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院系服务社区美术文化初探
2018-04-08李俏
李 俏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社区美术教育作为国民艺术教育与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与经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当前,在党和国家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美术院系应主动加强与周边社区的互动联系,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区美术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一、大学美术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地方高校在美术教育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人才的优势,即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拥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在美术方面的素养较高,是美术人才的代表。
2.设施器材上的优势,即地方高校不仅拥有开展美术教育的场地,能够容纳许多观众,而且也拥有专业的音响设备与器材,这些设施资源也是社区美术教育所奇缺的。
3.信息资源优势,即地方高校在美术教育方面掌握了先进的教育信息与教学方法,在教学理论方面经验丰富,同时地方高校也需要通过深入基层社区以丰富实践经验。
美术在我国大学目前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社会服务功能。而大学美术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就是大学把自身具有的丰富美术教育资源投入社会,凭借自身具备的独特优势,建立起完善的课程教学实践系统以及有效的大学教学机制,采取长时间和短时间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从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并且服务了美术文化事业,为提升人们的美术素养服务。大学美术教育资源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大学美术教育资源充分具备服务于社会的功能,需要承担一定的服务于社会的责任。随着大学美术的教育资源逐渐丰富和文化事业的逐渐发展,大学美术的教育资源在社会中起具有重要作用。
二、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的契合
1.作为在大学中专门学习美术的学生来说,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进行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于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能力,而且能使教学相长的原则得以具体实现,以起到推动大学生美术专业技能发展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经济生活上相对独立。应该积极鼓励专门学习美术专业的学生从事一些与美术相关的家教工作,建立起一个美术家教服务体系,让具备优秀品质和技能的学生去为家庭美术生活服务。社区是当代人生活的主要区域,因此美术生活服务可以将社区作为推广的落脚点。当今社会,大部分城镇中的社区对文化需求都在不断扩大,因此大学应该对城镇中社区的有益美术文化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渗透。在对社区进行服务时,需要利用学校的美术实践活动对社区住户的生活和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可以邀请一些社区居民参加学校举办的美术比赛,以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或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设计被大众所喜爱的美术课程,目前素描课、色彩课、美术鉴赏课的参与度较高,因此可以开展此类活动课程。
2.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促进社区美术教育发展的意义。首先,这是促进社区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区日益成熟,社区居民对美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资源为社区居民服务,对社区美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其次,从微观层面看,地方高校利用资源优势参与社区美术教育,对于社区爱好美术的个体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社区居民中不乏美术爱好者,但苦于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与专业的器材,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理想,无法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地方高校美术教育资源的融入,为社区居民实现自身美术素养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价值,从长远看,也将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的美术水平和素质;再次,研究地方高校资源促进社区美术教育的策略,对高校来说也是有利的。这是高校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提升地方高校的综合能力、展示高校教育成果的优秀平台,也是实现地方高校美术高等教育与基层群众密切结合、密切联系的一种有效形式。对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及教师来说,这也成为他们发挥美术才能的平台。
3.社区居民对美术资源的渴求。对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匮乏,形式单一,并不能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尤其是一些高素质、理论知识丰富的人才,导致社区美术教育活动开展进程缓慢,社区中热爱美术的居民无法得到正规专业的美术指导;另一方面缺乏设施资源的支持,比如各种美术器材、设施、场地等欠缺,阻碍了社区美术教育事业的开展。大学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美术下乡的活动。将本校的应届毕业生实习岗位安排到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实习时间为一个星期以上。这项活动可以取得学生和教师、实习学校以及各个村镇百姓的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这样既锻炼了大学美术专业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为农村生活增添文化气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地方高校美术院系服务社区美术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应该积极与社区沟通合作,在社区美术教育方面充分发挥其拥有的人才、设施及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使社区居民真正能够从中受益。
地方高校走进社区,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美术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帮助社区美术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专家现场咨询等方式,为社区美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持,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在美术方面的求知欲;同时将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国际特色的美术艺术形式传递给社区居民,拓宽其视野。另一方面,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艺术活动,以高校在组织美术活动方面的专业经验,使社区美术活动的组织性、专业性得以提升,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此外,地方高校还可以与基层社区合作,使社区成为其美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高校大学生可以将社区作为施展才华与抱负的舞台,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社区美术事业发展之中,从授课、组织编排节目到汇报演出,以及日常琐碎的美术教育工作,都可以由大学生逐步展开。通过大学生社团和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社区美术教育的需求。
在设施资源方面,可将高校的美术厅对外开放,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学校学生的美术汇演等活动。这些措施对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美术需求、提升社区居民的美术素养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建立各类艺术实践基地。目前我国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普遍缺乏长期的艺术实践基地与教育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多为校内美术教育实习则安排在大四,仅6-8周的时间。国内一些知名的艺术院校在学校与社区共建道路上早已走在了前列。当前,在党和国家正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美术院系更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美术教育服务。
首先,要加强美术学科专业建设,聚集优秀学术研究人才,以促进美术学科专业的发展。
其次,要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科研学术机构,重点针对区域和社区美术发展需求和特色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人员应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亲身感受和了解居民的美术诉求,使自己的美术研究“接地气”。
最后,要注重校地合作,为政府决策咨询和繁荣区域美术文化服务。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推进社区美术教育发展,开发区域传统美术文化遗产与资源,挖掘地域美术文化、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