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明旅游者的出行时间、空间集聚与扩散考论*

2018-04-08邹定霞

关键词:万历游记西湖

邹定霞

(川北医学院 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100)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晚明掀起了一股追求自由、个性与享乐的社会思潮。在物质层面,繁荣的商业、发达的交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精神层面,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成为晚明人性解放的哲学基础,人们享受生活的追求得到了肯定。至晚明,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超越前代,旅游意识增强,旅游者众多,旅游业走向繁荣。

一、晚明旅游者的出行时间

晚明人酷爱旅行,他们的旅游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春则西山踏青,夏则泛观荷荡,秋则桂岭九日登高”[1]。根据《吴风录》记载,我们只能得出明人的旅游活动从不间歇这一结论。但是出行时间对旅游的活跃程度起多大作用,我们还需要从其他材料中去挖掘。

文人士大夫的文集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出行时间。袁宏道是晚明创作游记非常多的文人,对《袁宏道集笺校》收录的94篇游记进行统计,有41篇是春天游记,14篇是夏天游记,17篇是秋天游记,5篇是冬天游记,17篇游记季节不明。晚明名士冯梦祯在他的《快雪堂日记》里详细记载了他的每次出游时间。《快雪堂日记》始于丁亥(1587),迄于乙巳(1605),其中有三年缺,时间跨度为19年,堪称为一部日记长著。

表1 《快雪堂日记》所记冯梦祯旅行时间、地点统计表

从万历十五年(1587)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冯梦祯的长途旅行共计13次,春天4次,夏天1次,秋天4次,冬天3次,还有1次时间不详。其中冬天的3次出行并非是游玩,而是前往南京做官,或者从南京回杭州。冯梦祯最重要的3次旅行是万历十五年游天目山与径山、万历十七年探越中禹穴、万历三十三年游黄山,均选择在春天。

由统计数据得知,旅游者出行时间多集中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早春去探梅:

(万历十七年正月)十八日,早有云气。返舟至金沙滩,过横春桥,何氏园观梅,梅数十株,身干甚古,西山当为第一。花下进数酌,泛西泠、断桥而归[2]32。

(万历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又至何园看梅,香雪满地,然无损烂熳,倚墙桃花一树,与梅争色。坐酌良久,同心易礼岳鄂王墓。君禹待于六桥,同步堤上,遇桃蕊最繁处进一酌,数酌而至四桥,憩龙王堂后轩[2]32。

仲春则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活动。袁宏道的《游高梁桥记》记载了京城人全城前往高梁桥踏青的盛况:“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3]682吴地的楞伽:“闻二三月间,游人甚胜,朱楼复阁之女,骚人逸士之流,狭斜平康之伎,社南社北之儿,花攒绮簇,杂踏山间,不减上方、虎丘。”[3]176万历二十五年(1597),袁宏道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游览了西湖,并且创作了他的《西湖》系列游记(《西湖一》《西湖二》《西湖三》《西湖四》《雨后游六桥记》《孤山》《飞来峰》《灵隐》《龙井》)。他在《西湖一》中讲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3]422从这一年的二月十四日开始,袁宏道数次游览西湖。冯梦祯的《快雪堂日记》中也多次提及春天在西湖的六桥赏桃花:

(万历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桥至五桥,步看桃花,已开十分之一。柳色更深,风甚急。自西泠至钱塘门而归,宾主甚欢[2]51。

(万历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早阴,午晴,风。请吴韫庵、蔡念所二公。巳时登舟,未时客至,至龙王堂小坐,堤上桃花已烂熳矣。夜归[2]51。

(万历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晴,暖,微有烟雾。既午,同叔宗、张异度等泛湖,观六桥桃花,自新堤归。柳色浓淡,最为悦目[2]79。

(万历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晴,暖。同叔宗、张异度诸君泛湖,历龙井、法相。法相僧衲云延坐,竹轩甚幽胜,新酿尤佳,沽一尊至苏堤,坐饮桃花下。步至一桥,登小舟,沿孤山,湖饮泛尽日。此日,桃花大放,柳色愈酣,景物妍肆,游情曼衍,欢不可言[2]80。

夏天相对于春天而言,出行的几率有所降低。炎热的天气不太适合旅游,但是并不代表晚明人不会出游。在荷花盛开的季节,泛舟湖上,热闹非凡:

荷花荡在葑门外,每年六月廿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渔刀小艇,雇觅一空。远方游客,至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岸上者。舟中丽人,皆时妆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纱如雨。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极矣[3]170。

苏州城外的荷花荡,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游人多到游船被租赁一空。《吴郡岁华纪丽》卷六“荷花荡”条记载:“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旧俗,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其地皆洼下田,不能艺禾黍,弥望濆衍,无高堤桥梁亭观。土人植荷为生息……值荷诞日,画船箫鼓,群集于此……或有观龙舟于荷花荡者,小艇野航,依然毕集。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4]荷花荡之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夏天观荷纳凉,秋天则适合入山:“甲辰夏月……约以秋凉入德山。至八月初旬,暑气微减,小修入黄山,余适有便舟,遂偕诸衲行。”[3]1149“深秋拟出游南之台、雁、武夷北之劳山,俱未可知。”[5]然而最热闹的还是中秋之夜。苏州的虎丘,中秋之夜几乎全城前去赏月:“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6]85“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3]157中秋赏月与秋凉入山是晚明人秋季旅游的主要活动。

冬天的旅游活动,北方因为天寒地冻,所以基本暂停。“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3]681在南方,冬天有少量的旅游活动,比如西湖赏雪: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十二,雪霁日出……舟出西泠,沿孤山而返。积雪在山,明月相映,可谓不夜。薄暮,都阃君宴客,鼓吹,放烟火,如星如月,飞空而下。与子艺凭栏看之,亦佳观也[2]30。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6]56。(《湖心亭看雪》)

毕竟,有闲情逸致在大雪中游览西湖的人,只有这些文人士大夫。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旅游的舒适度远重要于观赏的独特性。因此大雪三日之后的西湖“人鸟声俱绝”。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得知,晚明旅游者的出行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旅游活动略少,冬天基本上没有旅游活动。

二、晚明旅游者的空间集聚与扩散

晚明旅游活动最为频繁的是江南地区,也就是以今江、浙、沪为核心区域,并由此延伸到今上海、浙江、江西之全部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江南地区经济富庶,人们注重享受休闲和文化娱乐,文人雅士集聚,每年通过科举取士为朝廷输送大量人才。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水陆交通也空前发达,主要城市之间均有定期航班,还开有夜航船。这些都为旅游活动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客商的频繁往来,关于水陆旅行的书籍大量刊刻。陶承庆《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是其一,黄汴《天下水陆路程》是其二。前书将路程与经商两部分并辑,后书则主要介绍全国的水陆交通线。冯梦祯多次从杭州往南京,从南京返杭州,所走的就是《天下水陆路程》介绍的路线:

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江宁县下水,九十里龙潭驿。一百十里镇江府丹徒县京口驿。九十里云阳驿。丹阳县。五十里吕城驿。今革。六十里常州府武进县毗陵驿。九十里锡山驿。无锡县。九十里苏州府长洲县吴县姑苏驿。四十五里松陵驿。吴江县。今革。四十里平望驿。属吴江县。西去湖州。南六十里嘉兴府嘉兴县秀水县西水驿。东百二十里至松江府。南八十里皂林驿。今迁崇德县。一百里北新关。十五里至[7]。

不过绅士们往往都不会搭乘班船,而是拥有自己的船。从南京到杭州的这条路线客流量巨大,是一条重要的路线。

天目山、径山、禹穴、牛首、栖霞、杭州西湖、苏州虎丘、徽州的白岳和黄山都是著名的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人来江南旅游。黄山以秀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汤泉为游客所喜爱。晚明著名的戏曲评论家潘之恒晚年在黄山汤泉附近建“有芑堂”,广邀宾朋、名人游黄山。潘之恒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他是江南剧坛一位极其活跃的评论家,与众多演员关系极为密切,他曾怀着极大的同情,为全国各地许多女演员写了不少小传,因而获得“姬之董狐”的称号。因为潘之恒在文坛的影响力,当时众多著名的文人都前往黄山旅行。

南京的牛首、栖霞,杭州的径山、五云,皖南的黄山、白岳,作为江南文人们选择的旅游地点,它们符合了几个条件:有古迹、古刹、奇泉、名石、宗教圣地。对当时经济与文化中心所在的江南地区而言,能够从事长程旅游即所谓“壮游”的士大夫仍是少数,大部分士大夫仍多只是短距离地旅游附近的名山。地理距离是晚明旅游客流流入格局的决定因素。空间距离越长,出行越困难,花费也越大,人数就越少。反之,距离越近,出行越便捷,人数就越多。晚明江南地区近距离旅游的盛行,符合旅游发展由近而远的模式。

魏向东在搜集整理晚明游记的基础上,对标明了明确目的地的736篇游记进行了统计,做了如下旅游目的地按省份分布表[8]:

从明代的旅游目的地分布来看,两京十三省均已被纳入了旅游的视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集聚性表现明显,排名前两位的南直隶和浙江两地占据游览总次数的近五成。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明显的旅游目的地重心区域。

表2 晚明旅游目的地按省份分布表

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江南同时又向其他地区输出了大量的客流,成为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江南地区商业的繁荣,江南的商人为谋利而游走四方。苏州商人十七八岁就“挟资出商,楚、卫、齐、鲁靡远不到”[9]。太湖西洞庭商人“稍有资畜,则商贩荆襄”,“商游江南北,以迨齐、鲁、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10]。商人们乘商旅之便也会游览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

除了商游以外,还有宦游和科考旅游。任唤麟对宦游做了如下界定:“宦游本指古代文人为求仕而外出奔走,现在习惯上把古代官吏新任、升迁、贬谪途中的旅游和任职期间的外出游观也称为宦游。”[11]江南地区为朝廷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些来自江南的官员前往全国各地为官。王士性应该是宦游的杰出代表。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性喜游历,万历五年(1577)成进士,相继在多地做官。他的游记作品结集在《五岳游草》《广游记》《广志绎》三本书中。科考旅游的杰出代表是地理学家徐霞客,徐霞客是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他东边渡海到洛伽山,西抵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罗浮山。他通过实地考察写成的《徐霞客游记》开创了地理学上系统地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三、结语

江南地区既是晚明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又是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的高度重合促成了江南与全国之间旅游客流的双向流动。江南地区是晚明旅游客流集聚与扩散最为频繁的地区。由此可见,晚明的旅游地理格局受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晚明各省份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不平衡造成了晚明旅游地非均衡分布的特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与旅游地分布格局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通过晚明游记来研究晚明旅游者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探索历史时期旅游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我国传统旅游文化的梳理,对当代的旅游开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省曾.吴风录[M]. 影印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7年.

[2] 冯梦祯.快雪堂日记[M]. 丁小明,点校.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

[3] 袁宏道,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 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19.

[5] 冯梦祯.快雪堂尺牍校注[M].邹定霞,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173.

[6] 张岱.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 黄汴.天下水陆路程[M]. 杨正泰,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

[8] 魏向东.晚明旅游地理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368.

[9]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 [M]. 蒋廷锡,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34.

[10]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四库全书本.

[11] 任唤麟.晚明旅游地理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154.

猜你喜欢

万历游记西湖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超市游记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当西湖遇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