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医疗机构财务核算问题及对策
2018-04-07张梅
张梅
【摘 要】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行下,乡镇已采用新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虽然其能规范管理、提升效率、杜绝违法现象,但同时在成本核算、财务报告等具体技术方面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制度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集中核算
目前,我国陆续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维护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点,从而达到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增强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根本目的。
一、执行新的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影响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强化了预算管控。
二是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定位,以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双网底”为主要任务,厘清政府补偿范围,弱化药品加成对业务收支的影响。
三是实现项目定额控制,简化了核算办法。
四是从根本上控制了新增长期借债和对外投资的发生,防范了财务风险,规范了财务管理。
五是通过设立奖励基金,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是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集中核算这一举措的有力推行,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卫生机构财务核算和监督,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规范了各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收支行为,确保了为各核算单位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资料,可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同时,其也进一步增加了乡镇卫生院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成效
1.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会信息质量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将单位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只设报账员岗位负责日常事务,减少职位冗余,明确财务人员职能。在会计核算方面,一方面,以国家会计制度为依据严格规范账务处理,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和报账审批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核算中心采用全方位电算化管理,统一使用一套财务软件处理账务,在吸收专业人才资源的同时,集中管理所辖各单位财务,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业务信息提供的便捷性、及时性、准确性,并能保质保量地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会依据。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统一管理水平
集中核算制度取消了各单位自行开设的银行账户,将各单位分散的财务资金聚合到集中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进行统一调度、统筹安排、严格监督,使资金调用兼具科学性与灵活性,维护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3.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划定各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明确各单位所设报账会计负责单位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报账工作,而核算中心统一负责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事宜,既解决了机构臃肿问题,精简了不必要人员,也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下大大提升核算效率。
4.分离会计业务决策与执行工作,杜绝假账现象
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往往出于业务决策者自身利益需要或行政上级关系从而进行违规操作。现将基层医疗机构会计业务从单位转移到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改变会计人员与具体单位的隶属关系,从根本上杜绝单位领导与会计人员联合做假现象的发生。
5.强化监督职能,从制度和运作上规范单位财务行为
会计核算中心具备一定的预防性与前瞻性的监督机制,在源头上杜绝了单位违规开户、截留、坐支、和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的产生,变“暗箱”为“透明”,减少了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运作机制上有效遏制了舞弊行为。
三、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药品成本的核算存在问题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西药为零差价销售,且无“药品进销差价”备低科目,但实际工作中中草药仍有差价,在新制度中,已经无法用药品成本综合差价率来核算药品销售成本和进销差价,加上基层医疗机构现有的收费程序中无中药进销存模块,也就不能真实反映药品的利润。
2.单位资产实际价值存在虚增
在新制度中,购入固定资产时增支出,同时增加固定资产,但现有已使用的固定资产未提取折旧,致使很多资产使用多年,甚至已经报废、毁损,可账面价值依然是原值,而不是净值,一点也未缩水,虚增了净资产。
3.财务报告欠缺完整性、明确性
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不够完整、明晰,单位部分信息不能客观明确的从报表反映出来。第一,在业务支出科目方面,“其他商品服务支出”中有“银行存款借款利息支出”科目,却无其他借款利息支出(如职工集资利息等),只能在其他科目列支,不能明晰的反映单位实际负债的利息支出情况。第二,在业务收支明细表中,收入表中不能反映参保收入明细情况。第三,净资产表中无“本期结余”,以致“净资产变动表”中“净资产”合计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合计金额不一致,不便于对照。
4.支出明确科目缺乏统一说明
支出明细科目未能对支出范围和内容作出较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不利于会计人员日常统一规范使用。在记账时,会计人员大都依照自己的理解记账,致使同样一笔业务处理方法亦不相同。
5.基层医疗卫生院机构财务管理问题
(1)對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职能不统一甚至脱节。如将各单位的会计职能“剥离”和“移交”至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均通过核算中心办理,直接导致了独立出的会计预算单位管理决策功能的削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注重会计核算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现象。
(2)落后的预算方法和实际情况脱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预算管理认识高度明显不够,仅将其从属于财务管理部门,难以保证对预算工作进行实操性强、行之有效的监督。要有序地将零基预算的方法应用到在编制预算工作中,但这种预算也有一定的不足,其管理所涉项目具体而繁多,各有规律和特点,因此实际工作中也不能仅采用零基预算这种单一方法,否则会使用得预算与实际不符,还可能造成信息提供不准确。
(3)财务控制与分析体系较为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在账务处理工作上耗费在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而对具体经营活动的分析不够,最终导致财务管理的结果只能反映医院收支,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医院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会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优化。一方面,能力强、职称高、精通业务的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心仅从事记账、报账等工作,无法参与单位经济活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人才资源;另一方面,预算单位缺少能为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提供建议的财务人员,无法满足财务管理需要。
四、意见和建议
1.全面实行预算管理,提升资金使用率
医院应在“收支统管、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的预算管理原则指导下,将一切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
(1)医院要逐步建立并、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负责编制收支预算、分配预算、效益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等。编制预算时参考上一年度实际收支情况,结合本年实际,以医疗收费标准、人员编制、物价变动、药品价格变动等因素作为基本编制依据。
(2)院内各科室要严格执行预算,建立考核制度,分级负责控制支出,按预算严格管理资金的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利用率。
2.做好财务分析,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做好基础财务分析工作。要通过对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各种财务报表内容进行详尽地分析,计算出各种经济效益指标,从而分析科学掌握医院资产结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资产管理能力等。
(2)做好事前预测工作,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通过建立风险预警分析系统,选取历史资料、行业资料、实际运营情况等相关信息建立敏感性经济指标,监测并预防财务危机。
3.提升管理人员水平、转变理财观念
(1)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积极培养业务能力,提高专业素养。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更新;另一方面要掌握与经济活动相关的金融、法律、税收等方面知识创新理财的观念,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術支撑。
(2)单位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并有力支持财务工作,树立科学理财观念,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其次要高度重视财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加强后续教育;最后要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年度考核制度。
4.强化管理理念,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既要满足自身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又要确保发挥其基层医疗机构所担负的社会服务功能,必须兼顾3个目标:以最低成本和最小风险创造最大资金、以合理合法收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以最低管理成本获取最高社会效益。着重以下两点:
(1)建立单位内部的控制机制,公开各项财务收支范围、审批程序及财务管理制度,实现收支和执行的透明化与公开化,在全员监督下严格杜绝违法操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推行新型“计划-控制-分析”三流程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建立资金使用方面详细的绩效评价与分析体系。
5.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便真实反映单位资产的实际价值
可以参照医院会计制度对所有固定资产类别规定按类别、使用年限按月计提折旧,这样能反映资产的净值,也就是实际价值,从而防止虚增单位净资产问题的发生;在现行收费程序中加入中药进销存管理模块,以便准确的核算中药差价和利润。
6.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使用反馈的情况和需要
一方面对会计报告进一步完善和修改,以便更直观、明确单位有关财务信息,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对相关支出科目支出范围作出较明细的说明和规定,以便会计人员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高丽华.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J]财经界.
[2]杨峰医.疗卫生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施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7).
[3]邱世岭.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预算管理[J]._会计审计,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