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琐谈

2018-04-08林浩浩杭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浩浩绘画记忆

◆林浩浩(杭州)

近年的绘画实践中,笔者一直较为关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的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也叫写实主义创作,是一种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承接关系的绘画形式。这种形式的绘画通过写实的方法,选择特定现实生活题材表现中心主题,时代气息浓厚,容易得到观者的共鸣。“它的首要特色是社会分析,使得描写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和真实地再现生活成为可能。理解人类行为动机,通过个性化的人物性格情感,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某个历史时刻的典型特色。”在这种创作中,绘画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都直接具备了传递价值观的能力。

笔者所理解的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是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一种创作理念。除题材具有“亲身体验到的世界的真实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题材背后体现的画家眼中人与人、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社会需要的是能鼓舞人心、引起共鸣、记录时代特点的艺术创作,是能够看到创作者思考的深度、温度和时代觉察度的作品。对于笔者从事的花鸟画领域的创作来说,虽然无法直接描绘历史的创造者——“人”,常需要依靠对象的隐喻来反映现实,但花鸟画家常能够关注到生活中微观的景物和细腻的变化,创作过程亦是充满乐趣的。如在2010年所作《平凡人的幸福》一画中,笔者描绘了儿时记忆中最常见的生活器物——一个在南方笔者家乡常见的竹编簸箩。这种簸箩,由竹篾编织物和竹片捆绑而成,精致而耐用,常作为箩筐的配套被挑在走街串巷的小商贩肩膀上,是平凡人家中的日常用品和劳动工具。在画面布局中,笔者尽量简化了构图,只留一个堆满了红枣的簸箩。简单直观的场面背后,体现的是一个普通人家日常生活的琐碎和从中透出的淡淡幸福。其后笔者还陆续画了《大红枣儿送亲人》《海上的白衣天使·和平方舟》《杭州奥体中心》等作品,获得了创作经验,也受到了一定的认可。

2018年的春节,笔者创作了一幅关于城市变迁和记录建筑工人生活侧面的作品《辞旧岁》。题款处笔者写了这幅作品构思的由来:“辞旧岁,年前大雪,见一工人兄弟独眺远方,遂归作斯图”。画中描绘了一个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满是建筑废材的场景,在这些建材之上,一只孤鸟昂然而立,望向远方。描绘这类题材,是一个新的挑战,一来没有现实作品可参考,二来立意需要反复推敲。从最后完成的作品上看,在画面造型中,为了在宣纸上能够顺利表现这些红砖和钢筋、积雪的轮廓,笔者在笔洗中掺入了自制的胶水,希望减少笔触,保持对象完整;从画材组合中,笔者试图将这些外形丰富的建材有节奏地组合在一起,在跳跃的几何图样中产生对比,继而通过画材的冷暖、虚实等使其有序地呈现在画面中。同时,为了统一这些形体和积雪间色彩的差异,笔者在画面上反复刷了数遍极淡的白粉,并撒上了代表雪花的浓白粉使之协调。在画面的角落处,笔者设计了一个写着“香雪”字样的“饺皮粉”编织袋,仿佛现在天上落下来不是白雪,而是带有小麦香气的面粉团子,作为对时近除夕、建筑工人渴盼回到老家享受天伦之乐的一种隐喻。

为了记录这幅作品创作时候最初的感受,笔者写了一则小散文,并附于后。

锦鲤 绢本设色 直径25cm 林浩浩

2017年关,下了一场当年杭州最大的雪,接爱人下班的途中,我路过一处因拆迁而废弃的工地。饱满、浑圆的积雪下显露出的红色砖头,围绕在蓝白相间的编制塑料布组成的图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意象,带着莫名的吸引力——此前,我从未对这样司空见惯的场景感到有趣。绕了许久的围墙,我找到一个缺口走了进去。我看到房子的门还孤零零站着,贴着“进出请关门”的告示;把门推开,远处林立的高楼隐没在雾中,仿佛孤岛一般,而城市的边界是如此清晰,令人止步。小巷道路两旁的房子的墙依然伫立,琐碎的砖块随意地散落四处,留出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远方也是绵延的小巷,两旁的小房子里传来收音机时断时续的戏曲声。

虽然身处颓垣,我并不认为这样的生活场景是颓废而悲观的,四处可见的红砖,在白雪覆盖下的对比强烈,是我眼中的另一种“年味”。在那个被大片的雪花和建筑废材围绕的时刻,我仿佛进入了某一个老照片中的杭州——绿色电车过后,是戴带着茶色眼镜、骑着擦得锃亮的凤凰自行车意气风发地在街上穿行的年轻人;街边小店门口坐着摇着棕榈扇子的大爷,身后的货品令人垂涎。行至深处,笔者看到在一个墙角冒出白烟,原来是一个工人紧缩着身子,独坐火盆边。我们点点头,相顾无言。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的年关他没有回家,也不知道他淡漠的神情下藏着怎样的情愫,但那个场景是那样动人,让我突然觉得应该画一幅画,把这些即将消失的画面用另一种形式留在这个时空之中——这些颓然的废墟,承载了数代人的记忆,那些斑驳的墙面还在,记忆已经被房子的主人带去了远方。辞别旧岁,新的一年这里即将建造成新的高楼,重新在人们的生活和历史中刻下划痕。

如同落叶归根、冬去春来,我相信在残缺的房子之下,存在着的是对新的生活、美好未来的期望。而这些城市的阵痛、转变、新生,正是由背井离乡的工人兄弟们在一次次的挥舞和堆砌中造就的。他们的故事和期待、眼泪和汗水,随着他们被带往一个个不同的工地,而足迹,就那样被被留在了那些自己不曾居住的大楼之中。这种城市行进的过程,是由每个个体的记忆共同组成的,这些记忆都是独特的,是值得被了解、被倾听的。也许,读懂了这些记忆,才能真正理解他们,读懂他们的生活。

红 金卡设色 28cmx35cm 林浩浩

平凡之味 绢本设色 100cmX120cm 2010年 林浩浩(2010届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优秀毕业作品、第三届全国徐悲鸿奖优秀作品)

花鸟三联之一 宣纸硬卡 28cmx35cm 2017年 林浩浩

花鸟三联之二 宣纸硬卡 28cmx35cm 2017年 林浩浩

傲骨香凝 纸本水墨 45cmx180cm 2017年 林浩浩

杭州奥体中心 纸本设色 90cmx180cm 林浩浩

青云 69cmx138cm 纸本水墨 2018 林浩浩

猜你喜欢

浩浩绘画记忆
林浩浩《寒霜》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小蚂蚁
探月之路漫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