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话剧表演的语言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话剧表演吐字话剧

赵 磊

(大庆话剧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完成戏剧内容。

一、吐字的清晰性

话剧的语言技巧 当我们在探求影视表演的语言技巧时,首先不能忽略话剧的语言技巧。因为谁都知道电影表演艺术晚于话剧表演艺术。早期电影演员许多是由话剧演员改行过来的,话剧与影视有着许多共同的特性或相似之处,尤其在语言技巧训练方面,话剧界率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吐字、发声、用气、共鸣等等。话剧表演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白的形式在进行,因此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吐字清晰,且铿锵有力是必须的。话剧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话剧表演的台词都是有着很强的逻辑关系的。如果话剧表演者吐字不清,让观众没有听清对白,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剧情脱节,出现对后面的剧情不了解。所以话剧表演过程中表演中吐字清晰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调的鲜明性

话剧表演过程中,需要话剧表演者语调鲜明,在诉说时要根据剧情用合理的夸张语气进行表演,这样才能使得话剧表演充满生气。

话剧的台词是被放大了的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因此,在表达一种思想、表露一种情感,或是反映某种心理和突出一种环境氛围时,会大量使用形容词和感叹词,使语言的语气进一步夸张得到强化,此时的语言成为促成舞台效果的主要工具.在话剧表演过程中,为了充分表达出人物语言的情感和剧情角色的内在心情,以及衬托出人物、情境的环境氛围,需要演员通过提高或降低声调、加重或减轻咬字、改变语气、强化共鸣,甚至用呼吸、换气、语调、停连、重音等语言技巧来增强表现。演员的创作是根据作家提供的以书面语言形式出现的剧本台词,要想把这种书面语言变成生动形象、富于强烈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在舞台上表达出来,从而吸引和打动观众,这就绝非读几遍剧本,把台词背诵下来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演员进行一番艰苦的再创作.这个再创作的过程,就是舞台语言艺术加工的过程。

舞台语言既然是一种艺术语言,在艺术上应有它的要求和标准.话剧舞台语言应做到既真实,又有艺术夸张;既自然,又要有所修饰;既有内心感受,又要有鲜明体现;既使人感到如同生活般的亲切,又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享受。

三、台词的连贯性

话剧表演一般都是在向观众诉说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要求台词要具有连贯性,这样表演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前后联系不上、跨越过大,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情况。

舞台语言是有节奏的,演员要深刻体会剧本想要表达的意境以及台词需要体现人物的情感特征,合理的处理停顿和重音才能充分展示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恰当的停顿还可以提高观众对故事情节的求知欲,增加悬念,从而增强话剧表演过程中的语言艺术.在声音上需要通过浓厚的气息充分地传递;在语音语调上要放大和夸张等鲜明的特征来表现;在吐字上需要用音强的力度与音长的延伸来清晰吐字.有的演员在表演时带有严重的地方腔调,舞台表演除了特别要求需要通过方言来显示人物特色时,正常情况下一定要使用普通话,要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在呼吸、换气方面,采用胸腹式呼吸法,否则声音不会从丹田中发出,只是从喉咙中挤出,会显得声嘶力竭。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当有动作愿望的语言时就会表现出浑厚、敦实、洪亮的声音。同时,舞台表演必须要通过语言动作的碰撞、交流,逐步发展至高潮,通过语音语速来掌握整体语言表达的速度,从而控制舞台表演的进程,把握整体节奏,这种所谓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舞台氛围的形成。我们在多部剧作中都能感受到,人物角色处在紧急危险时刻,演员的语速应适当加快,形成紧张的舞台效果,从语言的节奏上就能让观众形成一种紧迫感。

因此,话剧表演中语言使用技巧就显得很重要,在有限的舞台里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话剧表演者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底,并且运用各种技巧和根据不同的场来表演,才能使得话剧能够吸引观众。

总之,语言是话剧表演艺术的两大支柱之一,没有语言的表演就不能被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话剧的表演。话剧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讲的话一般被称为舞台语言。话剧舞台语言与其它任何艺术形式的语言一样,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日常语言,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它们是以生活语言为基础,是对生活语言的升华。

猜你喜欢

话剧表演吐字话剧
话剧《坦先生》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话剧《二月》海报
孩子吐字不清,可能是舌系带过短
用心吐字,为爱发声
“孩子吐字不清如何处理才好”
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技巧
浅谈话剧表演过程中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