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资讯

2018-04-09

太空探索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部电信业务发射场

海上发射“套路”多

新闻:两会前夕,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洪表示,我国将于今年首次从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执行我国首次海上发射任务。

解读:运载火箭通常是在陆地上发射的,我国的酒泉发射场、太原发射场、西昌发射场和文昌发射场都是建在陆地上,国外的拜科努尔、东方、卡纳维拉尔角和库鲁等著名发射场也是陆地发射场。然而近年来,许多地处赤道地区的国家对发射近赤道、低倾角度卫星需求越来越旺盛,因为离赤道越近,发射能力损失越小,发射成本越低。虽然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比较靠近赤道了,但是它的纬度还是在19度。有一些卫星发射的任务需要倾角最好能到5度甚至更小,所以即使是在海南发射,对运载的要求也比较大。因此,在靠近赤道的海上直接发射方式成为航天强国的“新宠”。

除了发射能力损失少以外,海上回收落区对人的影响较小。火箭发射后,助推器及一、二级残骸可直接落入海中,不会殃及平民或地面设施。此外,海上发射的运营成本相对较小。

大可磊 作

执行海上发射首秀任务的是素有“快响利箭”之称的长十一火箭。业内人士介绍,“长十一”强大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使其在商业航天领域内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完善到位的服务,这也是今年“长十一”计划进行的5次发射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宗河)

获得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有多牛?

新闻:3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批准中国卫通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卫星固定通信业务。

解读:很多人奇怪,中国卫通一直在从事卫星运营服务,难道是“先上车,后扯证”?其实,此前中国卫通已经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其业务种类为“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中的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就是将卫星频道、宽带等向外出租或出售,例如全国两会期间,一些电视台在会场进行新闻播报就需要租用转发器资源。

而如今中国卫通的业务种类拓展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和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新增的内容其实属于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这也就意味着拥有15颗商用卫星的中国卫通,从渠道商的角色开始向运营服务商转型。2017年4月,中国卫通成功发射我国首颗高通量宽带卫星,搭建了天地一体的业务运营平台,具备了向大众消费者和民航客机、海运客货船、高铁等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的能力。据了解,未来五年,中国卫通还将发射3颗高通量宽带卫星,总容量不小于500GBPS,实现对我国疆域及“一带一路”重要区域的全覆盖。中国卫通的这些业务布局直白地宣告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因此,本次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中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牌照,可谓让其后续运营如虎添翼。

(卫轩)

2018.2.21~2018.3.20 长征火箭发射记录表

【短消息】

近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总经理卡马洛夫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关于月球与深空探测的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利用各自确定的月球任务开展合作,共同设立中俄月球与深空探测数据中心。俄罗斯计划在2022年发射月球-26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器则计划2023年在月球南极着陆。

3月15日,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并对外发布天基物联网组建计划,该公司致力于实现全球无盲区通信的“行云工程”正式启动。

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将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科学技术部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3月12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临近空间科学实验系统”(简称“鸿鹄专项”)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旨在深度刻画临近空间天气、电磁环境与辐射环境,探查临近空间生物多样性,揭示临近空间关键环境要素的生物效应,引领国际临近空间科学研究,提升临近空间开发利用能力。

【声音·圆桌】

全国两会上,来自航天的代表委员爆了啥料?

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表示,我国2040年前后核动力飞船将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8个月,如果采用大推力核动力航天器,能将飞行时间缩短至1个半月。我们正联合国内核动力相关研究设计单位,开展空间核动力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后续将形成核热、核电等多种方案,拓展空间任务的适应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三院院长张红文表示,目前我国正在研制可执行航天发射并多次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既可载人,也可运货,前者可满足太空旅游、运送航天员等需求,后者可用于卫星发射、空间站货物补给、太空应急救援等。与现有火箭发射回收方式不同的是,空天飞机能够从普通机场起飞,把航天器送入轨道。”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李洪:“2035年我国运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以智能化和先进动力为特点的未来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首飞。此外,高性能智能化空间运输系统将实现广泛应用,航天运输系统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目前研制人员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发展低成本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将在明年进行第三步——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同时我国也在策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可能在月球建造基地。一开始通过智能机器人来控制和照料基地,等我国实现载人登月后,人也可以到月球上进行短期照料。”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今年长三甲系列火箭有14次发射,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任务,其中有10次是北斗工程任务,一次为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今年、明年、后年近3年计划有40次发射。”。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部电信业务发射场
文昌发射场暮色
长征七号火箭“乘车”通往文昌航天发射场
基于远程数据判读的导航多星发射场测试管理
科学技术部:线上销售助力消费扶贫
高技术中心召开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部署动员会
1—11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同比增长35,1%
电信业务总量保持高位增长
日本2017年“高考”拉开帷幕 超57万考生参加
对身份不明用户不得提供服务工信部规范电信服务协议
科技部去年"三公"支出1962万元 较预算数减少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