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朝鲜族文化对《小小长今》舞蹈创作的影响

2018-04-08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仙鹤礼节朝鲜族

张 丹

(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225009)

一、前言

我国56 个民族,每一民族都有其自身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会直接、间接对该民族艺术发展产生影响,包括诗歌、音乐以及舞蹈。生活在长白山地区的朝鲜族,作为我国古老民族中的一支,其崇尚白鹤、注重礼仪、喜欢快的文化特征深深刻印在朝鲜族舞蹈创作中。朝鲜族舞蹈《小小长今》作为第八届桃李杯民间民族舞蹈组的优秀作品,一经播出就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朝鲜族文化,谈谈该民族文化对《小小长今》舞蹈创作的影响。

二、朝鲜族传统风俗文化对《小小长今》创作的影响

(一)生态文化在《小小长今》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不仅各地区的生产生活文化属于生态文化,其娱乐文化也属于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朝鲜族主要生活在我国长白山地区,长期以来朝鲜族人以农、林、牧、渔业等生产生活方式为主。在劳作中,他们会边唱歌谣边劳作,讲究合作和欢愉享受,把劳作当成一种精神生活体验。朝鲜族的农乐舞便从朝鲜族人的农乐游戏演变而来,以轻快活泼的动作为主。除此,在朝鲜族妇女的娱乐项目中,汤秋千、跳板是其主要项目。这两项娱乐运动为多人项目,“欢快”是主旋律,女孩子边玩耍边嬉笑,娱乐中伴以笑声。因而,“欢乐”是朝鲜族舞蹈的一大特色和特点,这一特点也深深烙印在朝鲜舞《小小长今》的创作中。表演时该舞蹈以“欢快”的舞步、俏皮的音乐节奏为主,期间穿插凄美悲伤的情节。同时,从表演者俏皮、可爱的表情也可见其“欢乐”生态文化的烙印。

(二)礼节文化在《小小长今》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朝鲜族是一个崇尚礼仪文化的民族,“严格”是其礼仪文化的特点。生活中这种礼节文化无处不在,从朝鲜人的生活起居到办公,都有所体现。大众无论是观看韩国电视剧还是生活中与朝鲜族人接触,都会被他们严格的礼仪礼节文化所感染。当然,这种礼节文化也影响着朝鲜族的艺术发展创作。《小小长今》创作者在其创作时潜移默化地会受这一礼节文化影响,舞蹈中间部分表演者双腿跪地、双手并举贴与额前低头“叩礼”的舞蹈动作便从朝鲜族日常行礼的礼节中来。

(三)崇“鹤”文化在《小小长今》舞蹈创作中的体现

“鹤”是朝鲜族人所崇尚的对象,在朝鲜族人看来“鹤”不仅高雅,且其动作轻盈、唯美,充满灵气。他们追崇仙鹤一样的纯洁的白色和仙鹤娴静轻盈的姿态。因此朝鲜服饰讲求素雅并以仙鹤的“白色”为主。而“仙鹤”娴静轻盈的姿态形象在朝鲜族舞中得到极佳呈现。朝鲜族民间舞蹈动作优美、细腻、柔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的舞步特色便是从“仙鹤”娴静轻盈姿态化身而来①。因此,在《小小长今》这个舞蹈中,观众可以看到表演者动作轻盈、手臂(腿)的伸展曲折间都呈现给观众悠长唯美的姿态。舞蹈最后的谢幕动作,便是“仙鹤”孤傲姿态的体现。

(四)节庆文化在《小小长今》舞蹈创作中的影响

虽然我国朝鲜族人口总数不大,但并未影响其节庆礼仪上的欢愉。朝鲜族人虽崇尚白色,但在重大节日盛典上会着喜庆颜色的服装来迎接节日的到来。因而,在《小小长今》舞蹈创作上,创作者会根据舞蹈主题来选择不同颜色的表演服装。如果舞蹈基调为悲情色调,表演者服装便会选取纯洁的白色。如果舞蹈基调为欢快色调,表演者服装便会选取颜色鲜艳的服装。因《小小长今》在创作时,创作者设置的主要基调是欢快的,所以表演者服装设置也选择了鲜艳色彩的服饰,即使是表演者丢出的手帕也很好地符合了舞蹈的主题基调。

三、现代文化融合对《小小长今》创作的影响

居住在我国长白山地区的朝鲜族虽然生活方式以农、林、牧、渔业为主,但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的开放,朝鲜族在发展中也开始积极吸纳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融合到本民族的艺术发展中去。

除与中国传统汉文化相融合外,我国朝鲜族也正在积极吸纳学习其他国家朝鲜族的文化。从而彰显朝鲜族的民族包容性。虽说《大长今》这段音乐属于整个朝鲜族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从宏观上来看它属于朝鲜族一个支派的文化,把它引入到《小小长今》的背景音乐中便体现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族包容性。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舞蹈《小小长今》的创作不是创作者的一时兴起,其创作过程其实深受朝鲜族文化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崇尚“仙鹤”轻盈悠长的姿态、“严格”的礼节文化、节日的喜庆色彩都被引入到了舞蹈的创作中。

注释:

①李漪娜. 朝鲜族舞蹈艺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演变——以象帽舞为例[J].大众文艺,2010(101).

猜你喜欢

仙鹤礼节朝鲜族
莲花上的“不老”仙鹤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美丽的仙鹤
KORE A TOWN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狐狸与仙鹤
阴险和仙鹤
探病礼节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