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2018-04-07李仁
◎李仁
前言: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与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物理知识的影响。故此,广大物理教师逐渐重视教学情境的构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故事思维则以日常生活经历为绘制蓝本,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故事内容展开思考,从而在无形中接触知识内容,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何运用故事思维在初中物理课堂内创设教学情境是广大教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故事思维定义
故事思维是新课程改革后衍生出的新兴教学方式,故事分享是其核心因素。在课堂内为学生讲解日常生活故事或虚拟故事引导初中生的思维,快速引起学生与故事内容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故事思维下,课堂内师生交流更加密切,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二、故事思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价值
1.为学生提供分享机会 每个人所接触的生活事例均大不相同,都拥有属于个人的精彩故事。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中,教师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讲解物理知识,剩余时间也被习题练习占据,学生没有分享个人精彩故事的机会。而在故事思维下,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分享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内可以主动大胆的讲解个人精彩故事,分享个人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同时起到发掘生活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的良好效果。
2.锻炼学生观察能力 故事分享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事物。而在搜集故事的过程中,即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无论是亲自经历的事情或周边事情都能够细致观察,将其中的点点滴滴进行记录,形成故事。
3.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 不同的教学情境可以给予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物理课堂中,教学情境的作用更加明显。以直观清晰的物理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故事思维能够帮助教师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生活化,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快速进入高效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初中物理运用故事思维构建教学情境的具体应用
1.结合物理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物理史中包含了古今中外优秀物理学家的光辉事迹与物理定理研究过程,其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充分挖物理史中的名人轶事,构建课堂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例如在教学光学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即可引著名光学家蔡祖泉、蒋筑英的光辉事迹,其为发展光学行业的艰苦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百折不挠、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与高贵品质。或在讲解有关核能的知识时,为学生讲解钱三强、赵中尧的故事。从而培育学生的优良品德,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奋发读书。
2.结合新闻事例创设教学情境 新闻事例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实。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的事物有限,认知范围相对较小。而通过新闻事例可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了解不曾接触的其他事物。
比如在教学《透镜》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引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新闻事例。通过新闻事例,学生得知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学生内心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会引发深林火灾。进而教师引入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凸透镜原理。让学生携带问题迈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结合生活事件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物理学科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运用故事思维构建教学情境时可积极运用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在初中生的认知范围至内,学生具有一定的熟悉感。且学生能够主动讲解生活事件,分享个人观察到的生活实例。从而降低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初中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加深知识印象。
例如在讲解《重力》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重力的生活实例。在课前导入环节让学生讲述个人搜集的生活故事,谈论重力知识。随后,教师可提出假设,若没有重力影响,日常生活中会发生哪些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部分学生则会提出人类只要随意跳跃便会离开地球;再也不会出现高空坠物事件等等。
结合生活事件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所在。从而主动学习物理知识,细致观察生活。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应明确故事思维的基本内涵,掌握故事思维的具体教学流畅,最大化发挥故事思维的教育价值。在构建教学情境时,运用故事思维为学生构建不同种类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不同的教学体验。充分挖掘故事资源,以物理史故事、新闻事例、生活事件创设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在课堂内牢牢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个人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