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涉华非虚构类书评框架研究(2011—2015)
2018-04-08刘宁瑶
崔 波 刘宁瑶 原 野
评价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媒介话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然而在具体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关注的是国内外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而对另一种特殊的新闻——书评却忽略了。事实上,“书到报纸上就成了新闻”,[1]它既是书评人呈现其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的通道,又是巧妙表达媒体立场的主要平台,较之新闻对读者的潜在影响力更大,不仅直接影响着读报者,而且潜在地影响着购书者,因为“读者需要指点。当读者的目光转向报纸的时候,他们从书评版上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最新出炉,都是好书(庞贝,2008)”。[2]换句话说,书评与新闻一样,都是媒体影响力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当今世界上三大最具影响力的书评之一,《纽约时报书评》在业界已经建立起“公正无偏”的书评标准和独立的书评制度,以保障书评写作与发表的全过程不受书商操纵,加上不可替代的畅销书榜,造就了《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在同类媒体间的霸主地位。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新闻获取方式的多样化,中外读者开始越来越关心新闻背后的观点,如《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这类的表达意见文本,也越来越受到包括普通读者、知识分子以及出版专业人士的关注。因此,对外传播的研究者亟需将书评纳入到研究视野以拓宽研究领域,从而获得西方媒体构建中国形象的全貌,透过西方涉华主题的话语建构反观中国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框架分析的可能性
由于国内尚无书评框架分析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借鉴与书评最为接近的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成果。最早提出框架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指出框架有助于人们理解发生在周围世界的解释编码。[3]由于框架理论确立的基本前提是一个事件可从不同视角进行解释,因此这一概念甫一提出即受到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的欢迎,将其作为工具,用来研究新闻话语生产及其构建现实的过程,因为框架不仅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传播者、文本、接受者和文化,[4]而且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把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5]可谓勾连了新闻报道的宏观层面(主题框架)、中观层面(叙事框架)和微观层面(修辞框架)。[6]
目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框架分析成果,可以粗略归为两类:一类是框架作为因变量,研究框架如何建构特定话题的话语,这一类叫做框架建构;一类是框架作为自变量,例如研究媒介的框架如何影响受众,这类研究叫做框架设置。[7]从这个分类来看,大多数有关国外媒体涉华报道的框架分析主要集中在第一类——框架建构。
由于书评的框架分析尚未展开,因此,笔者选择第一类框架分析,即框架建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展开。分别从高层次的主题框架、中层次的叙事框架和低层次的修辞框架对《纽约时报书评》涉华书评进行分析,这三类分析分别对应着我们在书评分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即涉华书评通常选取的主题及基调是什么?书评人围绕主题如何展开叙事?在行文中书评采用何种措辞为其主题服务?
二、样本来源与分类依据
本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LexisNexis Academic学术数据库,选择“China”or “Chinese”选择“New York Times,the”为资源类型、“Book reviews”为文章类型,检索时段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获得书评362篇,剔除文中虽出现了“Chinese”或“China”字眼但无涉中国人或中国故事的书评,相反,对于涉及中国人和中国以外的事情,只要有能形成意义的段落和文字出现,我们均列为涉华主题书评。非周日版的书评均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依据上述条件筛选,笔者获得有效书评113篇,这113篇书评对应着123本图书(有时一篇书评出现多本图书)。在这113篇书评中,除去一句话书评,其余行文结构完整,且有论点论据的书评为73篇。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把图书分为虚构类(fiction)和非虚构类(non-fiction),其中非虚构类书评年均所占比例超过60%。在非虚构类中,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年均所占比例分别为40%、40%和20%。[8]以此数据为参照,作为涉华主题书评的参考值,本研究样本中虚构类涉华书评为29篇,占涉华书评总量的5.3%,非虚构类涉华书评为84篇,占总量的74.3%。故本文将重点分析非虚构类涉华书评的框架。
本文将非小说类书评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大类。自然科学类书评在涉华书评中的比例明显低于《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中自然科学类所占比例,只有2篇,笔者按照书评内容将其分为医学和生物。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书评在非小说类书评中所在比例分别是59.52%和22.62%,笔者根据这两类书评的基本内容,结合中国对大众图书分类方法,将人文科学类书评进一步细分为人物传记、纪实文学、历史、地理、杂文、插画、宗教、体育、故事、文化等10个子类;将社会科学类进一步细分为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和军事等5个子类。由于书评中出现了一些回忆录、游记,其中回忆录书评与历史事件的评论高度关联,将其归于历史类书评中;游记书评与文学的关联度不高,反而与地理紧密相关,故归类于地理书评中。
三、框架分析
(一)主题框架分析
本文以两大步骤展开《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主题框架分析,第一步是厘清非小说类图书中各子类别所占的比重。第二步是依据各子类的比重,重点分析各子类的标题和内容,根据语义的褒贬度,确定各子类书评的基调。
表1 涉华非虚构类书评类型及所占比例
从表1可以看出,人文科学类书评关注的热点依次是历史、人物传记与地理,而在社科类图书中关注热点依次是政治、经济及社会。进入书评文本,有三点发现:第一,《纽约时报书评》中隐含着阅读经验下的期待。书评人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于中国以往认识的惯性,其文字描述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想象中国的基础上,并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得以生成、传播、延续。第二,作者书评对应的图书作者大多为对中国持有负面评价的人士,因此书评人沿袭着图书作者的思维确定主题框架,进而展开论证。第三,书评人深受猎奇心态的驱使。大多数负面的题材具有一定的爆料性质与猎奇内容,容易被这类具有反差效果的史实吸引,是人类普遍的阅读心态使然。
笔者分别选取了人文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中排名第一的“历史(含回忆录)”和“政治”两个子类作为代表性样本进行分析,分别就书评标题和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将书评标题和书评传达出来的基调定位为负面、中立和正面三类,见图1、图2所示。
图1 历史类和政治类书评的标题基调 图2 历史类和政治类书评的内容基调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对历史(含回忆录)和政治两个子类的书评持有较为公正客观的评述态度,其标题和内容大多呈现中立基调:在历史(含回忆录)子类书评中,中立基调在标题和内容上分别占65%和45%;在政治子类书评中,中立基调在标题和内容上分别占89.47%和57.89%。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负面基调也占相当的比重,在历史(含回忆录)子类图书中,标题和内容呈现出的负面基调分别是20%和45%;在政治子类书评中,标题和内容呈现出的负面基调分别是5.26%和36.84%,这些负面书评基调可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带来不良影响。
以往研究者在对《纽约时报》新闻框架分析中发现某些敏感议题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呈现波段分布,且高峰段与当时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有关。[9]当我们沿袭这样的思路对同一张报纸的特殊新闻类型的书评进行分析时,发现《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涉华主题与书评写作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无显著相关性,在时间段上并不集中,却在内容上较为集中,如一些历史题材、经济改革内容等。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图书从选题到出版用时比新闻长,可能触发事件对书评影响不明显。一般来说传统出版社出版图书要花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在用时上远远超过了新闻报道,所以图书对于触发事件的反应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图书中恰逢事件纪念日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书评作为图书新闻,它的即时性也相对较弱。第二,图书从选题确定到出版上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因而《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倾向沿用既有的框架发表书评,在主题框架的调整方面没有其他新闻及时,导致一直延续对中国形象的偏见。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像一张滤网帮助人们过滤外部世界的信息,将与之一致的信息加以理解转化,从而巩固原有的刻板印象,而不一致的信息则被当作特例排除在外。[10]
(二)叙事框架分析
针对叙事框架,本文选取的是占比例最大的历史类图书的书评,除去历史类一句话书评,笔者获得行文和结构完整的书评共13篇,对其进行了叙事框架分析。根据历史类主题图书的涉及事件、情节和书评的写作框架,总结了历史类书评的叙事框架。考虑到书评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叙事的方式不同可能会对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而言,介绍式的叙事对读者的影响会弱于评介式的叙事。在书评人观点表述中,对评论作品引用次数越多,越可能使该作品在读者头脑中形成深刻影响。在引用中,直接引用要比含蓄引用更为直观,给读者印象也更为清晰。因此需要对历史类书评进行叙事方式和引用类型划分,并进行结构化(见图3)。
图3 历史类书评的叙事框架
比如,书评Her Dynasty(《她的王朝》)一文,以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慈禧生平和慈禧在中国的地位架构书评。在叙事内容上,该书评补充了西方视角下对慈禧的评价,从正面性格魅力与政策推行两方面,论述了颐和园、军事上的失策。最后站在时代的角度肯定了慈禧在中国的地位,从正反两方面对此书进行点评。再如书评《震撼之年》(Annus Mirabilis),从中东的宗教与市场的博弈当中,引出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评价,并联系当时撒切尔夫人在经济政策上倡导个人责任与自由,而非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概念进行辨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制定的历史作用。这篇书评在叙事框架方面交待了写作背景与作者简介,通过论述中东复杂的宗教与市场的博弈,引出对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评价和对撒切尔夫人采取的经济政策的评价,最后总结出1979年的时代性意义。历史类题材的书评叙事,总体体现出的规律是,纯历史门类书评往往述评结合,而回忆录门类则多以介绍为主。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书评都是夹叙夹议的,书评人观点隐含在字里行间。在引用类型上,直接引用占73.63%,含蓄引用占26.37%,说明书评人观点表达和情感流露比较有分寸,尽量力求表达得客观真实。直接引用让读者感觉有理有据,而且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而不是“书评人”的。相较之下的含蓄引用则更多加入了书评者的主观解释和阐述,带有书评人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是间接地表达观点的利器,有较强的主观性。
(三)修辞框架分析
恩特曼说:“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6]虽然书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文本,但其中的关键词同样带有框架性和指向性,本文依旧选择占比最大的历史类图书为例,研究其微观层次的名词和动词等关键词为主的修辞框架。
名词常用作对某一事件的命名、下定义,将它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给此事件“贴上标签”。经过对纽约时报书评的文本分析,得出以下关键名词的修辞框架。动词主要是描述一个即时的动作,表明或暗示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和行动,是话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变量。
经过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中修辞框架的动词和名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历史类图书中,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关键词主要是“毛泽东”、“邓小平”、“共产党”、“共产主义”等,这表现出西方引进的中国历史类主题图书中,主要关注点是中国的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和史实,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充满好奇。
历史类图书的书评中使用的主要动词包括了如“统领”、“威胁”、“反抗”、“冲突”等,这些动词主要出现在较为隐晦的历史事件,体现负面评价,而含有“改革”“开放”等动词的书评一般论调积极。这总体上体现了《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还是能以较为平衡的态度对待中国形象。
四、结 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到《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虽然在总体上保持了一贯的平衡主张,但是在部分主题书评上仍存在着偏执的框架,这与西方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有关,也与部分书评作者自己的写作框架有关,还与中西方语言不通、文化理解的差异等有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图书“走出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主题图书的评价不仅仅会影响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成果,更会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代表,当下中国图书要更好地“走出去”,一方面,要更新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框架,需要西方媒体人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国的新闻出版机构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西方话语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尽可能在“同情之理解”的角度上,表达中国话语,进而形成中西方对等性的共识,而非是传者为中心的“自说自话”,不仅要让西方“听见了、看到了”,而且要让他们“相信了、接受了”。[11]在进行海外推广和营销时要更加注重创新和适应。我们从之前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西方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历史、艺术、经济和政治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未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题材创作出更加客观、真实和具有积极意义的书籍,并将这些书籍推广到海外,成为我们“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查尔斯·麦克格拉斯.纽约时报书评100年精选[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前言.
[2]庞贝.书评可当社论做——美国《纽约时报》独立书评机制的启示[J].新闻知识,2008(8):49-50.
[3]Snow,D.A.,Rochford,E.B.,Worden,S.K.& Benford,R.D.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J].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1986,51(2):464-481.
[4]Entman,R.M.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J].JournalofCommunication,1993,43(4):52.
[5]Pan,Z.& Kosicki,G.M.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J].PoliticalCommunication,1993,10:55-75.
[6]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立书局,1999:32.
[7]苗伟山,贾鹤鹏.社交媒体中转基因食品的媒介框架研究[J].科普研究,2014(5).
[8]欧阳慧.《纽约时报》书评副刊研究[D].暨南大学,2011.
[9]黄敏.扩散与激活:《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议题发展(1980-2010)[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9).
[10]李晓庆.刻板印象功效的实验研究——认知资源缺乏时对信息的灵活编码[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1]马军,陈俊宇.中国迈入“公关时代”[J].中国新闻周刊,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