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传统回归

2018-04-08纪瑞祥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大学生

纪瑞祥

(四川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一、前言

近年随着国家关于公共艺术教育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加之社会文化艺术大环境的日渐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已卓有成效。然而,社会转型期各种传统价值体系紊乱,大学生对自我的无尽关注和焦虑,就业压力的加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良好实施。大学生自身审美层次差异,世界艺术多元化与多渠道涌入,造成了大学生审美选择的困惑,造成对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深,保护传承的思想性、认识性不足。①普通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刻不容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发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吸收传统文化开展美育,从传统文化艺术中探寻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回归传统的形式与形态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正是美育最为重要的途径。传统文化艺术延续历史文脉,永葆民族特性,当代中国精神也通过文化艺术得到彰显和弘扬。

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以及各种私人博物馆和艺术工作坊等。这些文化设施中拥有大量的文物、名家名作、图像文献资料等,有的还定期举办美术讲座等各种艺术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②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保护民族文化。

(一)艺术欣赏与艺术概论类课程

公共艺术教育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为目标。

一是可以通过开设多种门类、多种形式的艺术欣赏和艺术概论类课程,让学生在对经典传统文化艺术熟悉的前提下,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开设音乐、戏剧、视觉艺术等各种门类的欣赏课程,这个主要是通过网络通识课的方式开设。

二是开设公共艺术理论课程,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艺术与人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理解艺术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同时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机会。

(二)艺术馆与博物馆教育

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先生明确表示:艺术之时往往被视为贵族阶级之事……艺术的兴趣、审美能力,以其逐渐达到所谓艺术民众化的目的。艺术馆就在其中担当着历史性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鲁迅先生也一度设想建一个如巴黎卢浮宫一般用于展示本国艺术成就的国立中央美术馆。如今,看似繁华川流的城市,一个弹丸之地,也会因为一个博物馆、艺术馆而引爆,这正是人们对美的冲动和追求。

(三)图书馆与现代媒体教育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服务方式,使学生能更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得数字资源。现代媒体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高校应加强传统经典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将传统经典艺术的思想精髓体现出来,展示出传统经典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魅力,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传统经典艺术的价值,增强对传统经典艺术的自信和认同感。③

(四)艺术家工作室与艺术作坊

通过对艺术家工作室的观摩学习,或者让艺术家直接为学生现身说法,能够让学生们从内心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现场观察艺术创作的详细过程,帮助学生将参观过程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理性认识。并且艺术教师可以和民间艺人一同对学生的创作从理论和实操进行指导,进一步体验民间艺术创作的过程。

三、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回归传统的路径与方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采取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这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满足艺术教育的需求。通过专职教师参加进修、培训、访学、自学等多种途径,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对高校艺术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是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团队协作、层次分明的艺术师资队伍,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让所有教师都有所提高。艺术作品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不同,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价值。

(二)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因地制宜,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比如剪纸、蜡染、编织、泥塑等传统民间艺术,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

以四川为例,四川是革命老区,有着山清水秀的独特地理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在四川境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巴蜀文化。而享誉世界的川剧艺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民间皮影、剪纸艺术,少数民族人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成为美丽的风景。通过艺术通识选修课等,体现乡土文化元素的可能性及可行性。重点让大学生掌握乡土文化精神内涵,从而以各种艺术形式,探索审美创造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三)体现时代性,回归生活化

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等为课堂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利用微信订阅号进行公共艺术学习,与传统的网络学习相比较更具有互动性和情景性。移动学习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有很大的灵活性,订阅号中的文章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浏览。高校学生都具备上网的设备和条件,除去在学校接受传统方式的教师讲授外,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选择自己喜爱的视频、课件等进行学习,丰富了课外知识,有利于在实践中更高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声音、图像学习新知识。比起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获取知识的方式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要体现出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回归生活,把艺术作品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如在大学生迎新晚会服装设计大赛中,就可以充分运用民族特色的传统剪纸符号,把传统的文化艺术符号穿出时尚气息。帮助大学生确立一种积极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同时,尽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强调专业艺术技能的训练,但让学生多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达,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艺术魅力,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艺术表达能力,学会在生活中用艺术进行情感的宣泄和创造生活中的美。

(四)创设良好的公共艺术教学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实施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大自然历来是我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美妙神奇的自然环境的认识与欣赏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与审美水平,同时增进对大自然的理解。学校要把艺术活动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校园人文艺术氛围,通过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艺术的熏陶,塑造美好高尚的情操,并启迪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而经过为艺术或为实用改造的人工环境也是重要的公共艺术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渠道让艺术融入校园,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道、教室等地方布置师生的艺术作品;在校级刊物中刊发学生的艺术作品;同时,还要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共艺术教育氛围。普通高校应通过发展各种学生艺术社团,定期举办各种艺术活动或大学生艺术节,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比如“美乐星期六”活动、课本剧大赛、蒹葭汉服社、社团联合活动等。

(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无法离开财力的支持,各种大学生艺术活动,全国乃至省、市级大学生艺术节都需要学校在政策和师资、经费方面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呈健康良性发展。在硬件上为大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空间,在财力资源上要运用市场机制,广开财路,建立完善法制,稳定财源。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设置公共必修和全校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授课形式上应该多样性、全面化,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校地方资源优势开设各种艺术课程。在课程形式上体现多样化,依附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个性特点开课,如理工院校可以开设《艺术与科学》、《数字艺术》等课程,综合性大学则可以开设《艺术哲学》等课程。设立高校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④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让大学生接触、热爱以及继承本土文化,开发利用好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面对种种困境,公共艺术教育唯有回归传统、脚踏实地、寻找出路,才能促进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注重兼容传统文化传承的诸多因素,并有效扩展民俗民间艺术文化的教育内涵。以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为出发点,让大学生在“知”、“情”、“意”中,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润泽下得到充分发展,渗透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工匠精神,让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民间民俗得以传承和优化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文理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JY36)成果之一。

注释:

①陈星.丰子恺艺术与艺术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314.

②周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异化及回归路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6(01):108.

③秦华.地方美术课程资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05):34.

④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78.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