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2018-04-07林小霞
◎林小霞
一、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1.阅读课堂教学形式化碎片化 我国语文教学模式受苏联文学教学的模式的影响。这一模式理论上是‘起始—阅读分析—结束’三个阶段。在实践上则表现为‘介绍作家和时代背景—解释生词难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点’这一教学模式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其弊端表现在脱离文本严重,向课外延伸过度,默读太少,教师的讲解过多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个体理解,记忆知识变得僵化。
2.学生对课堂阅读期待不高 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语文阅读课堂的形式化碎片化必然会降低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喜好和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阅读鉴赏要求。“期待视野”必须和作品文本的水平相一致,阅读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可是教师不够重视“阅读期待”对学生的心理倾向,没有寻找到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3.阅读教学无法表达训练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注重对文本的深度解读,语文课本和教案上写得密密麻麻,甚至有些淹没了原有的文字,上课时讲得很透彻,几乎不会留给学生任何余地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自以为把课文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学生的鉴赏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殊不知,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是极其被动的,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已经预设好的,学生只能机械地跟着教师上课的思路和设置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往教师想要的答案靠拢,完全不允许有也不会产生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会荡然无存。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1.写作课堂教学零散无序 写作教学怎么教,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阅读篇目尚且有教科书可以参考,写作教学没有可以按部就班的范本,没有方向,难以深入,在没有具体的作文教材的情况下,许多教师只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教学经验,杂乱无章地,直接参考中考作文的要求来进行作文教学。零散无序只会使得作文教学毫无方向,也会让学生写作时更加地无所适从。初中写作教学的这种状态依旧持续,教师基本上各自为阵,应付学校规定的写作次数,作文评讲就是读读范文点评一下,对每次批改的作文归纳一下出现的问题和注意点,就算是写作指导了。可是这种零散无序的状态是无法实现初中写作教学目标的,更加无法切实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学生缺乏自主写作动力 由于写作课堂教学的零散无序,教师又缺乏对学生写作过程的适时地指导,加上如果作文题目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那么学生的写作动力几乎为零。除此以外,教师如果强求学生要把文章写深刻,立意要独特,角度要新颖,诸如此类的,用优秀习作的要求去指导学生作文,用培养作家的要求去进行作文训练,反而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表达自我的愿望,导致,缺乏自主写作的动力。
3.写作教学无视文本作用 写作能力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才能够得到提升,换句话说,写作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进行有效的训练,需要反复多次才能发现不足。写作是一个真实的发现的过程,其核心是修改和重写。文本的解读为写作提供了语言、技巧和内容的示范,写作训练要以文本为指导,学生才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书上课文是例子,教师的教是让学生学会以此为例,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写作教学中,如果无视阅读文本的示范作用,那么学生的写作真可谓是天马行空,教师的写作教学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三、初中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建议
1.以读带写,丰富写作资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独立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鉴赏能力和丰富情感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探索有效的阅读方式,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从单篇文章阅读扩展成群文阅读,从碎片化的阅读改变为整体系统的阅读,从被动批注式阅读转化为主动记录阅读感受的阅读方式。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长期阅读,运用良好的阅读方式和习惯,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受生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独立思考。阅读教学对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写作的前提必须学会阅读,阅读是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去发掘写作的资源。
2.以写促读,强化阅读独特体验 写作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学生的阅读广度、深度、感悟能力、思考能力、创造性等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于同样的阅读文本的理解鉴赏和写作素材的阅读处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写作就是用文字记录和表达自己对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阅读文本的语言积极地转化为学生自己能够熟练驾驭的语言,采用恰当的写作训练加深对阅读文本的体味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读写结合,促进读写能力提升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一体的,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即“一课一得”。阅读的文本是完整的,涉及到的写作知识点是非常多的,因此,教师在实行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时,依据阅读文本,结合学生的阅读实情,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写作教学要基于学生的阅读情况来进行,一味地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只会被动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学生的阅读方法、鉴赏能力等一般都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养,但是把阅读能力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仅依靠区区几次的命题作文训练是不能有效地实现的。教师要结合当下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努力寻找读写结合点,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良好习惯。
总结:总而言之,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能积累学生的阅读素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会阅读的方法,习得写作的技巧,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读写的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