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融入有机教材 事例激发学习兴趣

2018-04-08王奉良

魅力中国 2018年50期
关键词:趣味活动生活素材学习兴趣

王奉良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为素材,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重要性。教学中以课本知识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生活素材;科学事例;趣味活动;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动力,同时也是战胜学习过程中一切困难的法宝。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创造一定的情景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挖掘生活中素材 激起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有机物的世界,是课堂教学的好素材,提供了学习有机化学的平台,适当的情景渲染,也激发学生向往有机化学学习的强烈愿望。

1.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质,展开了有机化学的课本:我们穿的”六大纶”,我们吃的“六大营养”物质,我们使用的“有机材料”,丰富了我们的教材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认识。

2.有机物在高科技的渗透,引导学生向往有机化合物世界:嫦娥奔月的航天保护服材料,探秘7000米海沟的“蛟龙”中的有机材料,会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网上查询蛟龙号浮力材料,是用环氧树脂、聚氨酯、酚醛树脂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低密度、高强度的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引导学生运用课本有机化学知识,探究化学微观世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发光水泥公路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芬兰用发光水泥建造一种夜光公路,这种水泥利用阳光和来往车灯的光照储藏能量,夜间就会闪闪发光,显示出道路的各种标志、车道、路段,方便于夜间行车,有利交通安全。引导学生去探究发光水泥在普通水泥(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参入荧光涂料,不但美化公路交通,也达到减少路灯的电能消耗。

4.挖掘古诗词经典语句,渗透有机化学的知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干”的化学知识,渗透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他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蜡烛的成分;若干年前是用牛、羊等动物脂肪(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为原料制成,在当今石油化工技术不断提高,改用石蜡(C22H46)做原料,拓展了石油的使用范围、降低了蜡烛的成本。

二、科学的处理教材 让有机化合物走进生活

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内容,正如杜威倡导:“最好的一种教学,把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的习惯”。

1.通过日常生活中有机化何物的处理教材,使有机物更贴近生活:

常用的有机物渗透烷烃教学中:通过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家庭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打火机中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丁烷、汽油的主要成分是辛烷、蜡烛的成分为22烷烃。通过身边的烷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烷烃的学习:结构是单键,碳原子个数小于4的为气体,大于4且小于16 的为液体、大于16的为固体,大于4的烃,存在同分异构体。

2.通过身边“白色污染”的事例,课堂渗透烯烃的性质;生活中的塑料袋的成分—聚乙烯,农用膜的成分---聚氯乙烯,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是通过烯烃的加聚反应得到。

3.通过药物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官能团;医生根据药物中的微生素、抗生素含的官能团,指导患者怎样正确使用药物,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结构和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

4.化学物质在农业中应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例如;为了使棉桃在下霜前提前开桃,棉民向棉花喷洒了乙烯利。水果商人为了较长时间保管水果,用高锰酸钾氧化成熟的水果放出乙烯气体,防止乙烯催熟大量的水果。

三、课堂融入化学史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用科学家的故事帮助教学,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勇攀科学高峰,成为人类生活、生存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工作者。

1.抗生素的使用,使人类的寿命平均增长了20多年:1932的年圣诞节,德国化学家多马克,用磺胺治愈生命垂危的患败血症的女儿,开创了人类第一次使用抗生素的先例,几十年来青霉素在临床上大量使用,挽救了很多垂危的生命。

2.少年有成,伍德沃德的故事;16岁考进麻省工学院,3年学完大学的所有课程,获得学士学位,又用了一年的时间从学士到博士毕业(普通人要6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合成了马钱子碱、利血平、叶绿素等24种以上有机化何物,有“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之称。

3.错发的诺贝尔奖故事,教育学生可持续的发展理念;1948年授予,发明了有机氯杀虫剂DDT(结构简式为的瑞士化学家米勒。DDT的使用杀灭农作物虫害、保证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食物的短缺。可是使用了几年后,发现DDT难降解、毒性大、在食物链中残留时间长,威胁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目前,世界各国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要学生明白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研究要着眼于为人类的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高科技产品为佐料 增强有机课堂趣味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1.三大合成,改善了人们类衣、食、住、行:塑料的大棚的使用,使人类改变了植物的自然生长环境,在白雪皑皑的昆仑山哨卡,凌冽寒风的冬季,人们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人们仿生合成蜘蛛丝,四百万条的细丝,才是人们一根头发的粗细,10克的蜘蛛丝长度可绕地球一周,做成直径一英寸的绳子强度是钢材的三倍,可以吊起74吨的重物。教育学生为了60多亿地球人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发挥聪明的才智。

2.展现新合成成果,添加学习的兴趣:向学生展示一下现代有机物合成有趣的动物结构式,把复杂的有机合成通过艺术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体味到有机化学世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五、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运用知识是兴趣的源泉

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对知识的兴趣。一个人在认识世界,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形成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引导学生挖掘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指导学生 自编、自演《糖尿病的诊断》和《祛痣》等小品,通过合作学习,模拟生活中“医生为病人诊断病情”的过程,并通过艺术手段的呈现知识,使化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用科学指导工作和生活的习惯。

六、创造学生应用知识的机会 求索中提高学习兴趣

“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需要开展有兴趣的教学活动。

在化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实验原理的启发下,设置《纤维布料、棉布、丝绸布料区分》等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途径,不但提高了学生应用有机化学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创造使用知识中获得成就感。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知道的東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

总之,要使学生有“好学之乐,有耐学之苦”,一定要培养学生“热烈的学习愿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开展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通过“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在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达到使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教育漫话》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3]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爱弥尔》

[4]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猜你喜欢

趣味活动生活素材学习兴趣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趣味活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