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高尿酸血症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2018-04-09孙立立
孙立立,裴 莉
飞行员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逐渐增高。血尿酸升高与高脂血症发病率密切相关,分析其发病诱因可能与飞行员的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资料显示,血尿酸升高与富含嘌呤类食物摄入过多、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年龄有关。高尿酸血症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也是冠心病、高血压病甚至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尿酸血症在飞行员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脂代谢的关系,笔者对2015年度1326例飞行员体检报告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参加年度大体检的1326名飞行员的体检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575名普通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飞行员组:年龄 24~53 岁,平均年龄(30.2±10.4)岁。普通人群组:年龄 22~50 岁,平均年龄(29.6±9.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男性,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及随访。
1.2 研究方法 所有体检人员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5 ml,立即进行血清分离,统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型号:日本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 观察指标 正常值参考范围:UA208~428μmol/L,TC 2.8~5.18 mmol/L,TG 0.56~1.7 mmol/L,LDL-C 2.03~3.37 mmol/L,HDL-C 1.04~1.55 mmol/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分层下的飞行员中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发生率 将1326名飞行员和575名普通人群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组,分别统计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其中,30~39岁和40~49岁人群中,飞行员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低于普通人群,而20~29岁、50~59岁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飞行员总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6,P<0.05),详见表1。
2.2飞行员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的血脂水平比较 1326名飞行员中,高尿酸血症组(n=491)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n=835),高尿酸血症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高尿酸血症组,上述结果,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分层下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
表2 高尿酸血症组与非高尿酸血症组的血脂水平比较(x±s,mmol/L)
2.3飞行员高尿酸血症组的UA值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UA升高与TC、TG、LDL-C的升高呈正相关,与HDL-C升高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高尿酸血症组的血脂水平与UA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认为,高尿酸血症同高脂血症一样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与尿酸水平升高或尿酸盐沉积有关,以痛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发病主要与高龄有关[1]。部分航空公司针对同年龄段飞行员统计分析发现,血尿酸水平还与发病人群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尤其在飞行员群体当中,青壮年罹患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递增[2,3]。该研究发现,30~39岁和40~49岁人群中,飞行员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低于普通人群,而20~29岁、50~59岁人群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同时,飞行员总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飞行员饮食结构相对均衡有关,血脂与尿酸代谢相对恒定,固定的餐食搭配是确保血尿酸代谢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该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可见,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率较高。既往研究认为,尿酸代谢是由黄嘌呤氧化酶或黄嘌呤脱氢酶降解而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消化道清除。在脂肪酸代谢异常增高的情况下,6-磷酸葡萄糖酶活性升高,间接导致嘌呤合成旺盛,从而促进血尿酸的合成代谢[4]。此外,三酰甘油分解过程中产生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再酯化或进入其他组织后,加速了ATP的有效利用和分解,间接促进了尿酸的生成。可见,合理控制饮食,如限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嘌呤食物摄入,定期检测血TC、TG、LDL-C有助于调控血尿酸。UA升高与TC、TG、LDL-C的升高存在正相关性,而与HDL-C升高存在负相关性。TC、TG、LDL-C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可能是保护性因素。
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主要与飞行状态下的缺氧环境、加速度运动、低气压等飞行条件有关,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内分泌轴,从而导致激素水平分泌失调,其中雄激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而雌激素恰恰有助于改善血管张力和血脂代谢,男性飞行员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和脂代谢异常,诱发高胰岛素血症,通过刺激胆固醇的合成,影响血脂代谢途径,进而影响血尿酸代谢[5]。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脂代谢异常、高血糖等密切相关,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在致病作用和疗效方面存在相关性。只有最大限度的干预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的破坏作用,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6]。因此,飞行员需要合理安排饮食计划、规律体育锻炼、适当心理疏导等,调整脂类物质摄入和体内代谢环境,降低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提高健康水平。
[1]叶圣,姚龙.高尿酸与高脂血症相关性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22):247-248.
[2]谢静.某航空公司5020名体检人员高尿酸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4):451-453.
[3]杜建财,周丽娜,郭忠琴.银川6955名体检人员高脂血症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12):1419-1422.
[4]李庆峰,王争羊,马晓菊,等.40岁以上飞行员体重指数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发病率相关性调查[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3):216-217.
[5]赖仁奎,盛小刚,潘光明.高脂血症合并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 广东医学,2016(6):895-897.
[6]陈红艳,邢玉娥.高脂血症、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1(2):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