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4-07胡妃辅
◎胡妃辅
引言: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是利用书本中的插图和教师手中的地图进行,教学形式单一,此外,由于初中学生理解能力较弱,不能有效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效果,虽然该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些问题出现,经过教师的改进和完善,可将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合到教学中去,从而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1.信息技术使用过度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现在很多教师为了适应时代潮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教学,但是使用效率过于频繁,没有真正结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全部变为电子模式,没有照顾到学生的感受,使用前更是没有考虑到合理的设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是一味的将知识转化成电子形式或多媒体形式向学生灌输,长久以往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不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最优秀的部分。教师应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保留传统教学优点,补充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2.不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跟上教学信息化的脚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不灵活,只是程式化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课堂板书呈现在电子课件中。没有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更新教学内容。这种单纯的教学没有凸显信息技术的核心。将课本主要内容投放在电子屏幕上,只是起到节省书写板书时间的优点,并不能起到实际应有作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速度无法跟上教师讲解速度的现象,降低学习热情。即使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加入了图片和视频等,但都是对教材中内容的转变,毫无新意。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刻板、流于形式,信息技术的真正优点没有发挥出来。所以,不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地理的教学没有任何作用[1]。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适当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除了多媒体的展示,还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整堂课进行多媒体教学。例如,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很多地理现象是不断运动的,而书本中的地图是静止的,教师无法进行地理形态变化过程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学习,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将书本中抽象的内容直观、形象化的方法呈现出来,将抽象转变为形象、将无形变有形、静态变动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海陆变迁》这一课中,海陆变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可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海陆变迁过程做成视频,向学生展示,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发生的背景和过程,进行提问:“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为什么相距遥远,地层却有相似的地方?鸵鸟和海牛都没有远涉重洋的能力,为什么在非洲大陆和南美大路上都有分布?”为学生预留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时间,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地理知识,又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扩展教学内容 地理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知识点广泛,不但结合了历史和政治,还和科技、军事有关。由于初中地理属于入门阶段,教材中很多知识点都是一语带过,没有深入探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课外拓展,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学过程中地图是教学的主要道具,地图中的内容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学习内容,传统的教学教师利用静态的地图进行教学,而现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可通过电子地图进行教学,包含的内容更全面、更立体,并且查找便捷,可根据实际教学要求设置地图比例。通过多媒体屏幕的展示,使地理现象更加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另外,信息技术有很强的搜索功能,教师可以快速的搜索需要的信息,并且迅速的进行整合和分析,教师利用该技术拓展教学能源,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好的资源。
3.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图片、声音和视频进行处理,更好的展示地理知识。信息技术不但从整体上显示地理环境,还可以进行某一处的放大和缩小,立体的观察地理现象。例如,运用多媒体功能,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信息,或者地质变化过程的展示,既可以展示变化过程,又揭示了地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其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收集丰富的教学素材,制作生动性和实用性的课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将地理教学从狭小的教室扩展到广阔的空间中,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地理课更加丰富多彩。最后,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进行现场演示,对有些地质变化的过程很难想象出来,学生很难理解。例如讲解日食和月食,学生很难再脑海中想象变化过程是什么样,但是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展示,运用人性化的人机互动,对月食或者日食立体的展示,随时调整角度,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月食或日食形成的过程,直观感受变化过程。这种演示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另外还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
结论: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教师进行教学时要突破传统教学,将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适当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扩展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等方式,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