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2018-04-08朱庆志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造园园林设计山水

朱庆志

(泰山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泰山271000)

一、中国山水文化的简述

中国山水文化渊远流长,其形态也多姿多彩。山水艺术是人类审美的过程,在通过艺术的方法表达出来。山水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人们与大自然精神关系及产物,其实山水文化的形成分为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三个阶段。

人和自然的精神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从自然崇拜转变到宗教美学,产生了新的文化血脉。古代的达官显贵在建造自己的官邸时会把山水引进,创造山水园林,在休息之余,能够体验到大自然带来精神上的感受。由于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给山水文化带入了新鲜血液。大自然的神秘,使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真实的自然博物馆才是我们学习自然科学最好的地方,即真实又形象。所以山水文化的发展,不仅对我们的思想与审美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是人与自然的智慧结晶。

二、园林设计的简述

中国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崇尚自然是园林设计的核心。道家、佛家、儒家在审美方面也大大的不同。道家认为自自然然为美,佛家认为空灵为美,而儒家认为中和为美。山水来源于自然,经过人们主观意识的设计,却比自然山水还要美,这是人类将自然美和人为美相互融合。我国大部分古典园林都是以静态的水面为中心,使整体显得静怡。由于佛教对园林设计的影响,佛教认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成为了园林的设计基础。营造意境是园林设计的“点睛之笔”,造园者对诗意的追求。

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古人常常运用透景、添景、对景、框景等手法,使院内景色更有层次感。我国大部分园林构图都是以曲线为主,注重曲径通幽,整体的布局按照园中园式的空间格局进行建造,经常用木质的台、亭、月洞门、花格窗等形式将规划整个园林,在运用添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将对面的景物引入此处,使景色更丰富多彩,实现整个园林内部的对比、主从、疏密、起伏、层次与渗透等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内让人体会到咫尺千里的自然意境。

三、山水文化对园林营建的影响

1.筑山理水。中国古代园林基本上都是以树木山水地形为骨架,筑山和理水是园林营造的两项基本内容。在我国的古代园林中大部分都有山体的存在,假山都是采用叠石造山的方法。叠山造石早在西汉初期就以出现。堆叠技术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石山、石土山和土山。说到山我们就会想到水,山离开水以后就少了一些灵气,山与水相辅相成,所以水也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苏州园林中的狮子林是理水运用的典范,因为苏州常年雨水较多,所以理水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狮子林整体布局上呈长方形,中间是水池,微风一吹,水面波动,使原本安静的园林有了生气。由于园林合理的理水,使整个园林充满了生机,更丰富了园林的风景。

2.空间格局。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注重自然美的体现,还注重景观布局的顺序和节奏,通过蜿蜒的道路,循序渐进的引导,使人感受到空间的潜移默化。在古典园林中,通过采用各种透景、添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园内景色的更替,能使我们欣赏到更多的美景。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园林“随势造型”,园内以松岗、山岛、曲水的变化,以桥梁曲廊的连接,使整个拙政园形成东、中、西三部分,各具个性特色,又巧妙连为一体。

3.山水图画诗文美。中国古典园林能够与众不同,自成一家,流芳百世,最大的因素就是意境的营造。山水画的美,是意境美,使其有了独特的神韵。在大多数的古代园林中,常常运用借景抒情手法建造园林,为游览者创造生动的游玩过程。当造园者的主观思想和自然相融合时,便使园林自身产生了独特的美。山水画家以简单的笔墨再现自然景色的气韵,但是其构图是有大学问的,散点透视和三远法都是山水画的构图方法,这些方法在古代园林里都有体现,只不过从绘画的二维空间转向了较复杂的三维空间。苏州园林的拙政园建筑和景观的疏密分布,就和绘画时的疏密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其追求便是回归自然,与自然融合,庐山草堂的思想和其诗歌的思想殊途同归。

4.审美文化。园林审美的提高也促进了造园技术的发展。从过去到现在,数不清的自然山水园林的建造过程,使山水文化不断渗透进园林文化中去,也使园林在建造的时候处处都透漏着山水文化的气息。因此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技术也不断完善,园林的风景也变的更加的丰富起来。

四、结语

山水文化不仅对园林设计有影响,还对建筑、音乐、文学、世界观等都有影响,可见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山水文化的形成,丰富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又因其对人们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园林文化。

猜你喜欢

造园园林设计山水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山水》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