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个性 展现美术魅力
——小学美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金鱼美术课想象力

左 萌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珠市学校,江西 南昌33000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人素养”的教学要求下,美术作为艺术类学科,主要起到陶冶情操,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个性的含义,对美术培养小学生个性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个性的内涵及培养

个性是人的一种综合表现,展示人的性格,心理特点,最为突出的独特部分。个性培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天生性格加上后天环境影响。个性的形成一部分是浑然天成的,就如长相一般,每个人都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特征,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自己的个性,然后将这样的特征表现得更明显。(2)个性是相对稳定的。经过心理学研究,每个人的个性是长期的心理现象,不会突然的出现,也不会突然消失,个性的表现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3)环境影响个性形成。环境对人的个性的影响是占有相对比例的,通过周围社会环境引导都能够改变人的个性,在低年龄教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个性。

二、小学美术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方法一:自由式创作法,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只是需要老师去引导,对美术来说,可以利用自由式创作法,来教学生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例如,画出你心中的苹果,有的学生画小苹果,有的学生画大苹果,有的学生画红苹果,有的学生画绿苹果,还有的画树上的苹果,妈妈的苹果,被咬的苹果,各种各样,伴随着学生个性表现出来。学生首先要学会大胆的表达,美术课上没有一定的标准来评判好坏,只有通过画纸来宣扬个性。

方法二:创意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活跃的时期,但是为了保留他们的活力,防止在越来越紧张的竞争性学习环境中被磨灭。创意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学生观察身边的实物,对其进行加工,可以让蛋糕变成床,让小蚂蚁跘倒大象,石头的纹路像什么,引导学生的思考创意是教学重点,不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方法三:个性审美培养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美学,是美术的本职工作。包括质感、色彩和线条等等内容的教学指导。每个学生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就像读书一样“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个性能够形成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整体知觉。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些小学生并不能发现这些形式中的美感,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要根据小学生的审美倾向来培养个性,让小学生有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性格和兴趣是不同的,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倾向。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有的学生偏爱蓝色,有的学生爱粉色,有的学生喜欢直线,有的喜欢曲线,对同一幅画,学生的观点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审美,老师应告诉他们自己的看法是最重要的,不用人云亦云,追求和别人一致。在进行审美时,教师不要预先设置审美标准,以免禁锢学生的思想和个性,而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赞扬学生独具一格的审美眼光,使学生具备审美个性

方法四:探究式培养法,小学美术课要在温馨、平等、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压抑,学生的心情轻松有利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新鲜事物,对什么事情都有浓浓的好奇心。这是小孩子的天性,要对其进行利用,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探索,激发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在画金鱼时,教师可以要拿金鱼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观赏,有条件的还可以拿出真正的金鱼,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会特别喜欢,也会认真的观察。在教学生画金鱼时,让学生思考“金鱼怎么游动的”“怎么让金鱼游到之上去?”通过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探究型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

方式五:轻松教育法,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只有健康的人格,才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来自老师,家长的一些压力,害怕学生不能去正确看待,所以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多让学生画一些温暖的,具有正能量的画面,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在美术课上放松学生的心情与缓解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还要通过美术培养小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情感、文化素养,对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进行教育,提升其学生的精神境界。小学生具备了健康的人格,才能形成高尚的情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从而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自己独特的个性。

猜你喜欢

金鱼美术课想象力
可爱的小金鱼
看见你的想象力
美术课
打开新的想象力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小金鱼
趣味美术课
小金鱼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