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数字媒体传播语境下的中国风俗画
——以“动态清明上河图”为例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风俗画观者语境

米 雪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030000)

随着21 世纪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到来,单单是将现代水墨与传统中国画的审美分割,已无法契合大众审美需求,继而出现了通过数字媒体为传播手段,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具有现代版本的中国画,这是一种基托于数字技术的全新艺术展现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

一、中国风俗画的现代转型

20 世纪80 年代人类迈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媒体担任了人类社会中信息记录与传播的首要任务。这种数字化浪潮不只是科学技术的一次革新,艺术领域也将过去传播载体改变,数字媒体利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的同时,也在材料、媒介等方面产生差异。就2001 年在上海世博会展览的“动态清明上河图”而言,整个屏幕长约128m,高6.5m,它在未改变原作散点透视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原来绘画的尺寸放大了近700 倍,即便是放大也严格按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呈现的。

首先,“动态清明上河图”每个个体被放大后,宋代建筑特征的典型性得到了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语言刻画更加清晰且完善。传统中国风俗画以毛笔为绘画工具,以纸或丝绸为画地,以墨和水为材料。它则以数字绘画软件为依托,运用软件绘制矢量图形,这种图形最终在数字屏幕上呈现出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像素点。以虹桥画面为例,100 余种声音材料被用于再现场景。在整体布局的节奏布局中,一方面我们注重渲染虹桥场景的热闹活泼的气氛,另一方面我们力求接近原始的繁华的商业氛围中传达出的一丝忧患感。在审美体验上,由于艺术赏析是审美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意在对作品产生了解和共鸣,联想和美感共通,填补了作者、作品和现在观众之间的鸿沟与局限,超越原作表现出极大的张力。将传统静态表现形式转化为动态表现形式,观者由被动欣赏转变为积极参与,缩短了受众与作品的审美间距,另一个角度则加强了受众与作品之间直接感受。这种由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意象,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这为观者建构了一个完整含蓄的感性世界,更便捷在观者直视作品时产生共鸣。当观者浏览作品时,房屋错落有致,道旗、招牌上的字清晰可见,伴随着光影声电结合技术,吆喝声、动物声、流水声甚至脚步声都清晰可见,除了视觉之外,听觉也被调动起来。两分钟的白昼结束之后,便是两分钟的夜间的动态化,这完整的展现了原作白昼之外的局限。“褶皱”的数字屏幕为了呈现而做出不同的角度,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审美体验。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中国风俗画转型的必然性

艺术“通变”是必然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变”不是“变革”,意在强调这种本有的、自发的性质。任何时代的艺术都与其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在中国当代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中,艺术的多元自不言待,中国传统画亦因为西方主义的参与丰富和壮大。在通晓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不同以往的,是理性的变;是适应当代中国文化内部和外部环境要求的变。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新表现拓宽了审美活动的范围产生了新的审美观念,视角从单一向多维转换;艺术的非利益性为社会解构;审美标准的多元性与单一分割。“动态清明上河图”的水墨艺术就是现代性的,表现当代审美意识和观念,破除传统风俗画的审美体验和表现形式,解构后重组和传统风俗画的语言以达到重塑它的现代数字化语言的目的。在“动态清明上河图”中的“水墨”只是一种绘画媒材,注重对视觉张力的表现和发掘,这也是中西碰撞后的一大体现,不可否认它以一种数字化的方式国际潮流上达到传统绘画得迅速传播的目的,利用传统水墨材料媒介的特殊性来显示其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独特性,同时也为我们提示重建民族艺术的可能性。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中国风俗画的发展趋势

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它的互动性、体验性、便捷性与多元化的特点能更好地吸引受众,而数字动画、交互式界面、虚拟现实和网上博物馆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中国风俗画甚至是古典名画的展示传播发展趋势。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成熟,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作出的贡献将不可估量,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绘画也起到积极的开拓性作用。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21 世纪传统中国风俗画的发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判断标准和评价结果。不同的人审美观念、情感经历等不同,结论也大相径庭。

猜你喜欢

风俗画观者语境
英国风俗画和肖像画的崛起
端午节观龙舟赛
风俗人情 市井百态 古代风俗画漫谈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