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8-04-09列肖容

考试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活泼的实践过程,基于这样的实际,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利用“先学小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提高互助合作的效果;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总结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活泼的实践过程,正因如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探究策略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一、 利用“先学小研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发展。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做的和该做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先学,学生对教材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堂的教学起点便和传统课堂教学的起点不一样。

[片段一]在学习《圆的认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先学,老师可以设计以下的“先学小研究”:

1. 自己画一个圆,剪下来,并在圆上标出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2. 试着填一填。

3. 用圆规画一个圆,说一说你的方法。

4. 我会在下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片段二]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先学小研究”,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静心地思考,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先学小研究为学生创设了精心思考、全情投入的学习氛围,激发了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使得他们对问题有更清晰、更深入的思考。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否有引起学生对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是数学课堂向纵深推进过程的关键。课前,学生通过“先学”,对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解题层面的认知,是浅表的、机械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课中,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展开讨论、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系统整理,使学生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浅表的认识变得深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索的形式来验证数学的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 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提高互助合作的效果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多数的合作学习都流于表面,所谓小组合作,教师说开始,就5、6个学生围坐在一起,整个教室看起来很热闹,学生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到处都是嗡嗡声,很难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时间一到,教师喊停止讨论,学生们便停下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发表小组意见,但发言学生往往代表的仍然是个人的想法,而没有综合小组成员的想法,合作学习没有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明确分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因为是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且人数比较少,所以学习氛围相对比较宽松,学生也就比较敢说,因为人数少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试图让别人采纳自己的意见,又互相取长补短,在这种说服和被说服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们在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原有的知识,从而推陈出新、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因为合作学习大量使用交流讨论,不但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增长了学生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教师为学生撘建平台,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態,渐渐进入独立思考阶段,接着进入相互交流信息的状态,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自由地发表意见,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更有利于促进知识的生成、思维的碰撞,也更能体现数学学习的自主性。

三、 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引路人、组织者,使课堂更有效。因为在之前有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每位学生的想法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有利于消除部分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胆怯的心理,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思维缜密,数学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这个时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他就像乐团的指挥,随时对课堂进行组织、引导、调控。这样的自主学习课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四、 总结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后端让学生谈学习收获和学习困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便调整教学进度,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好奇心持续地学习,教师的适时点拨,把知识延伸到课后,点燃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火花。

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的“先学”具有多样性、个体性、开放性的特点,以先学的基础,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学习,既有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游说和鼓励,也有教师的引领、点评、讲解和解惑。自主学习课堂,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学习带来的成功感、愉悦感和幸福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乐于亲近数学。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何志芳.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6).

[4] 李玉花.谈小学数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N].学知报,2010.

[5] 黄凤英.培养“阳光少年”探索“阳光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10(3).

[6] 高小娣.先学后教:给学习以生长的力量[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0).

作者简介:列肖容,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