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校本教研实用性的探索

2018-04-08王海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实用性

王海芳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磨课”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磨题”的研究却仍处于较为冷僻的地位。磨题不只是磨解题技能和解题策略,更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把握,是连同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在内的一种行动研究模式。这种实用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了试题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有效考试,促进师生反思和专业成长,促成了高效教学。

[关键词]校本教研;磨题;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5008202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以来,“有效教学”日益得到重视,“磨课”研究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有关“磨题”的研究却仍处于较为冷僻的地位。很多教师相信苦干、蛮干出成绩,奉行“拿来主义”,在教学中不解题、不选题、不命题,使得大量的重复练习和低效练习占用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此外,近几年,在中小学开展的教研活动中,除了大家熟悉的“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以外,“命题比赛”“说题比赛”“教学能力比赛”等也成为教师教学技能评比及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让教师在教学技能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就必须督促教师命制和筛选优质的试题,精讲精练。然而,目前教师对试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少数一线教师的试题研究也只是自发的、分散的或偶发的试题研究,真正基于教研组的、集体的、常态化的试题研究很少有成熟的例子可借鉴。基于此,我校生物教研组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磨题”校本教研活动。

二、“磨题”的概念界定

“磨题”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解题锤炼、琢磨,从题目中悟出学科知识结构内涵,生成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模式。磨题不只是磨解题技能和解题策略,更是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内涵把握,是连同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策略在内的一种行动研究模式。

三、“磨题”研究的内容及操作

为了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命题能力,同时又能形成集学习、研究和协作于一体的教研氛围,我校生物组在教研组文化建设实践中,构建了校本教研两大集体活动——“磨课”活动和“磨题”活动。其中,“磨题”活动的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以下为我校生物组磨题活动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1.选题。

如何确定打磨的试题呢?当然得先确定主题,然后按照主题的需要去筛选和收集试题。主题不是随意确定的,而是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疑难与困惑,然后经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讨论确定下来。再让教研组内的教师自己按照主题,选择、收集和整理试题,为后续的研题提供背景和奠定基础。

基于全国使用浙科版生物教材的省市很少、受旧教材影响,及市售练习册的题目明显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我校生物教研组确定了“高考题、名市名校模拟题及改编”的磨题主题活动,教研组长根据主题,按照核心知识或者关键能力对选择的题目进行分工和任务布置,具体安排见表1。

其他组员从近年的高考题、地市联考题、名校模拟题等选择对应知识点的题目,从中选择出或素材情境新颖,或知识点考查角度新颖的题目,加以改编,形成更好的试题,也可以选择一些有激发原创冲动的新信息题,并通过中国知网等网站下载相关资料编写成原创题。本过程需要在教研活动中提前布置,因为改编,尤其是原创,往往比较耗费时间,一般需提前15天左右。

2.研题和个人磨题。

研题是指针对选择的对应知识点的试题,从情境、设问、学生答题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精心研究样板试题后,教师个人制订磨题计划,自主打磨试题。本环节根据选择试题分析,选择改编和原创的思路,精心改编和命制,初步打印成稿,初稿应该有原题呈现、改编背景及思路、改编题呈现、改编题关键技术分析、学生可能易错点预测、改编题应用范围及价值分析等,并填写好相关表格(如表2)。

3.说题和组内评价

研题和个人磨题之后,应由编题教师先进行说题。本环节是磨题活动的主体部分之一,先由磨题者现场说题,向组员和专家呈现自己的改编题和相关思路,然后组内同伴交换做题,提出修改建议,如表3所示。

完成后,根据试题总体的质量,教研组及时给出合理的评价。若多数教师认为改编题的情境、考查点等改编思路值得肯定,评价较高,则进入后续集体打磨的阶段;若多数教师认为改编题的情境设置不够新颖,存在科学性错误或设问不合理易引起学生误解等问题,评价过低,则由改编教师重启个人打磨试题的过程。

虽然组内评价之后,评价低的试题将引发新一轮磨题活动,教师的劳动量将大大提高,但教师也会在“产生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促使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4.集体打磨和试题入库。

集体打磨,可从三方面进行:(1)磨试题深度。要确保试题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难度不宜过深,也不宜過浅,既保证大部分人都会做,也有少量是较具深度的知识,以考查优生。(2)磨试题广度。由命题者对试题进行全面分析和分解,考查的目标和内容覆盖教材多数知识点,但有所侧重。(3)磨实效与反思。注重磨题实效资料整理,包括呈现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各种资料,如磨题反思和总结、教研组记录的说题及做题交流材料等。

集体打磨结束,应选择好题,根据使用范围,让学生测试修正,并将学生答题情况反馈给命题者,同时对该试题考查的核心知识与能力的有效度进行研究,结合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判断与改进,最后编入学校生物组的教学资源库。

四、活动反思

通过磨题活动所编写的试题,在考查内容、难度值、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使得科学性得到保证,避免了只要采用“题海战术”就能获得高分的弊端,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磨题不仅改变了一部分教师想编题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而且其中改编好的试题也可以用于月考或大型考试,凸显了校本教研的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试题与学业评价的深层次专业对话,自身的专业素养明显提升。近三年,我校王伟老师、梁建平老师在市教师命题说题比赛中喜获市一等奖就是很好的例证。

有关磨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仍在继续,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