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1-12赖群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活动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赖群玲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性的学科。要想促使小学生学好数学,使其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趣味活动;游戏辅助;动手操作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应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会学、乐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对小学生来讲,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只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并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的学习方法。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即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主线,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为主导。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维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突破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出示实物长方形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6里面,宽3厘米,让学生算出物体的面积,然后教师按住长方形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马上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相机提问:孩子们,你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A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18平方厘米。B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原来小。此时,教师不必急于公布答案,让学生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根据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绞尽脑汁寻求答案,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的兴趣,自己得出答案。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就这样有力地激发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比教师一味地灌输要好得多。

二、趣味活动,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组织一些趣味性活动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低年级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动手DIY一些教具,在课堂中,让学生拿出自己动手制作的小棒来算加减,这样在玩中学大大的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学习由抽象化变得直观化。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并通过直观的实物教具,配合动画课件,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新知。在课余时间,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自由的空间。因为数学本身以理解为主,只需在课堂上理解掌握了,教师应当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充满热情,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加负担。作业的意义本身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沦为惩罚学生的工具。

三、游戏辅助,提高兴趣

教育家陈老先生说:“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依然表现出幼儿时期所具有的对游戏的兴趣,他们可以长时间地玩耍,却不能长专注于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时常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新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来,使教学有了显著的效果。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笔者设计了摸一摸、猜物体等多个游戏项目。本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多,学生比较难掌握,于是设计了摸一摸的游戏,让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另一部分学生把眼睛睁开,然后同时滚动两种物体,让学生感受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了,正方体不论怎么滚动,结果都是一样,我们抓住正方体的这个特点,来教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新颖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我们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动手操作,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亲切感。低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假如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单一的讲授,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数学新知的印象,加强记忆。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用生活中有关圆形的物体举例,让学生感受到圆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与其图形的不同之处,至于怎样画圆,教师先不做示范,就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大胆尝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表现欲充分调动起来了,人人动手、动脑,大胆尝试,很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并学会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此时,教师应当立即肯定他们自主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接着问:“如果要建一个圆形的大水池,能用圆规画出来吗?”这样,更深层次地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又争先恐后地自主探索。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他们终于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面积更大的圆。这样的数学课堂,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的作用,师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对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有利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多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潜能。操作实践是学习数学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它使抽象化的事物具体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数据变成灵活生动的游戏。

小学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的活动,要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就必须要让他们爱上数学。数学是抽象的,因此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仝惠.推进问题导学,成就精彩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

[2]吕志恒.激发兴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2(5)

[3]唐小山.激发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研版,2015(6)

猜你喜欢

趣味活动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