足于两扣满分吗?那你就错了。第三扣,卡特接麦克格雷迪地板反弹球后胯下倒手,再将球狠狠地砸向篮筐。这一动作协调性和爆发力缺一不可,但卡特的动作浑然天成,无懈可击。全场沸腾,场边观战的NBA球员和评委也全部目瞪口呆。此时台上观众用12个10分牌连成一排,打出1之后12个0的分数。的确,这一经典时刻已不是一个简单的50分所能表达得了的。麦克格雷迪以一分之差暂居第二,此外共同进入决赛的还有弗朗西斯。

决赛中,卡特又有新的动作,他从底线外向前跨一步接着在篮板后起跳扣篮和踩罚球线起跳双手扣篮都是绝对顶尖级。从滑翔能力和平衡控制来讲,都算得上是NBA开天辟地的力作。最后卡特以98分的高分当之无愧成为本届比赛的“扣篮王”,而麦迪却失误频频,只能得到77分。弗朗西斯最终以91分取得第二。

弗朗西斯的起跳高度达到1,03米,比卡特还高,但是在爆发力与流畅性上,禽卡特就差得远了。如果本届比赛没有卡特参加,又或者弗朗西斯和麦克格雷迪参加的是其他届的扣篮大赛,他们都有很大的可能夺冠。但是卡特的光芒过于耀眼,当时一起参赛的起跳球员就只能被忽略了。卡特这5个匠心独具的扣篮绝学,单就创造力而言,无出其右。不仅创意非凡,而且卡特的扣篮力度、观赏性、扣篮难度等均无可复制。此后,有更多人认为卡特力压乔丹成为史上第一扣将。

2001 惨不忍睹

也许是反差过于强烈,2001年的扣篮大赛让球迷们失望不已,缺少了文斯·卡特,麦克格雷迪等大牌球星,光芒暗了许多,再加上扣得惨不忍睹,这届扣篮大赛创造了全明星历史上最低的收视率。预赛中,肖思·斯蒂文森得到95分名列第一,拜伦·戴维斯和戴斯蒙德·梅森分别以94分和91分位居二三位。

进入决赛后,三个人表现得都比较拘谨,高难度的动作不多,三个人的总分均未达到90分以上,这也使得本场比赛成为NBA扣篮大赛决赛历史中分数最低的一届。不过,梅森还是请来了队友刘易斯做人墙,上演了一幕别出心裁的“跨人扣篮”。但是刘易斯在梅森跃起的时候低的可不仅仅只是脑袋,他除了弯下腰护着他的脑袋以外,连膝盖都是屈着的。这样一来,身高2.08米的刘易斯可能就只有1米多高了,能跨越这样高度的扣将在NBA可是数不胜数的。最终梅森以总分89分喜夺桂冠,成为扣篮大赛中第三位新秀“扣篮王”。

2002 四人轮盘

到了2002年,联盟希望在变中求生存,来了个轮盘赌。轮盘上记述着历届扣篮大赛的精彩动作,转到哪个扣哪个,这也是为了弥补球员扣篮创意不足而出的下策。这一年的扣篮大赛是近年来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除卫冕冠军戴斯蒙德·梅森和2000年扣篮大赛中的亚军弗朗西斯之外,还有在新秀挑战赛中的MVP球员贾森·理查德森和杰拉德·华莱士。

由于参赛选手仅有四人,本届比赛规则做出了临时调整,四人分成两组对决,胜者进入决赛。联盟没有想到的是,历届扣篮精彩动作是各个时代的顶尖高手的巅峰之作,让他们自己互相模仿恐怕都难以完成,更何况四位小将。在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较量中,出人意料的是梅森和弗朗西斯均在挑战中败给对手理查德森和华莱士。

在随后的两位新人的决赛中,理查德森不愧为新秀挑战赛的MVP球员,他凭借着超高的弹跳力和一气呵成的扣篮动作,以一记胯下换手扣和转身倒扣,击败华莱士,成为本届大赛的“扣篮王”。为了使那些经典扣篮动作免受糟蹋,以后联盟再也没有采用过轮盘赌的方式决定扣篮动作。

2003 梅开二度

2003年扣篮大赛仍然只有四位球员参加,他们分别是卫冕冠军贾森·理查德森、戴斯蒙德·梅森、理查德·杰弗逊以及阿梅尔·斯塔德迈尔。但比赛规则又改为每位参赛者在预赛中扣两次,得分最高的两名选手进入决赛。虽然本场比赛选手不多,但评委阵容却是极其豪华,曾夺得“扣篮王”的传奇好手“飞人”乔丹、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和“小土豆”韦伯均在评委之列。他们三人一共拿到了五座扣篮大赛冠军奖杯。

比赛中理查德森以两扣满分的骄人战绩率先进入决赛,2001年扣篮冠军梅森以90分的成绩与理查德森共同争夺本场比赛的冠军。新秀斯塔徳迈尔出现了两次失误,和篮网队的杰弗逊一起被淘汰。决赛中,梅森首先以一记漂亮的胯下换手扣篮夺得满分。而理查德森则是先将球扔到地板上,再抓住反弹起的篮球反身双手扣篮,难度不高,仅得了46分。但梅森在第二扣中意外失手,他在补扣时显得有些紧张,仅表演了一个简单的双手扣篮,得到43分。此时,理查德森需要得到48分以上才能取胜。卫冕冠军顶住压力从远处抛球,篮球反弹起后,飞身赶到的理德查森在空中右手抓住篮球,接着在他飞到接近篮筐时,他从胯下换手,左手反身扣篮。这一连串让人目不暇接的动作一气呵成,让全体评委均亮出了满分,理德查森再次夺得“扣篮王”,他也成为自乔丹和威尔金斯及哈罗德·迈纳之后的第4位两度夺得“扣篮王”的NBA球星。另外,他也是继乔丹之后第二位两连冠的扣将。

2004 天外飞仙

2004年全明星赛在洛杉矶举行,贾森·理查德森若此次折桂,他就将连续三次获此殊荣,并成为创造NBA历史的第一人,但是参加扣篮比赛的其他几名球员不会轻易成就理查德森的美梦。来自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里基·戴维斯、金州勇士队的克里斯·安德森、印第安纳步行者队的弗雷德·琼斯都是不甘示弱,拿出了各白的看家本领。

在首轮预赛中,理查德森的第一扣选择了和去年一样的动作——从底线处风车式扣篮,这为他得到了45分。但第二扣的难度就十分惊人了,砸篮板后胯下换手扣篮。全场观众有一半都站起来为理查德森叫好,5名评委也全部都站起来给他打了满分,理查德森以95分的成绩领先进入决赛。琼斯获得了92分紧随其后。

高潮在决赛中发生了,弗雷德·琼斯以一记滑翔机式的扣篮让在场所有的人都看傻了。他将球抛出后,立即助跑并腾空,在空中他先做了个半转体的动作,并将右手斜斜伸高,恰好在他完成这个转体动作之后,弹起后再次下落的球稳稳落在他的手上。然后他顺势抡起球使劲一压,将球狠狠砸进篮筐。整个过程感觉他要做一个跳高过杆动作,刚好半途中接到一个从天而降的篮球。直升机般的升起、滑翔机般的滞空和天外飞仙一样的扣篮一气呵成,为他赢得50分的满分。第二扣他想和观众合作,接场外的地板反弹传球,在空中接扣。这样富有新意的表演让观众非常期待,但可惜的是,琼斯的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获得36分,两轮总分86分。

这时观众的目光转向了理查德森,他选择的动作是高难度的高抛球反弹后的空中胯下换手扣篮,但可惜几次都没有成功,只好选择了其他两个比较普通的动作,最终获得了78分的总分。琼斯最终凭借高难度的动作和独特的创意获得了冠军,终结了理查德森的美梦。约7米的助跑通道。队友艾弗森站在篮板正后方4米远处将球抛出打在篮板后面,从底线后远距离助跑的伊格达拉起跳后在篮板后接反弹球,在空中滑翔绕到篮板前,中途还向后大力仰头,以免头部撞到篮板,然后大回环反手扣篮成功。这个动作难度之大,几乎达到了人类想象与体能的极限,评委们一致地给了满分。内特·罗宾逊在理查德森的协助下,在空中接球后大力扣篮,得到44分。与伊格达拉一起进入决赛,约计·史密斯只能抱憾结束了卫冕之旅。

决赛第一扣,罗宾逊选择用接篮板反弹球胯下换手扣篮这一招式向理查德森致敬,前7次试扣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采用运球直接胯下换手接拉竿扣篮,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终于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完成了这次表演,拿到44分。伊格达拉的第一扣则是在罚球线投空气球后助跑起跳,空中接球后在背后倒手完成扣篮,虽然也用了两次才完成,但这个动作此前并没有人尝试过,没有足够的滞空根本无法完成,这一招得到了满分50分。

罗宾逊的第二扣请来了自己的偶像——1986年的扣篮王“土豆”韦伯,韦伯穿着当年夺冠时的球衣,直立站在篮下击地传球,罗宾逊助跑起跳后空中接球,跨越站立的韦伯,完成了扣篮。这一招让全场疯狂,当然得到了满分。伊格达拉的第二扣却巧合的得到44分。两人在决赛中

2005 飞跃传奇

参加2005年扣篮大赛的有:新奥尔良黄蜂队的克里斯·安德森和J.R.史密斯、菲尼克斯太阳队的斯塔德迈尔、亚特兰大老鹰队的约什·史密斯。四名参赛球员中,只有J.R.史密斯身高不足2米,堪称历年来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届扣篮大赛。最后进入决赛的人选和人们在赛前预测的一样,斯塔德迈尔和约什·史密斯并列95分双双携手进入决赛。

首先出场的史密斯换上了老鹰队传奇球星——前扣篮王“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的原老鹰队21号战袍,模仿威尔金斯当年的动作,从右翼突入篮下,然后一记大风车式的转身重扣,50分。斯塔德迈尔的动作是在底线开始跑向篮筐,然后胯下反手双手重扣,可惜他是在第四次才完成这个动作的,所以裁判只给了他45分。再次轮到史密斯表演,这次他换上了自己的球衣,在空中转体360度后大风车扣篮,又是50分的满分,总分达到了100分。新的扣篮王已经产生。

夺冠无望的斯塔德迈尔继续寻求纳什的帮助,纳什用脚后跟将球挑起传给斯塔德迈尔,斯塔德迈尔接球后反身扣篮。但是由于这个动作难度太高,经过多次失败之后,他的反手重扣才算成功,只拿到42分,总分87分。最终来自老鹰的新秀约什·史密斯以满分的成绩荣登扣篮王宝座。

2006 土豆二世

2006年的扣篮大赛无疑是20年来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届。因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首轮就将卫冕冠军淘汰的先例,也没有过第一扣就使出罚球线起跳扣篮的高难度动作,更没有决赛中允许球员在失败13次后,还给机会并最终让他夺冠的先例。

本届的参赛选手有:伊格达拉、内特·罗宾逊、约什·史密斯和哈基姆·瓦里克。预赛中,卫冕冠军史密斯的第一扣毫无新意可言,加之动作也不舒展,所以只得到了41分。第二扣时,只见伊格达拉走到篮板后面的摄影记者群中进行清场,划出了大打成平手,进入加赛。这也是扣篮大赛决赛历史上第一个平局,第一个加赛。

加赛中的扣篮,罗宾逊用了14次才完成,由于体力下降严重,他将距离从中线缩短到三分线,但这个顽强的小个子并不肯轻易放弃或者换一个动作完成了事,更为难得的是他却将难度增加了。最后一次他完成得相当完美,得到了47分。伊格达拉的加赛扣篮却是重复前一个动作,只得到46分,惜败给罗宾逊。内特·罗宾逊也成为继“土豆”韦伯后第二矮的扣篮冠军,要知道,他只有1.75米。

2007 九指神丐

2007年的扣篮赛场上群星璀璨。迈克尔·乔丹、“J博士'欧文、多米尼克·威尔金斯、卡特和科比,这些当今地球上最会扣篮的人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他们担任本次扣篮大赛的评委,让场上参加比赛的球员显得有些凄凉。昔日精彩纷呈的扣篮大赛,今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却已沦为鸡肋,他们的脑子里回忆着乔丹大战威尔金斯的精彩画面,却忘了欣赏后辈们的一次次空中滑翔。

为了更加公平公正,这次的扣篮大赛将引进新的规则。首先,参赛选手的一个扣篮动作必须在两分钟内完成,上届扣篮大赛决赛,内特·罗宾逊一个动作整整做了14次才成功,这样滑稽的场面本届比赛将不会出现。此外,本届扣篮大赛将引入录像回放机制,为评委更加准确的评分创造条件。

这次的参赛者是来自魔术队的德怀特·霍华德、凯尔特人队的杰拉德·格林、公牛队的泰伦斯·托马斯和卫冕冠军内特·罗宾逊。格林在预赛先与队友皮尔斯联手,皮尔斯将球砸向篮板边沿,格林接反弹球后双手大风车扣篮成功,得到48分。随后他又换上1991年灌篮大赛冠军迪·布朗的球衣并飞跃上届灌篮大赛冠军内特·罗宾逊,而以累计95分的预赛最高成绩挺进决赛。卫冕冠军内特·罗宾逊以90分的成绩同样进入决赛。霍华德的第二次扣篮,接队友尼尔森传球扣篮的同时,用左手将一张贴纸张贴在了篮板左上角,完美的想象力和惊人的身体素质得以展现。由于霍华德动作太快,观众们基本上没有反应过来他做了什么,只是在慢动作的时候才看到那张贴纸。最后霍华德和托马斯还是遗憾淘汰。

进入决赛后,格林的第一扣仅以41分比39分小幅领先上届冠军罗宾逊。但第二扣时,格林不但飞跃了扣篮大赛评审们专用的桌子,并以单臂大风车式将球轰进篮筐,因此获得50分的满分佳绩。最终如愿以偿夺得2007年的“扣篮王”。格林在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知道这次灌篮大赛评审的阵容相当坚强,他们都拥有相当高超的灌篮技巧,我只是尽可能做出一些特别的动作,希望他们能多给我一点分数。”

2008娱乐超人

2008年扣篮大赛的参赛者分别是来自猛龙队的贾马里奥·穆恩、灰熊队的鲁迪·盖伊、魔术队的德怀特·霍华德以及转投森林狼队的卫冕冠军杰拉德·格林。今年的扣篮大赛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场裁判只能决定哪两位选手进入决赛,而冠军的归属则由球迷的手机投票以及在NBA官方网站上的投票最后决定。

预赛开始,穆恩先出场,他用一个近360度的扣篮展现了他的弹跳。盖伊第2个出场,他的第一个扣篮太过平凡,裁判给了37分,已无望决赛。霍华德出场,他先来到蓝球架背后,挑球打板,起跳,在脑袋还在板后面的情况下扣了一个,此举引爆了全场,裁判给出50分满分。格林的队友先是将插有蜡烛的蛋糕放到篮脖子上,而后蜡烛被点燃。杰拉德·格林接队友的地板反弹球,跳起双手将球扣入篮筐的同时,将蜡烛吹灭。这个极富创意的动作由于扣篮难度一般最后只得到46分。

第二轮的时候霍华德穿上超人的球衣颇为搞笑,他跑到罚球线前一步,高高跃起的同时接到队友场外的高抛球。此时的德怀特·霍华德就如同超人一般,他飞在空中右手单手将球扣入篮筐。裁判和现场球迷同时被德怀特·霍华德的精彩扣篮所吸引并发出感叹声!德怀特·霍华德再度得到满分50分。这样,预赛两轮霍华德得到100分,与杰拉德·格林携手进入决赛。

在决赛里格林表演了赤脚起跳接胯下扣篮,赤脚的难度是很高的,但观赏性不怎么足。霍华德玩的则是自拍自扣:先朝篮筐一个击地球,起跳,左手将球打板,右手接球灌篮。经过大约10分钟的投票,最后在观众手机投票中霍华德以78%的支持率获得扣篮王称号,但是杰拉德·格林的表现依然抢眼,虽败犹荣。

2009飞跃超人

2009年扣篮大赛的开始,一首激情四射的摇滚乐曲便把全场所有人的气氛都调动起来了。参加扣篮大赛的四位选手——J.R,史密斯、鲁迪·费尔南德斯、内特·罗宾逊、德怀特·霍华德在音乐声中走上台。于是,期待已久的全明星扣篮大赛拉开了序幕。

“小土豆”内特·罗宾逊在第一轮非常有创意的让队友威尔森·钱德勒趴在地上,自己飞身向前,踩在钱德勒的背上飞行,单手将球扣入。而霍华德则用他的道具和创意重新定义了扣篮大赛。第一轮的第二扣,霍华德基至把一个电话亭拖到了场边,嘻嘻哈哈地钻到里面一阵鼓捣后,便再次披着他的超人红斗篷出现在球场上。与其说这是霍华德对自己超人扮相的传承,还不如说是他对扣篮大赛这项运动的发扬光大。罗宾逊和霍华德毫无悬念的进入决赛。

而决赛中,首先上场的是罗宾逊,衣着一身绿,这是为了装扮成超人的天敌“氪星体”,以此来帮助自己击败“超人”霍华德。他的背后扣篮,动作漂亮而干净利落,等于是把身体的极限给拉了出来,张力十足,顿时把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接着罗宾逊还跳了一段即兴的舞蹈,看来为了拉票,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接下来的霍华德也不甘示弱,几秒钟之后,全场发出了一阵阵的惊叹声。只见他先用右手把球抛向框架的边缘,然后球反弹,人高高跳起,单手接住球并扣进篮筐,看得大家是瞠目结舌。

最后一扣时,罗宾逊一直退到了三分线之外,运了几下气之后,罗宾逊非常生猛地拉开架势起跑、加速,到霍华德的跟前高高地跳起,在霍华德的脑袋顶上伸出右手将篮球狠狠地按进了篮筐。52%对48%,罗宾逊第二次捧回了“扣篮王”的称号,“霍华德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更是一个伟大的伙伴,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把冠军奖杯切开,然后我们一人一半。”

很明显,罗宾逊的最后一扣利用了霍华德作为二次支撑,这在比赛中应该算作犯规的表现却没有得到评委的指出,基至连观众的投票也偏向了罗宾逊,实在是令人费解。

2010 三冠传奇

2010年的扣篮大赛参赛球员有:香农·布朗、杰拉德·华莱士、德玛尔·德罗赞和内特·罗宾逊。与青涩的对手相比,内特·罗宾逊显然更知道要干什么,他知道什么样的扣篮更招人喜欢,加上他独有的身高“优势”,从第一轮开始,冠军的天平就向罗宾逊倾斜了。

新秀德罗赞预赛里首先出场,他从底线起动,从篮板下越过,空中胯下换手反身双手背扣,得到42分。布朗量了一下步点,他从罚球线内一步起跳,空中一个换手后扣篮,他只得到37分。华莱士只是一个反身拉杆背扣,他仅仅得到38分。罗宾逊的动作是把球抛出,自己跟上空中接球完成大风车扣篮,他得到44分。布朗在第二轮首先出场,科比在篮下将球抛起,布朗跟上最高点接球扣入,他得到41分,预赛总分78分。华莱士在队友的协助下也只是完成一个普通扣篮,他得到40分,两轮78分。

维姆斯出场给德罗赞传球,他在底线将球打到篮板边缘,德罗赞从后跟上接球越过篮板下沿,大风车拉杆扣入,这个动作让他得到50分,他以92分锁定一个决赛席位。罗宾逊让加里纳利为其传球,加里纳利把球抛起,罗宾逊反身接球转体后扣入,虽然只有45分,但89分的成绩足以让其进入决赛。

决赛中罗宾逊尝试了两次篮板后起跳越过篮板扣篮不中后,他重演了预赛首轮的一个动作,他将球抛出,自己跟上接球扣入。德罗赞仍选择了队友协助,维姆斯将球打板弹回,德罗赞跟上越过了维姆斯后接球扣入。最后一个动作罗宾逊花了一些心思,他将球打板弹回,快速跟上接球反身拉杆双手背扣,但这个动作并没有多大新意而言。德罗赞的最后一扣虽然跑到很远的位置,但他只是罚球线内起跳,空中一个简单的风车动作扣篮。

经过网友们的投票后,罗宾逊以51%的得票率险胜德罗赞成功卫冕。虽然赢了,但罗宾逊赢得并不光彩,甚至赛后罗宾逊也抱怨自己是被骗到达拉斯的,他根本就没有准备好。扣篮大赛也能靠经验夺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颁奖仪式上内特·罗宾逊略有羞惭的面容和疏疏落落的掌声相映成趣,相信他再也不想回到这片赛场上了。但是他无意间创造的历史我们还是要记住:此次夺冠是罗宾逊继2006年和2009年后第三次赢得NBA全明星周末扣篮大赛冠军,他也因此超过了“人类电影精华”威尔金斯、乔丹和杰森·理查德森,成为扣篮大赛历史上第一位三冠王。

猜你喜欢

罗宾逊将球预赛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足球联赛
盒子里的世界
“小土豆”梦返NBA
小狗汪汪
数读欧预赛
地球接力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
一道预赛试题的渊源与推广
《曲线运动》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