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研究*
2018-04-08陈晓璐
陈晓璐
(亳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在当前阶段,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发展,并保持稳定,经济构成由制造业为主转为服务业为主,而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较为快速的新兴产业之一,有“朝阳产业”之美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提出:“要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推进,中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亳州市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同样面临难得的机遇。亳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从2011年到2016年全市GDP从626.7亿元增长到1 046.1亿元,增速保持在7.9%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着人们对于旅游的更多需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近5年,亳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增速一度维持在10%以上,截止到2016年亳州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5 0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576元,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1];中国政治局面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安定的环境使得中国城市成为世界各国以及本国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优先考虑;目前提出的对于休假制度的改革和“周休2.5”制度的落实为国内旅游提供了更大的时间保障。
面对如此机遇,亳州市要充分利用好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机制体制,整合旅游产业资源,推动旅游业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亳州旅游业现状分析
(一)亳州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第一,政策的支持。“十一五”期间,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亳州市旅游业发展行动计划(2010—2012年)》《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亳政〔2009〕31号)、《旅行社组团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则始终是亳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主导产业之一,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亳发〔2012〕9 号)、《亳州市旅游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亳政秘〔2012〕 61号)、《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亳政办〔2013〕29号)等一系列支持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亳州市旅游项目建设进行协调调度和监督,成立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并适时召开由市长、分管副市长参加的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总结经验,加强对旅游业发展的综合指导和协调[2]。
全市旅游业在政府的领导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由2010年的447.69万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1 775.8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由2010年的9 612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2 000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27.6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31.9亿元,这三者年均增长率均在20%以上,而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也由2010年的5.40%增长到2016年的12.61%[3]8。
第二,丰富的旅游资源。亳州市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亳州地处黄淮平原南端,地理位置重要,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亳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其历史人文景观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有“南黄山,北亳州”之说。史前便有“中国原始第一村”之称的尉迟寺遗址,可谓历史悠久;同时亳州所处位置正是古时商楚文化交融碰撞之地,所以又有着灿烂的文化。“亳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亳州大地留下众多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亳州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家,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占全省的1/3。亳州市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名录20项,市级名录66项”[4]。
亳州的旅游资源数量多、品种全。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亳州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和建筑类、休闲求知健身类和购物类。“其中实体资源中以古迹和建筑类居多,161个旅游资源实体可划分为25小类基本类型,占全国拥有类型(74种)的33.78%,其中人文旅游资源20种,占全国拥有类型(34种)的58.82%,亳州旅游资源的丰富度之高,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5]。
亳州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市场,其游客分为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以2008-2010年亳州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为数据,分析得出其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见表1)。
表1 亳州市2008—2010年旅客人数统计表
由此得出亳州市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势和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态势均处于“幼童市场”,即市场占有率低增长率高,是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军,但是方向不定,前途未卜。可运用选择性战略,对有潜力的资源着重培养,反之则放弃[6]。
第三,便利的交通。亳州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青阜铁路纵贯全境,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亳蚌铁路、徐淮铁路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正在筹备之中,商合杭高铁也在2014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市内有2条国道和6条省道交叉而过,便捷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亳州市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多条河流,并建有亳州大寺港、涡阳港、蒙城港等水运港口;亳州机场也正在筹划之中,这些都为亳州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
第四,日益增强的接待能力。
表2 亳州市2011—2015年星级宾馆统计一览表
从表2可以看出2014年之前亳州市二星级宾馆数量较多,但没有五星级宾馆。2014年之后亳州市二星级酒店数量下降,开始有了第一家五星级宾馆,三星级、四星级宾馆都有所增加,整体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二)亳州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收入全省名次低。2015年亳州市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8.4亿元,仅高于淮北市(67.3亿元)、宿州市(98.3亿元)、淮南市(89.4亿元)和铜陵市(72.2亿元),位居全省倒数第五,近三年情况皆是如此。这与亳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极不匹配。亳州市经济相对落后,制约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据统计,2016年,安徽省人均GDP为39 092元人民币,而亳州市仅为20 611元人民币,仅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位列全省16个地市第15位[3]1。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也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交通区位相对不利。随着2015年7月和12月,合福高铁和宁安城际铁路相继通车,安徽省16个地市中,已经有13个地市开通了高铁,仅有亳州、阜阳、淮北三个地市境内暂时没有高铁。在新的时期,没有高铁就意味着偏离大的旅游客流,也就意味着处于不利的旅游发展区位。虽然作为国家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合杭高铁已开工,但其工期为5年,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但是其真正发挥作用将是在“十四五”期间。同样,亳州机场预计“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其真正发挥作用也在“十四五”期间。所以亳州暂时处于区位不利之地。
再次,旅游观念创新不够。观念的创新是事业前进的动力,创新的旅游观念可以促进旅游业长足可持续发展。目前,亳州各个景区还都是分散的点,数量多却并不成片,质量也有待提高。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要创新旅游思想,加强合作,而不要认为旅游行业仅仅是一两个部门的合作,各相关部门要协作解决问题。在景区的开发上也要注重各景点之间的联系,相互沟通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相似点,而不是单单扩建某一个景区。
三、亳州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一)明确发展方向
文化旅游资源是亳州市的优质资源、特色资源,因而亳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目前亳州市文化资源的发掘发展进入瓶颈期,暂时难以有较大的突破,结合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阶段,亳州市应将文化旅游作为长远的旅游发展目标,而现阶段的目标应该是寻找短期突破。而从市场需求以及发展的现状看,休闲旅游可以作为亳州市产品的短期努力方向,应成为现阶段亳州市的旅游主题内容。亳州市国内市场和入境市场潜力巨大,同时有中药产业和酒产业带动旅游产业,所以可以选择休闲旅游作为契点吸引旅游者、商人、业务人员等的到来,而同时休闲旅游渗透性强,可与亳州市的中药文化、养生文化、酒文化等进行结合,打造成亳州市自己的优势产业。
(二)整合资源,由点及面
由于亳州市旅游业总体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以全市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核心并形成系统,带动全市旅游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全市全域旅游业发展格局。首先,应以亳州古城规划、老子和庄子文化圈等重点项目为核心,打造出一个响亮的文化名片。其次,依托其他重点旅游景区点和重点资源,通过一体化整合,培育大型旅游集聚区,构建全市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系统。第三,发挥遍布全市的小型旅游景区点的渗透功能,通过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打造多层次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整体格局形成之后,要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不同文化不同产业的融合。例如可以利用亳州的优势——中药产业以加速其他产业的整合。“亳州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亳州市被列入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规模工业企业达146家,累计实现产值69.5亿元”[7],发展形势向好。
亳州市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其中药相关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中药工业也开始多维度发展。同时,亳州市是神医华佗的诞生地,中华长寿之乡,全市百岁以上老人就有502位,而且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又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应积极打造中医药养生和长寿主题线路,利用华祖庵、中药相关企业、中医医疗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膳食疗馆、药膳酒店、养生会所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线路;还可以开发药膳、药酒、药饮、药浴等中药产业旅游产品,积极把亳州打造成为中药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
(三)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高品质的旅游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亳州市旅游业进入当前阶段,发展重点在于通过完善支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旅游发展的品质。住宿是旅游者在异地过夜停留的一项基本需要。住宿业是旅游经济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子部门,在旅游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和中药贸易业的蓬勃发展,亳州市旅游住宿业无论在行业规模、住宿类型还是在服务质量、经济收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仍需继续建设星级酒店,提升服务质量;建设别墅度假区,让游客放松居住并体验中药养生。餐饮方面,可以开发药膳,打造药都特色餐饮;挖掘地方小吃,树立亳州味道餐饮。
(四)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旅游活动通常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多个方面,决定了旅游业是其他行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从这方面说旅游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网络化、系统化,因而旅游人才应该具备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旅游人才不应该仅仅专业于某一方面而应该全面综合性地发展。而且旅游教育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方式,应该紧跟市场趋势转变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培养出与时俱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亳州市要注重旅游管理人员、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研究人员以及文化传承人员的培养和引进。首先要加强人员培训。在对现有旅游就业人员的培养、培训中,要主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根据现有人才的不同特点,分门别类进行专门培训,既要注重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骨干到专门院校进行深造,又要组织力量做好自学培训,鼓励现职人员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再者引进旅游高端人才。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批次多元化引进旅游高端人才。聘请旅游发展顾问团为亳州市的旅游发展出谋划策。最重要的是提升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现有文化人才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对于本地特色、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必须利用好现有文化人才这一资源,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所以要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
亳州市作为安徽省内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应该利用好其旅游资源,打造出“曹操故里”的名片,同时要改革旅游观念,突破传统旅游行业的束缚,注重资源融合,全面系统发展。以亳州自身的条件寻找到一条适合亳州的旅游之路。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18.
[2] 亳州市文化旅游局.亳州市“十三五”规划(旅游)[EB/OL].[2016-12-31].http://www.bzwhly.gov.cn/zw/html/161231103929.html.
[3] 亳州市统计局.亳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4-08].http:www.ah.gov.cn/userdata/dochtml/1/2017/4/18/1878461573282.html.
[4] 亳州市文化旅游局.亳州概况[EB/OL].[2017-05-12].http://www.bzwhly.gov.cn/zw/bozhou/.
[5] 张伟伟.亳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J].绿色科技,2010,25(8):112-114.
[6] 李经龙.安徽旅游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57-70.
[7] 亳州市统计局.亳州市2017年第一季度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扩容提速[EB/OL]. [2017-04-12].http://tj.bozhou.gov.cn/content/detail/58f5c91d7f8b9a3b365515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