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困境及反思
2018-04-08刘芹
刘 芹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四艺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相较于其他画种而言,中国画所具有的最基本特点便是“意象造型”。
一、“意象”与“意象造型”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形象范畴的审美概念,属于合成词。“意”可理解为抽象意义上的“意思”,从对画作的创作和欣赏视角而言,主要指创作者所希望表达的和欣赏者通过画作实际感受到的感情、倾向、意志、思考、情绪等。“象”则指观察、认识、想象到的物体外形、结构等存在和表现形式。“意象”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意味着二者的统一。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画,具有音、形、色、字词等外在具体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均极为强调“意”与“象”的统一。也正因此,“闻弦歌而知雅意”不仅是对欣赏者素养的基本要求,更需要创作者能够具备以音律融入“雅意”,即音与意合的高超技艺。“颜筋柳骨”的评价同样不仅仅是字本身的好坏,更在于字与神合,即其中体现出的神髓。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所要达到的“象与意合”与此类似。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国画中的意象造型即其具体体现。创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仔细观察,达到对“象”的基本认知和掌握。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所要表达的“意”对“象”进行加工、处理、改造,以笔墨赋予其特定的表现形式,最终实现以形现意,以象传意的过程,便是意象造型。不难看出,这一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融合、交织、统一,也是情感、物象、审美的契合与圆融。可以说,意象造型超脱于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之间,既不完全脱离物象的本源,又不完全固守物象的形质,而是试图以艺术化的具体物象体现纷繁复杂的的抽象情感。
二、当前中国画“意象造型”面临的挑战
毫无疑问,意象造型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意象造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画作的成功与否和价值大小。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意象造型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全球化进程导致西洋画对中国画的“意象造型”的绘画原则产生冲击。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加剧,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彼此融合在范围、程度上均有所拓展。中国画与西洋画由于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不同,在形式、内容乃至作画工具等各方面均多少有所不同,可谓各有所长。从根本上看,中国画建立在“形质次之,神采为上”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画作的“神韵”。南朝谢赫即曾总结称,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中国画的这一特征,正是根源于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重意境而不重视场景的“意象造型”。相较而言,西方传统审美注重逼真,导致西洋画则追求真实还原物象的特征,不仅包括形象、结构,甚至包括阴影、色彩、立体性等各方面。简而言之,西洋画重在“再现”,更追求视觉效果,而中国画重在“表现”,更追求精神享受。
随着中西美术文化、技艺、工具、审美的彼此融合,中国画的“意象造型”原则遭到了极大的挑战。部分专家认为,进入20 世纪,中国画开始了所谓的“后笔墨时代”阶段,而这一阶段的基本倾向或者说主要变革就在于“以写实反对写意”。也就是说,西方写实的绘画风格影响了中国绘画,并开始改变中国绘画神韵高于形质的基本价值观和审美取向。部分中国画家更开始“沉醉于毫无理性的水墨实验”,在绘画的“形式和色彩”上争论不休,并追求“中西结合”。
第二,市场化倾向日益严重导致“意象造型”被忽视。中国画注重“意象造型”,在基本要求和内容表达上均极为复杂。在艺术创作追求完美的前提下,中国画对天时地利人和均有一定要求。从总体上看,不仅需要认真的观察、仔细的思考、反复的尝试,还需要虚无缥缈、难以捉摸,乃至可遇不可求的情绪和灵感。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市场化氛围的日益浓厚,创作背景日益浮躁。一方面,为了避免投入产出不合理,需要提高创作效率,求快的前提下不仅难以充分考虑“意”的体现和与“象”的契合,甚至对于“象”本身也不免因急功近利而要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绘画产品的市场和收益,需要迎合大众审美,而书画等艺术品虽然不乏雅俗共赏之作,但大部分仍具有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特征。迎合大众难免导致创作流于表面,忽视根本的“意”而出现庸俗化、低俗化的倾向。
实际上,中国画之所以具有相较于其他画的独特价值,“意象造型”实现的“象”与“意”的统一是其根本基础和重要保证。不仅在创作上增加了绘画作品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在鉴赏上更能给人带来物象的感官享受和意境的精神共鸣。“以写实反对写意”倾向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画的特色在逐渐丧失,在表现形式上在向西洋画接近。而商业化带来的保证效益、迎合大众,意味着绘画作品的“快餐化”、“流水线化”,反应出中国画在价值取向上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三、保持中国画“意象造型”原则的反思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意象造型”为基本原则的中国画不断传承和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各绘画创作者的精神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必须积极应对“意象造型”所面临的各项挑战,保证中国画的自身优势和特色。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发扬独特魅力。2016 年7 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增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生机活力始终未减,作品价值更是历久愈增,中国画漫长的历史过程证明了“意象造型”并无不妥,体现了以“意象造型”作为基本创作原则和方法的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画、对“意象造型”充满自信。在应对挑战方面,中国画应该像如今遍布全国的“孔子学院”一般,秉承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对外展览、宣传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介绍画作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意涵及“意象造型”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应积极向全球输出中国画人才,建立中国画的专业学习机构,吸引、帮助对中国画感兴趣的外国人学习中国画,以扩大中国画的全球影响力。
第二,坚持自身特色,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这句话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总的方向。中国画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画之所以为中国画,是因其具有其他画所不具有的特点。如前所言,与西方画相比,中国画最根本的区别即在于不拘泥于形似,而追求“意”与“象”的统一,以“神似”为首要目标。事物的特点有主要和次要,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不断深化的今天,中国画不仅需要保持特点,更要谋求发展,固步自封只能导致发展滞后以致丧失活力。也正因此,在保持中国画“意象造型”,“神韵至上”等最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其他画种乃至现代科技的优势,如丰富笔法、色彩、载体的呈现方式,增强设计、底稿、形状结构的科学性等,推动中国画的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
第三,加强人才培养,保证薪火传承。文化的不断传承,关键在于苦心孤诣并代代相传的传承人。中国画历经数千年历史而经久不衰且不断发展,无数前人在其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全球文化交流、冲突、融合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国画要继续保持自身特色、保证永久发展,必须拥有一大批从事中国画的传播、发展、创作的专业人才。为此,各大专院校、中国画研究院所,乃至中小学,应开设相关课程、研究相关课题、从事相关创作。既加强青年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兴趣,为中国画不断培养新的接班人,又深入对中国画理论的探讨,为中国画的宣传、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更应鼓励中国画的创作,丰富中国画的内容、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