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8-04-07马兰
◎马兰
在数学学习中,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过,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有些教师和学生一样,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模式,从而忽略了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但是,在新时期,教师应当有所感悟,那就是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习能力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探究,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引导法提升核心素养
问题引导法是引发学生思考最直接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入法不仅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问题引导法时,设计的问题要切合课堂内容,并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世界。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我在课程开始的时候给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的例子,并说明求这种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式。
(2)简单设计一个由柱体、台体、椎体组成的空间几何体,并设法计算出其表面积与体积?
(3)试着推到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
这几个问题由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让学生首先回顾一下正方体与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求法,也为接下来的柱体、台体、椎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学习做个铺垫。接下来让学生自己设计空间几何体,一是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在学习了柱体、台体、椎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思考。这几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尤其是在设计环节。而且,这样一来,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二、自主探究法提升核心素养
自主探究是最能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且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促进学生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放手,多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时,因为位置关系不止一种,需要分情况进行探究,这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机会。因此,这节课我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析总结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有的学生进入状态很快,从之前学过的平面平行、相交等的知识入手,给自己提出了问题,如: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如何判定?其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掌握空间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并没有涉及到判定问题,但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他们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展了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自己的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三、发散思维法提升核心素养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具备发散思维,学生才能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新的知识,也才能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而不是只能学到知识理论本身。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还以《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教学为例,在利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学习了空间几何的表面积与体积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给学生展示了几组美轮美奂的建筑图片,这些建筑有的形状比较规范,是由少数几个基本的正方体、长方体组成的;有的形状复杂,不仅涉及到的基本几何体种类多,如:正方体、长方体、柱体、椎体等,而且数量多,叠加方式也各异。学生很快就被复杂的建筑吸引了注意力,这些建筑图片激起了学生的求胜心,而且,越是复杂的空间几何体,计算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我发现有的学生利用割补法求体积,还有的学生利用还原法求体积,等等。在学生计算完成后,我让学生就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同学展开谈论,比较一下谁的方法更优。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学到更多的计算方式,并且很可能在交流中激发新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对学生各种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起着关键作用。
总之,提升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