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检定装置一体化集中控制平台的分析与应用
2018-04-09张竞芬覃继业梁英娜
刘 燕,张竞芬,覃继业,易 英,梁英娜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池供电局,广西 河池 547000)
0 引 言
河池供电局当前使用科陆、涵普和格宁三个厂家的电能表校验装置。各厂家的电能表检定装置在与营销系统MIS接口的时候涉及到大量的开发调试维护工作。如果营销接口发生改动,各厂家又要重新联调一遍的情况时有发生,费时又费力。各厂家出具的电能表检定证书也不统一,证书在报表格式以及数据完整性上各不相同。
电能表检定装置虽然都是按照电能表检定规程实现电能表检定工作,但是实现该工作的操作软件却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操作人员培训的时候就需要对所有电能表检定装置软件进行操作培训,培训时间长,力度大,但检定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误操作等情况,从而导致检定工作的延误,整体检定效率不高。
本文根据各计量中心日益增长的检定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方式、节约人力物力为目标,改进现有的检定模式,以达到快速、稳定、准确、高效的目的。
1 系统概述
电能表检定装置一体化集中控制平台主要以集中控制系统软件为基础平台,包含MIS交互系统、操作界面系统、设备控制系统、检定装置等。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各系统概述如下:
(1)MIS交互系统:运行于主控计算机上,主要负责与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MIS)进行信息交互,下载电能表信息、检定方案和上传检定结论等。
图1 电能表检定装置一体化集中控制平台系统的应用
(2)用户操作系统:运行在主控计算机上,包括用户日常检定操作、各台体检定监视及管理、检定数据管理、检定方案管理。
(3)设备控制系统:运行于各检定计算机上的,主要负责电能表检定装置的检定控制,根据用户操作界面下发的方案现实各种检定业务,实时与用户操作界面交互,实时传输检定数据。
(4)检定装置:原有的电能表检定装置,主要功能是由控制器层管理输出各种试验流程的环境,达到试验效果。
操作人员通过MIS系统或条形码下载数据到集中控制平台,操作人员在控制平台选取检定方案并下载到客户端控制电脑。客户端开始检定,实时与集中控制系统交互,实时显示数据。检定结束后集中控制平台本地保存数据并上传到数据服务器,集中控制平台可以根据条件统计、查询、打印报表以及上传检定数据到MIS系统。
1.1 技术特点
(1) 系统架构采用局域网形式连接,突出自由、实时、稳定等特点。
(2) 检定数据实现管理的集中化,检定数据由标准模板进行集中打印;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目标;为电能表的检定工作提供标准、高效、便捷的平台。
(3)对数据进行实时刷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提高数据的抗干扰能力。
(4) 将各厂家的检定装置的控制协议编译成标准动态库实现统一的接口管理,完成对电能表检定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
(5)系统有易扩展以及配置灵活的特点。
(6) 一人可同时管理多台检定装置。
(7)软件界面和操作完全统一、减轻检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压力。
(8) 兼容国内外主流厂家检定装置。
1.2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布局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功能布局图
1.2.1MIS交互系统
为了获取电能表信息,用于产品的检定,同时还有统一下发的检定方案以及上传检定数据等工作。集控系统需要和南网营销管理系统(MIS系统)进行通讯连接。但是由于南网有一套独有的系统,所以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上传等工作。其可作为一个中间纽带联通此集控系统和MIS系统。
1.2.2用户操作系统
此系统类似于原有各厂家的电能表检定软件的功能存在,是整个集控系统中最复杂的设计。因为它需要进行检定操作、设备状态监控与管理、检定数据管理、检定方案管理、电能表信息录入(使用扫描枪扫描电能表条形码),以及检定过程监控等工作,需要人性化和稳定性。
1.2.3设备控制系统
此系统是本次集中控制系统修改最大的部分。将原有各厂家不同的设备通信协议进行标准改造,原因是平台软件需要与不同类型、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检定设备进行实时通信操作控制,在平台上统一操作管理,将单相及三相电能表检定装置统一接入检定平台;可将厂家、型号、类型等有差异的电能表检定装置接入集中检定平台;新设备和新功能扩展也方便接入检定平台。通信接口连接如图3所示。
此系统采用了 “C#动态库“技术,将检定设备的通信协议编译成标准动态库文件,在平台上做为设备控制方法,用作对检定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采集工作,实现平台软统一。
图3 通信接口连接图
1.2.4检定项目管理
此系统主要是对检定方案进行转换和管理,对MIS下发的方案根据规程要求进行转换翻译。
1.2.5统计查询与分析系统
主要工作为运行日志管理,证书和报告的集中打印。
数据采用集中式管理后,检定的报告、证书、结果通知书等报表将采取集中打印、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
2 检定工作方法比较
2.1 目前检定工作方法
第一步:检定人员将需要检定的电能表安装在试验装置上,进行连接电缆、检定等操作。每台检定装置需要一名操作人员进行监控;第二步:根据计算机软件程序的设置,进行项目检定(在相关规范的基础上);第三步:保存相关测试数据在本地硬盘;并打印自有格式的检定报表(证书、原始记录、检定结果通知书等)。传统操作检定方式会导致数据获取的渠道较为单一,检定数据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数据反映情况较为片面,不能对电能计量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同时传统的电能计量方案加大了电能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工作人员须在专用计算机上才能进行数据的浏览管理、电能计量,并且数据获取耗时长,工作较为繁重。
2.2 集中控制平台系统检定工作方法
第一步:管理者在集控平台上创建电子工单,并将工单发送到资产管理系统(仓库)和检定班相应级别的检定设备。操作计算机上显示未完成的任务单 ;第二步:将此批电能表送到要求的检定设备上,检定人员需要在检定计算机上接收电子任务单;第三步:检定人员将需要检定的电能表安装在试验装置上,进行连接电缆、检定等操作。但是由于有权限管理,检定人员的每一步动作都需要进行人员认证后才允许结束并进行下一步工作。检定步骤是基于管理人员发出测试项目和测试程序自动检定,而一个人可以监视几个测试设备。第四步:将数据保存于集中控制平台,有需要时进行报表的集中打印。在电能表检定装置一体化集中控制平台中,数据采取集中管理,使得检定工作更具有科学性,保证了数据处理的高效便捷,极大地减轻了检定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检定人员不可以随意改动原始数据,报告成果更加切实可信,精确度大大提高,为电能计量工作的合理公正展开提供了控制手段,使得电能计量结果更具有可信度,科学含量提升。同时报告的格式也得到了统一,方便后续工作的高效展开。
表1 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流程时间对比(以单相24表位检定为例)
表1为现有检定方案时间和通过检定平台工作时间对比,可以看出,实际检定时间差不多,因为电能表准备、安装、检定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操作,但是在数据处理方面,可显著减少时间。特别是后续需要查询相关报告时,现有方案仅需原有方案的10%左右。
3 结 论
电能表检定装置一体化集中控制平台秉承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人性化的设计宗旨,为电能表检定装置提供统一、规范、一致的操作流程;减少检定人员由于检定装置配置的软件不同而带来的相关问题与学习成本;提高检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统一了整个河池网区检定原始记录、检定证书格式,使证书管理起来规范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爽,杨玥,吴晓艳.NET框架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JJG596-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电子式交流电能表[S].2012.
[3]秦靖,刘存勇. Oracle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刘力夫.计量一体化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研究与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2013,(0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