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传播”走向融合之路
——2017传媒类学术期刊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2018-01-24洪长晖
洪长晖
著名学者许纪霖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每一个学术刊物的背后,都是一个空前活跃的学术社群,他们形成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学术共同体……而学术刊物通常就是这些学术社群的标志,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学术价值、问题意识、学科倾向和专业尺度”*许纪霖:《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文汇报》2004年12月12日。。2017年12月23日,作为在传媒类学术期刊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一分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将国内传媒研究及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汇聚一堂,不仅彰显出学报背后活跃的学术社群,更是试图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论文写作的跨界可能、期刊运作的提升路径,就《浙江传媒学院学报》而言,一种创新变革的可能正触手可及。会议开幕式上,浙江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杨立平女士首先就为此次会议定调,期许此次会议开启传媒学院内涵发展的“新时代”,她认为每一位到会的专家既是此次会议成功的保证,也是传媒学院学报向外拓展影响力的基石。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詹成大教授同样对参会学者报以热忱欢迎和满心期待,对此次会议的组织效率更是予以积极肯定。
一、学术发表与期刊评价
目前国内的学术期刊从总量上来看为数不少,光是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就已达2800余种,对林林总总的学术期刊,就有一个鉴别和鉴别标准的问题,通行的有两种期刊评价路径:一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的质量审核和等级评定,这种路径主要解决办刊资质和行政归属等问题,基本不涉及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评定;二是由专业评价机构发布的期刊影响力评估,最为典型的就是“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等排行榜,特别是所谓的“南大核心”,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该索引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开发研制而成,英文名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由于该数据库往往被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项目及成果评价、职级评定的重要依据,以致被迅速神话化,成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追逐的目标,传媒类学术期刊自不例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廖湘科在会议上指出,即使是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传媒类学术期刊也首先要讲政治,要注重宣传党的重要思想的研究文章,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理念的阐释与宣传;其次要制定一系列的指标,强调在文章数量与质量上的均衡发展,学术文章引用率的科学提升,最终形成马太效应,全方位扩大期刊影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曾静平教授在主持会议的同时,穿针引线,认为廖院士的跨学科视角恰恰为包括传媒学院学报在内的传媒类学术期刊提供了“新思路”。曾静平教授指出在当下,“科学与传播”的交叉结合不仅会助推新闻传播学新领域的研究,而且还有可能在研究方法、研究境界上有所突破。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童兵则用“吃透两头”来概括传媒类学术期刊的导向,他同样强调“上头吃不准,是要吃大亏的”,比如对2018年的重大事件就要有足够的学术敏感,事先筹划,不仅有助于深刻把握新时代精神,而且可以在现实层面上提高对期刊稿件的布局、预判和提升。同时,童兵教授认为,新闻传播研究非常有意识地关注着社会矛盾、传媒转型等现实问题,学术期刊要紧密贴近,“吃透下头”,充分体现出学术的现实关怀与理论思考。
二、创新思维与品牌效应
当下世界,数字化浪潮正风起云涌,这也促使着学术期刊面对着一场新的革命。如何保持传媒类学术期刊的前瞻性、引领性?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邵培仁教授的建议是:学术期刊在一众同类刊物中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立足点和成长点,并且要有仪式感;作者群体要开放,既要有名家,更要有潜力的新人。
毫无疑问,新时代的学术期刊要坚持创新思维,目标则是确立一份传媒类学术期刊的品牌。武汉大学石义彬教授对此非常赞同,也强调一份传媒类学术期刊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时代发展趋势,形成大气的办刊风格,创新管理机制,最终打造成具有品牌效应的学术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晶则更细致地建议,一份传媒类学术期刊要注重固定栏目和特色栏目相结合,通过设计体现传媒特点的栏目,围绕新时代彰显导向,推动理论“上台阶”,逐步形成品牌化效果。张晶明确表示对学报的坚定支持,直言人到、心到、稿件到。
三、刊物境界与未来期许
此前,一项基于学术期刊作者的国际性研究表明,学者对一流期刊的认可主要依据刊物的学术声誉、学术内容质量、文章发表速度、刊物传播范围、期刊学术影响等几个方面衡定。*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第10期,第1048页。作为一份有期许的传媒类学术刊物,《浙江传媒学院学报》的创新提升道路探索,可能也是同类学术期刊正在思考的问题。
来自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学术期刊《学术前沿》的青年学者郑韶武对此深有体会。他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对童兵教授观点的认同,他介绍《学术前沿》杂志的做法就在聚焦“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认为这是关乎一份学术期刊境界的首要问题,也体现出学术研究要回应社会的理论关怀。同时,郑韶武还建议对传媒类学术期刊的固定栏目设置要科学化,而从作者队伍建设上则要不断强化与专家的联系,既要有稳定扎实的作者队伍,又要在互动中深化学术研究与学术发表的关联。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江教授自言是参会代表中唯一的一位法学教授,尽管他本人不从事传媒研究,可是此前参与过一本法学类期刊的运作,从普刊到CSSCI源刊的演变过程似乎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在他看来,如何汇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组织高频率的学术讨论是扩大学术期刊影响、提升办刊境界的有效途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则表示自己是没有办过刊物的传媒研究者,他明确指出在目前的办刊环境下,引用率将是刊物现实评价中的关键,而要实现高引用率就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以及文章本身的内涵息息相关,甚至连一篇学术论文的内容摘要的翻译及长度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则非常强调以文化含量带动刊物境界提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愿景,在他看来,内涵建设与品质提升,将是实现对所谓“核心”“C刊”无求而求的最可靠路径。
童兵教授在发言中对作者群的建设也持厚望,与“吃透两头”相连,他用“中间突破”予以概括。中间突破是指要联系作者、夯实作者群,方方面面的人才都有,“如果有100个作者的专家库,你就不愁了”。在童兵教授的推动和示范下,与会代表都表示一定会在合适的选题上贡献自己的实力之作,以助推传媒类学术期刊的品质提升。
在学报作者群建设上,曾静平教授强调,学报注重“内外兼修”,既广撒英雄帖,对与会校外专家学者“软硬兼施”进行约稿,也重视校内学者的成果发表。当天就有陈少波、朱旭光、李新祥、崔波、洪长晖、宋红岩等多位校内作者参会,他们也参与期刊发展创新的讨论,就各自关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这样,与会的校内专家与校外专家一起,都为学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早在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就已经发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其中对“十二五”时期学术期刊的发展蓝图做了勾画:推出“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以此“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毫无疑问,“十三五”期间这一发展趋势只会继续,不会停滞。而传媒类学术期刊由于其自身特性,应该会在数字化、国际化、专业化道路上更有作为,更大前景。这,正是此次传媒类学术期刊发展高峰论坛的最大共识和共同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