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8-04-07杨丰华
杨丰华
【摘 要】2015年1月1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新的预算法,会计原则也开始准备由收付实现制转向权责发生制,新的时代要求财务人员用新的思维面对变革的工作。本文首先对新预算法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进行论述,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新预算法,指出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预算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给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新预算法;信息化办公
一、新预算法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
我国从2004年开始启动修订新预算法,历时10年。在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并且在2015年的1月1日起全面实施。
1.新的预算法首先在立法宗旨上进行了改变
新预算法的宗旨是“为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它强调了立法的宗旨,即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预算法由管理法向控权法的转型。让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得到了约束,受到了监管。让预算资金运行在阳光之下,充分发挥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及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指导思想。
2.全口径预算
新预算法,更兼顾完整性原则,新预算法第四条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是预算法首度对全口径预算从法律上做出界定,他指出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拥有了完整性的新预算法,能从根本上有效治理政府乱收费、私设小金库、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3.预算公开透明
我国对预算的公开,在旧预算法中并没有强制性要求的,所以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花销饱受社会诟病。新预算法强制要求,各级部门向社会公开预算情况,就重要事项做出说明,并要求公开的预算草案应当细化,使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看得明白,新预算法还特别强调对一些重要事项的公开,包括本级政府举借债务的情况,三公经费、政府采购情况等,并对预算公开的内容实践主体等都进行了具体明确。如果未对单位预算事项进行公开,甚至还会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该项措施和规定,对于我国反腐败工作的推进相信能起到重大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完成,一般不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但预算管理的定义是: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计划后,根据预算目标,对该计划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是事业单位同所属的部门之间进行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领拨缴销确认责任,权利与利益划分的基本组织制度。定义中明确指出,预算管理是需要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的一项工作,不仅仅是财务部的工作,应是各个科室主任级科员与财务部相互配合的一个工作。所以预算管理应与单位战略相挂钩,它是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单位人员缺乏“无预算无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现预算编制时期申报数目不准,预算批复之后,预算执行时资金不足,最后追加预算做出预算调整这样的现象。因为预算调整的出现会一定程度影响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严重时会造成了行政事业单位战略目标无法达成,满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求,影响国家单位的社会声誉。究其根本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人员和负责人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2.预算编制缺乏战略规划的眼光
相信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都对单位的未来有着自己的战略规划。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能够走多远,主要取决于资金的支持,这个资金的支持就是来源于每年年初预算的编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主要还是采用增量预算的理念,以过去年度预算开支情况编制下一年度预算,错误的将保证医院资金充足作为了编制医院预算的前提,目光短线,不利于单位长远发展。所以在编制预算之前,应将行政事业单位战略规划摆在首位,让预算资金的使用有一个总的宗旨,而不是被分割成了一个一个科室的小单元,行政事业单位的五年十年的战略规划,不被预算硬生生切割成了一年又一年,造成预算与战略相分离“两张皮”的结果,让预算服务于战略。
3.预算管理缺乏信息化
传统预算管理往往采用电子表格(如EXCEL)模式,预算管理和电子表格的自身特征决定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具有无法突破的局限性。EXCEL模式下的预算无法科学反映单位整体业务模型,并且还存在预算编制与预算控制执行脱节等缺点。因为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并没有互联网思维,他们把眼光,把资金大量的投入到了外部建设,弱化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办公信息化的投入。数据无法共享办公的效率就降低了,数据无法监测,就没有了信息的透明化。
4.预算缺乏后续评价监督
在新的预算法中“讲求绩效”是财政管理的原则之一,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但是纵观我国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执行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现在主要还是针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本职工作。基本不存在针对于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缺乏后续评价与监督的预算管理,就像是没有了牙的老虎,所以才会有了预算的松弛,预算的追加,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与员工对于预算不够重视等众多问题。
三、在新预算法背景下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1.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
(1)建立以行政事业单位长期战略为主旨的信息化系统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 同样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强调长期战略。在战略明确的情况下,让预算更好地为战略服务。而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可以让单位战略迅速传递到全体员工。让各科室负责人以战略为目标,制定每一时间段的预算计划。在全体员工心中树立起战略的理念,让所有的工作围绕战略服务,这样才能让战略早日达成,让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跟上时代的发展。
(2)积极引入ERP系统集成管理方式
在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控制和激励是重中之重,传统EXCEL模式下,核算体系与预算体系相互脱离,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执行系统相互脱离,预算执行过程中无法准确、及时地获取执行数据,预算控制成为空谈,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预算分析数据来源的不准确、信息的滞后使得管理人员无法了解预算资金利用状况。
ERP模式下依靠信息技术,对单位活动的方方面面的信息进行集成。预算管理与ERP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能力以及ERP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这两大特点,实现快速、准确地编制和调整预算;另一方面,在ERP系统中,预算信息与核算信息的集成,便于在事中預算的控制和事后预算绩效评价监督。
(3)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应引入预算相关人员
预算管理系统想要行之有效,必须有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所以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引入预算管理相关人,这样既有助于增强部门负责人责任感又会让预算信息传递更加快速真实,对预算执行更有利。
在多个用户的预算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通过权限控制其对数据和信息的编辑与查阅。预算管理角色通常可以分为预算主管、预算部门管理员和分析员三个层次,将预算管理构建管理树系统。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制度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执行力度的强弱是预算管理成败的关键,部分预算的管理必须落实到科室负责人的头上,保证预算执行力度,成为了各科室负责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建立以谁上报谁负责的责任预算管理制度,在新预算法强调绩效管理的原则之下,双管齐下,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保证预算管理责任化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预算管理绩效化考核
我国的新预算法是在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它把讲求绩效作为了财政管理的原则之一。但其实财政部早在2011年就发布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强调,“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绩效化其实是一种导向化的管理模式,它能够通过绩效的方式将预算管理的理念,植入每一位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心中。使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加务实和高效,也让我们的人民,感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以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当下我们就应该积极推进预算管理绩效化考核,让预算管理绩效为我们的预算编制与执行保驾护航。
四、总结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实施加大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应该转变思维,使用新的信息化的办公方式,跟随新预算法的步伐,走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新的篇章。笔者希望借以此文,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加重视预算管理的工作,结合信息化和预算绩效管理等手段,让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更加有效率,并向人民交出一份更加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毛成银.任蓝青. 从绩效视角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评价 [J]. 财会月刊,2017(1).
[2]潘晓玲. 基于新《预算法》下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研究[J]. 当代会计,2015(10).
[3]肖夏.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 中国市场,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