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布鲁克大街的“音乐奇缘”

2018-04-07金秋

音乐爱好者 2018年4期
关键词:亨德弥赛亚亨德尔

金秋

初寻布鲁克大街

作为旅游圣地的英国伦敦以其独特的英伦魅力吸引着无数游览者的目光。2017年冬天,我也披上呢子大衣,戴上经典的格子围巾,来到了古老而精致的伦敦。

伦敦12月里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阴晴不定。我们刚降落时,看到的是被雾气笼罩的雨中伦敦,阴雨绵绵里夹杂着的片片雪花更是增添了几分寒意。而转眼间,天空竟然放晴,整个城市又沐浴在阳光里。

我们来到梅菲尔区,寻找此行的目的地——布鲁克大街,在邦德街、摄政街以及牛津的繁华下,布鲁克大街被沿街的彩绘墙壁环抱着,显得独特而动感,富有活力。在一片闹市中,我终于发现了两个紧挨着的门牌号码:二十三号与二十五号。它们并排立于一座由红色石砖建成的古老建筑里,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没有一点特别之处,因此有些难以寻觅。谁料就在这样一栋普通的楼房里,两个相隔两百多年的灵魂在此相聚,跨越时光做了邻居。

其中,布魯克大街二十三号是巴洛克时期音乐家亨德尔的故居,二十五号则是摇滚音乐家亨德里克斯从前的居所。现在,这两个曾经一墙之隔的屋子被后人建成了“亨德尔与亨德里克斯”的博物馆。

红房子的故事

亨德尔1685年出生在德国的哈雷,家境富裕的他自幼喜爱音乐,1702年进入哈雷大教堂担任管风琴师。然而,这并不能满足亨德尔对音乐的热情,一年后,他离开哈雷大学,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仅用了两周便创作了歌剧《里纳尔多》。这部作品在伦敦上演,大获成功,英国女王对其赞赏有加,并给予了亨德尔终身恩俸。德国作曲家马特松(Johann Mattheson)曾经说过:“虽然在意大利、法国能够浸染艺术,陶冶情操,但是想淘金的艺术家最终会扎根在英国。”的确,亨德尔也找到了后半生以音乐淘金的方式。1723年,亨德尔被任命为宫廷音乐家后,租下了这栋坐落在寸土寸金的梅菲尔区的红房子“布鲁克大街二十五号”。直至1759年,亨德尔去世,他在此生活了三十六年,可以说这里见证了亨德尔后半生所有作品的诞生。

在亨德尔逝世后,这栋房子继续出租,来来往往有许多租客。这里也曾被当作设计师的工作室。直到1990年,音乐界成立了“亨德尔故居筹委会”,向大众募捐,以赎回这座带有亨德尔音乐灵魂的故居,并收集当时拍卖的亨德尔遗物或是其同时期的物品,对故居进行布置。尽管热情的收藏者们捐出了部分亨德尔的遗物,但多是亨德尔的亲笔信札等小物件,而亨德尔生前使用的古钢琴、手稿以及各种家具等大件物品只能找到其同时期的替代品,手稿也是其同时期的手写复制版。筹委会竭尽全力还原亨德尔当时生活创作时的情景,就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布鲁克大街二十五号”在2001年正式向公众开放。

亨德尔故居的入口设在红房子背面,十分朴素,一块低矮的木黑板立于门前,上面写着“欢迎亨德尔与亨德里克斯在伦敦”(Welcome Handel & Hendrix In London)。推门进入,一首《弥赛亚》将我带进亨德尔的音乐世界。

亨德尔故居共有两层,第一层是他的工作间,包括音乐排练房间和创作房间,第二层则是用于生活休息的卧室和更衣室。这里的一切尽量按照亨德尔生前的状态布置,据说由于亨德尔偏爱灰蓝色墙壁,博物馆也特意将墙壁粉刷成了灰蓝色。工作间墙壁的布置非常特别,上面悬挂着多张画像,都是曾经与亨德尔合作过的表演者。演奏室摆放着一架拨弦古钢琴,外壳的材质是胡桃木,双层键盘,这是亨德尔最常用的乐器。亨德尔的演奏间常用来排练清唱剧、歌剧等,很难想象这个二十平米的小房间可以容纳十四五位歌剧演员。

亨德尔后半生的大部分作品几乎都在这里诞生,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弥赛亚》。1742年,亨德尔仅用了二十几天就创作出了这部清唱剧,讲述了耶稣从诞生、受难到复活一生的故事。亨德尔综合了欧洲各国的合唱音乐特色,写出了宏伟的戏剧性合唱,具有史诗般的气质,尤其是第二部分的《哈利路亚》,是亨德尔发自心底对上帝的赞颂。《弥赛亚》在伦敦演出时,英国国王乔治二世被此曲壮阔的气势而感动,起立以表敬意,于是全场观众随国王一起起立。这一举动形成了传统,直到今天,人们在现场欣赏《弥赛亚》,当唱到《哈利路亚》时,都必须起立以表敬意。

亨德尔并不是居住在象牙塔中的音乐家,他一生游览欧洲各地,结识众多音乐好友,最终选择在伦敦定居。这两层并不宽敞的小楼蕴藏着无法估计的音乐能量,将英国音乐逐渐推向了历史舞台。亨德尔就在这样极其简单的生活空间中,创作出不平凡的音乐作品,感受着伦敦的冷暖,品尝着音乐的悲喜……

音乐奇缘

推开亨德尔故居二楼拐角处的小门,顺势上楼,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音乐磁场。风格完全转变,展柜中陈列着多把电吉他,形态各异,大量的音箱、录音设备以及数不清的黑胶唱片散发着悸动的音符。这里便是布鲁克大街二十三号,摇滚音乐家亨德里克斯生前所住的房间。

吉米·亨德里克斯(J i m i Hendrix)出生于1942年,被公认为摇滚音乐史上最伟大的电吉他演奏者之一,可以说他的生活是在巡回演出中度过,音乐所到之处引来呼声不断。1968年,亨德里克斯搬进了布鲁克大街二十三号。当他得知音乐大师亨德尔两百多年前曾经居住在他隔壁时,非常兴奋,还去买了亨德尔的管弦乐作品《皇室焰火》《水上音乐》等。他曾写道:“这里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个自己的家。”而这个家也成为了亨德里克斯唯一一个自己的家。

走进亨德里克斯生前的房间,我被地上四块花纹各异的精美的波斯地毯吸引。亨德里克斯十分钟爱波斯地毯,平时与女友将收集的地毯卷起,家中来客人时铺开——并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平整铺开,而是交错叠置。据这里的志愿者介绍,在对这里进行再次装修时,他们特意询问了亨德里克斯生前女友的意见,将地毯铺成如此形态。这种色彩花纹的交错更像是他摇滚音乐中音色的叠合,看似平淡且平行的琴弦进行重叠,具有化学反应般的奇特效果。

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块椭圆形的镜子,这也是志愿者特意向我们介绍的内容。这块镜子与其他陈列品的意义不同,它是在亨德里克斯与女友刚住搬进来时就布置的,并未再次搬动过。亨德里克斯还曾经特意为这块镜子作过曲“《摆满镜子的房间》(Room full of Mirrors)。也许人真正难以面对的就是自己,而镜子恰恰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这首歌也是借镜子的名义解读自己,認识自己。

一条街,相隔两百年,诞生了两位风格迥异的音乐家,成为了跨世纪的邻居,世界上几条街有这样的“音乐奇缘”?而且伦敦这座城市对他俩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意味着亨德尔后半生殷实的经济来源、无限的音乐前途和市场,意味着亨德里克斯将这里定为他欧洲巡回演出的最后一站,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是他新生活的开始。而他们在布鲁克大街的生活,也为这个座城市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猜你喜欢

亨德弥赛亚亨德尔
弥赛亚:故乡的小城与市井
巴洛克时期的亨德尔
“我们所拥有的唯一时间”
——透析阿甘本的弥赛亚主义
音乐圣殿的领路人
——亨德尔
弥赛亚(一首)
亨德生的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